元宵节花灯名称都有哪些 元宵节花灯种类大全
在元宵节的时候,你也许会陪着家人一道,去公园里、庙会、古街等场所去观看各类花灯烟火。你未必知道每一种花灯的式样和名称,以及他们的类别。那么,元宵节花灯名称都有哪些?今天,趣历史奇事网小编带来了元宵节花灯种类大全,希望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我们的传统工艺。
1、走马灯
走马灯古称蟠螭灯(秦汉)、仙音烛和转鹭灯(唐)、马骑灯(宋),汉族特色工艺品,亦是传统节日玩具之一,属于灯笼的一种。常见于元夕、元宵、中秋等节日。灯内点上蜡烛,烛产生的热力造成气流,令轮轴转动。轮轴上有剪纸,烛光将剪纸的影投射在屏上,图象便不断走动。因多在灯各个面上绘制古代武将骑马的图画,而灯转动时看起来好像几个人你追我赶一样,故名走马灯。走马灯内的蜡烛需要切成小段,放入走马灯时要放正,切勿斜放。
2、骰子灯
3、圆灯
4、关刀灯
关刀灯是按照传说中的关公生前使用青龙偃月刀而制作成的。它和扛灯、兔子灯一起出游,有保护平安的喻意。这里的游灯习俗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从正月十三至十五夜晚,由前门村开始,先从出灯村游起,游遍四村。
5、兔子灯
兔子灯为三头并列共一体,中间的头很大,俗称“兔婆”,两边的头较小,故称“细兔子”.用竹篾作骨架,以红、白、绿纸糊成,中插灯芯,点燃后提着走。相传这是有人盼子心切,以兔子会生子为象征,有多子多孙的意思,流传至今。
元宵节花灯种类
1、吊灯
2、座灯
3、壁灯
4、提灯
元宵节花灯的由来
元宵节花灯名称都有哪些元宵节花灯种类大全
元宵节花灯的由来(一)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175年),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扩展开来。
元宵节花灯的由来(二)
又说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直到今天,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民间传统节日。
康有为在青岛的意外死亡,留下了很多疑点与未解之谜。
青岛是一个没有古代史的地方,自1897年胶州湾事件之后,被德国人占领的青岛才成为一个近代史意味很浓的地点,更因康有为的到来身价倍增。
原来,自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逃亡海外16年,至1913年结束流亡生活,暂时定居上海,才稍事喘息。1917年,这位不甘寂寞的近现代思想家,突然来了一个大转变,转而协助张勋复辟。,一小撮梳着辫子的军队是圆不了这个复辟大梦的;也正是在这一年,辞去孔教会名誉会长头衔的“康圣人”再一次选择逃亡,来到了青岛。
1923年,康有为来到青岛,认为这里是比当时上海还要好的居住地。其实,他对青岛的偏爱,既有激情,也有精明。他在“家书”中写道“青岛气候甚佳,顷得一官产屋,名为租,实则同买,园极大,价极少,候数日可得。今各人住客栈极贵,候得屋,当电告,至时可来青岛,实则远胜沪矣,沪无可恋。”
就在康有为写家书,盛赞青岛的宜居指数之际,他还张罗着在济南与青岛两地成立新的孔教会。新会后来改称“万国道德总会”,“康圣人”这一次动作之大,甚至于要将孔圣人之学变作世界显学了。,要做好国际文化交流工作,还得有好的交流平台;家书中提到的那所租住的官产屋,就是这样的一流平台。过了一年,他索性花了一千大洋从北洋政府手中买下了这幢德式楼房,还将废帝溥仪结婚时赠给他的“天游堂”三个字悬挂于书斋之中,并将那满园花草的院落,命名为“天游园”,自称“天游化人”。“天游”——在天上游玩,名字取得逍遥自在,可康有为并不是一个真正能置身世外之人,搞政治、做学问、办协会样样做得一丝不苟,在建筑学领域上也毫不马虎,马上就对这所“天游园”进行了改装工程。
原来,康有为买下的这处豪宅,位于青岛市南区福山支路5号,始建于1899年,为德占青岛时期总督府要员的官邸。此楼先后住进数位督军之类的“大人物”,他们的下场不是被杀头就是被枪毙,都不得善终,人们把它视作“凶宅”。康仔细察考,认为这所宅子犯了“白虎衔尸”的格局,必须重新进行布局、装修,方能逢“凶”化吉。在挂上了御笔“天游堂”之后,龙气自然足了些,也镇了些凶邪;又将马厩改造为二层建筑,楼上住家,楼下随员居住;加之又有第三代“恭亲王”溥伟所赠的许多名贵的雕花红木家具、汝瓷和文房四宝等“贵气”十足的摆设,整个宅院大有富贵逼人来之气魄,“凶宅”自然变作了“福地”。
,这样的“福地”在3年后,即见证了康有为的意外死亡。1927年3月18日,康有为在青岛中山路紧邻劈柴院的粤菜馆英记楼吃饭,喝过橙汁后腹疼难忍,当天夜晚呕吐不止,一日本医生诊断其为食物中毒,第二天清晨5时,康“七窍出血而死”。
据说康有为下葬时曾佩一串珠子,可能即是他当年上朝面见圣上的朝珠;还戴一把金锁,这是一位美国华侨送的,是国际文化交流的见证哩。金锁正面刻有“先天下之忧而忧”,背面是“国学大师”四字。康的左右手中还均持有一枚金钱,一枚为日本金币,另一枚为印度金币,这仍然是“万国道德总会”的派头。康全身着中山装,俨然一副新派文人模样;但他的右脚边有一沓蟒袍玉带和很多清朝服装,不知是要追随孙中山先生继续尚未成功的革命,还是梦想着有朝一日仍回金銮殿朝见皇帝呢?,康有为在青岛的意外死亡,留下了很多疑点与未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