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纸醉金迷的主人公是谁?纸醉金迷是什么意
成语纸醉金迷的主人公是谁?纸醉金迷是什么意思
“醉”,醉人;“迷”,被迷住。原意是被光芒四射的金纸所迷住。后用来形容奢侈豪华、腐朽享乐的生活。
出处
宋·陶谷《清异录·居室》“(痈医孟斧)有一小室,窗牖焕明,器皆金饰,纸光莹白,金彩夺目,所亲见之,归语人曰‘此室暂憩,令人金迷纸醉。’”
典故
唐昭宗时,有个专治毒疮的医生名叫孟斧,名闻全国。由于他医术高明,用的药又是偏方、秘方,与其他医生治疗毒疮的药全然不同,治疗率又是百分之百,,宫中如有人生了毒疮,唐昭宗经常召他进宫医治。 过了几年,中原发生战乱,孟斧便举家迁往四川居住。由于他在长安时经常进宫,对宫中的装饰非常熟悉,而他又非常有钱,在购置新屋后,将其中的一间小房间按照宫中的样子布置起来。这房间小巧玲珑,窗户明亮,室内的柜橱、桌子、椅子、茶几等家具,全部贴上一层薄薄的金箔。灿烂的阳光透进窗口,照射在这些用金箔包着的器具上,只见满屋金光闪耀,光彩夺目,令人眼花缭乱。每次有亲戚或朋友来,孟斧都要请他们参观这个房间,让他们大开眼界,赞叹不已。这些亲友离开孟斧家后,回去都会对别人说“在孟斧的那个贴金箔的小房间里呆一会儿,便能使人纸醉金迷!"
在古代,“冤家”这个词的含义有两种,一种是指仇人,另一种是指伴侣或情人。这样看起来,“冤家”一词的含义很是有趣,以“冤家”比喻仇人,比如“冤家路窄”、“冤家死对头”,众所周知,这里的“冤家”指的都是仇人,这是恨之深,而“冤家”也可以用来比喻伴侣或情人,比如“小冤家”,这则是爱之切。仇人和伴侣或情人,一个是很到深处,一个是爱到极致,原本意思相反的二者却都可以用“冤家”一词来说,真是有趣得很。
唐朝的《朝野佥载》一书是最早记载“冤家”一词的史籍,这本书中写道“此子与冤家同年生”,这里的“冤家”指的是仇人,可知,“冤家”的最初含义是指仇人。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中,“冤家”一词却慢慢演变成了对伴侣或情人的称呼。古代的很多文学作品中,“冤家”一词常常用来称呼那些被一个人似恨而实爱、给自己带来苦恼而又舍不得的人。于是,古代的民间就有了“不是冤家不聚头,冤家聚头何时休”的俗话,这里的“冤家”指的就是相互爱慕的男人和女人,是一种昵称。
宋朝的《苇航纪谈》一书中对于“冤家”一词有着非常详尽、非常精彩的诠释,此书中这样写道“作者名流多用冤家为事,初未知何等语,亦不知所云。后阅《烟花记》有云冤家之说有六。情深意浓,彼此牵系,宁有死耳,不怀异心,所谓冤家者一。两情相系,阻隔万端,心想魂飞,寝食俱废,所谓冤家者二。长亭短亭,临歧分袂,黯然销魂,悲泣良苦,所谓冤家者三。山遥水远,鱼雁无凭,梦寐相思,柔肠寸断,所谓冤家者四。怜新弃旧,孤思负义,恨切惆怅,怨深刻骨,所谓冤家者五。一生一死,角易悲伤,抱恨成疾,迨与俱逝,所谓冤家者六。此语虽鄙俚,亦余之乐闻耳。”这里详细诠释了“冤家”的六种含义,说的都是相互爱慕的男女之间那种既爱又恨、既想又怨、既缠绵悱恻又暗自嗟叹的复杂的男女情感,不过,这里的“冤家”所指的男女之间卿卿我我的情感,却是令人感叹的。
唐朝有一首无名氏的《醉公子》诗,这首诗里也写到了“冤家”一词,诗是这样写的“门外狗儿吠,知是俏郎至,划袜下香阶,冤家今夜醉。”这里的“冤家”一词中满含的是情人之间的甜蜜之爱。宋词中也有一些写到“冤家”的词,比如黄庭坚的《昼夜乐》一词中这样写道“其奈冤家无定据,约云朝又还雨暮。”王之道在《惜奴娇》一词中写道“从前事不堪回顾,怎奈冤家,抵死牵肠割肚。”这些词中的“冤家”指的都是心中思念的心爱的人,“冤家”的称呼真是情深意切,动人心弦。
元朝的著名杂剧《西厢记》中,张生称崔莺莺是“稔色人儿,可意冤家”。“冤家”再加上“可意”二字,就更显得情思缠绵了。明清时期的文学作品中也有写到“冤家”一词的作品,比如,明朝的《玉谷调簧》中这样写道“吃交杯红了脸,俏冤家抱去。”“冤家”前面加一个“俏”字,真是一个美称。清朝的《白雪遗音》中写道“我爱冤家,冷石头暖的热了放不下,常言道,人生恩爱原无价。”爱上了“冤家”,而且总是放不下这份爱,这真的“人生恩爱原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