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猴而冠的意思是什么?成语沐猴而冠的典故

考古发现 2023-11-22 11:25www.178767.com考古发现

  注音

  沐猴而冠mù hóu ér guàn

  成语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果然。”详细释义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沐猴(猕猴)戴帽子,装成人的样子。比喻装扮得像个人物,而实际并不像。这里直接将“沐猴”解释为“猕猴”,并没有阐述原因。

  成语示例

  近义词

  衣冠禽兽、道貌岸然 、沐猴衣冠

  反义词

  正人君子、仁人志士

  用 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指人面兽心的人。

  词目示例

《晋书·张载传》“丰私家之积,此~尔,尚焉足道哉!”

  语见《汉·司马迁·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第七》“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 ”

  《汉·班固·汉书·卷四十五·伍被传第十五》“夫蓼太子知略不世出,非常人也,以为汉廷公卿列侯皆

  ‘沐猴而冠’耳。”

  相关人物

  刘邦,项羽,伍被,刘安

  相关故事

  项羽据关中后,韩生献计于羽曰“关中地势险要,有山河为屏障,土地肥沃,可建都立霸业。”羽见秦宫悉已烧残,又心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穿锦绣之衣于夜间步行,有谁知之!”生窃曰“人云楚人为猕猴戴帽,果然如此。”项羽闻知,便将之烹死。

  亦作“沐猴冠冕”。《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三折》“不由咱生嗔怒,我骂你个‘沐猴冠冕’,牛马襟裾。”亦作“沐猴衣冠”。《明·无名氏·十探子·第二折》“你这等人,乃‘沐猴衣冠’之辈,马牛襟裾之材。”

  亦作“沐猴而冠”。《明·沈采·千金记·第十三出》“项王乃是‘沐猴而冠’,不足谋天下矣。”

  亦作“衣冠沐猴”。《元·汪元亨·朝天子·归隐》“厌襟裾马牛,笑‘衣冠沐猴’拂破我归山袖。”

  沐猴猕猴。

  “沐猴而冠”。原指猕猴性急,不能若人戴冠著带。后讥人徒具仪表,而无内才,品格低下。或喻人徒具衣冠而毫无人性。或言人暴躁轻浮,不能成事,常用此语。

  成语典故

  1、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集解徐广曰“东函谷,南武关,西散关,北萧关。”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集解张晏曰“沐猴,猕猴也。”○索隐言猕猴不任久著冠带,以喻楚人性躁暴。果然,言果如人言也。项王闻之,烹说者。◇集解楚汉春秋、杨子法言云说者是蔡生,汉书云是韩生。

  秦末,刘邦、项羽等起兵反秦。刘邦攻破秦都咸阳(今陕西西安市东渭城故城),接着项羽也赶到了。原先各路将领曾互相约定谁先进入咸阳,谁就在关中为王。项羽很不乐意。他带领人马,冲入城内,大肆屠杀,并且杀了秦降王子婴,放火焚烧秦宫,大火一连烧了几个月都没有熄灭。项羽还搜括了许多金银财物,掳掠了一批年轻妇女,准备回到东方去。

  当时有人劝项羽仍在咸阳建都,因为“这里关中地区,有险可守,而且土地肥沃,在此建都,可以奠定霸业。”项羽看看秦宫都已烧毁,残破不堪,又怀念故乡,一心想回东方,便说“人富贵了,应归故乡,富贵不归故乡,好比锦衣夜行,谁看得见?”。

  那人听了这句话,觉得项羽要作为一位英雄,实在不够,心里不免对他鄙视。于是在背后对人说“人家说楚国人(指项羽)不过是‘沐猴而冠’罢了,果然不错!”不料给项羽知道了,立刻把此人抓来,投入鼎镬煮死。结果,由于项羽的自傲自骄,再加上战略失误,最终走上穷途末路,被刘邦打败。

  2、《汉书·伍被传》也有此语伍被曾在淮南王刘安手下做“淮南中郎”的官,刘安谋反,伍被多次谏劝,刘安不听,以轻蔑的口吻对伍被说“汉廷公卿列侯皆如沐猴而冠耳!”

  如果你生在三国乱世 会投靠哪个势力?

  一、何进

  何进在妹子当上皇后之后,他顺理成章的当上了国舅爷,在汉朝以国舅为首的外戚是一支很强的力量,虽然吕后之乱以后,真正开始了异姓不王的时代,外戚虽然不能称王,其权力却一直没有得到有效地约束,在东汉末年反而急剧膨胀。何进就是这么个例子。

  兄凭妹贵,他一路上从郎中、中郎将、河南尹做上来,恰逢黄巾之乱,何进被拜为大将军,任用汉末三杰——皇甫嵩、朱儁、卢植,成功地平定了战乱。

  黄巾之乱虽然托名于宗教,其内核还是农民起义。

  古往今来的农民起义,基本上只有两个原因——刑法过酷,土地问题。

  农民其实未必真的关心谁当皇帝,反正那个时代他们连被代表的机会都没有,也不管你张大人、李大人是买的官还是凭的自己的本事,他们最关心的还是自己的切身利益——活下去。

  而阻碍他们活下去的,一就是繁重的徭役加上酷刑滥罚,造成了不反是个死,反了也是个死,还不如反了搏一把的局面。二就是土地问题,可能是政策的漏洞,也可能是官商勾结的强买强卖,导致大量的土地被圈定或者是兼并,致使大量农民没有土地,没有土地就等于是断了农民的生路,这种现象成群大量的发生,就会激起民变,揭竿而起。

  谁都不想造反,都是被逼到没有办法的份上了。

  历史有意思的就是,很多时候都是由农民起义军拉响了一个王朝的丧钟,但他们绝大多数都只是后来者的铺路人罢了,没能最终问鼎神器,唯一的例外大概就是朱元璋了。而这次东汉的黄巾起义,很显然不是一个意外。

  不出意外,黄巾之乱最终被平定了。

  平定有功的何进也走向了鼎盛时期,引起了皇帝的特别关注,而其中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皇统继承权的问题。

  灵帝有二子,一个就是少帝刘辩,他是何进的外甥,一个是后来的献帝刘协。虽然刘辩是皇后之子,又有大将军何进保驾护航,当皇帝就是铁板钉钉了,可是灵帝就是看着这小子没点帝王的样子,整日里吊儿郎当(这个眼光和董卓是一样的),就想立刘协。眼看何进已经坐大,灵帝就另建了西园八校尉,任命自己最信任的宦官蹇硕为总统领,希望能够给刘协登基保驾护航,就算是何进,也得听蹇硕的命令。

  这八个校尉中,大家记得的名字主要有三个——袁绍、曹操、淳于琼。他们三个谁又在此时想到了多年之后的乱世纠葛呢?世事弄人罢了。

  放下他们仨,还是来看灵帝。灵帝有了军事力量撑腰,还是左右为难,难过来,难过去,难过得咽了气。临死之前,托孤给蹇硕,希望他能立刘协。蹇硕马上封锁了禁宫,不让走漏半点风声,然后宣召何进,准备斩了何进之后,就可以立刘协了。

  可惜的是,一般伟大周密的计划都是被自己人出卖的,蹇硕的一个手下是何进的老朋友,何进一到,他就冲着何进挤眉弄眼,何进知道他不是脑血栓后遗症,马上明白了其中有诈,溜回了家,学司马懿在家养病。

  国不可一日无君,蹇硕没有办法,按照继承法的原则,只能让刘辩继位了。

  躲过了那阵风头,何进准备秋后算账。后来名噪一时的袁绍这个时候就在何进手下打工,点子就是他出的。

  袁绍的点子就是我家大门常打开,欢迎各路英杰。袁家在士族中地位,一时间为何进召来了一堆有才能的人进了幕府,像后来在三国历史上叱咤风云的曹操、袁术、逢纪、荀攸、陈琳,都加入了何进的集团混口饭吃。

  何进的风头上来了,蹇硕就着急了,害怕何进找他算账,就想着联合所有的太监力量剪除何进。蹇硕的计划总是有泄密者,这一次是一个叫郭胜的人泄密,告诉了何进,何进就坡下驴,收拾了蹇硕。

奇事网以上就是沐猴而冠的意思是什么?成语沐猴而冠的典故的全部内容。更多,请关注频道!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8767.com 奇事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