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八是什么日子?谷日是大年初几习俗有哪

考古发现 2023-11-22 11:25www.178767.com考古发现

  民间以正月初八为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称为顺星,也称“祭星”、“接星”。又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天气晴朗,则主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从唐代名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可以看到,在唐代以前,九月重阳登高已成为普遍的习俗。可是,梓潼人登高的习俗为什么不是九月重阳,而是正月初八,这是什么原因呢?冯应京在《月令广记》中有“蜀人正月初八有春游之习”的记载。梓潼人正月初八登高是否与此有关系?

  梓潼城西的长卿山,在唐代以前叫蚕婆山,山上有座蚕神庙,每年二月十五,凡是养蚕的农民都要到蚕婆山向蚕神烧香叩头,祈求蚕神保佑蚕事顺遂,蚕茧丰收。《九域志》记载“梓潼有蚕丝山,每上春七日,远近士女多游于此,以祈蚕丝。”另据《史记》记载“蚕婆即蚕从氏,她教民种桑养蚕。”人们感恩怀德,立庙塑像以资纪念。汉代的司马相如(字长卿)见蚕婆山风景宜人,寺庙清静幽雅,遂凿石室,刻苦攻读,成为有名的文学家。唐明皇幸蜀时遂命名为“长卿山”。

  正月初八是“蚕过年”的日子。民间习俗从正月初一到初八分别为一鸡、二犬、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蚕等人和动物的“年”,这些都和农事有关,人们希望六畜兴旺,人丁平安,蚕事顺遂。,梓潼民间还有一个传统禁忌,正月初八蚕过年时妇女不能用针线。据说,如果这天用了针线,蚕的眼睛会瞎。剥去迷信的外衣,也可看出人们对蚕事的尊重。

  从史料记载和民间传统习俗来看,梓潼人正月初八登高是和“蜀人正月有春游之习”有关,登高也是春游。以前“春上七日”蚕农上蚕神庙“以祈蚕丝”,后来和初八蚕过年相结合,于是形成庙会。演变成正月初八登高(长卿山)的习俗。

  解放前正月初八登高的人成千上万,山上香火旺盛,有时还上演川戏,解放后曾中断了一段时间。上个世纪90年代末,正月初八登高被梓潼人列为第一个法定地方节日,成为当地春节期间一道亮丽的节日风景。如今,正月登高已作为一项全民健身活动推广开来,深受梓潼人喜欢。

  按农村的习俗凡是年前添丁(生男孩)的人家,会在这天到所在的“社公”前挂上大灯笼,把杀好的公鸡(一定要公的鸡)祭“社公”,上香烧元宝,灯笼越大越好,里面有一盏油灯,用柴油或花生油作燃料,24小时不熄灭,直至到正月十五才下灯笼。

  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天气晴朗,则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正月初八是谷日习俗来历】正月初八是谷日习俗来历。谷日”的习俗是对写有谷物名称的牌位进行膜拜,并不吃煮熟的谷物。这种习俗蕴涵着重视农业、珍惜粮食的思想。正月初八也被称为“顺星节”,是一个可以预知一年运气的节日。

  谷日节中所蕴涵的重视农业、珍惜粮食的思想,值得继承。民俗也是可以发展的,一成不变的民俗是不存在的。在这个我们早已疏离了大自然、对农作物极其陌生的年代,重过谷日节,感受农业的重要、粮食的意义,对于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当代人来说,特别是对孩子来说,还是很有价值的。

  谷日活动

  ①观谷

  谷日节当日,全家着汉服,离开城市来到乡村田野,大人向小孩子介绍基本农业知识,全家观看各种越冬作物的长势,让小孩和大人一起亲近农业,帮助孩子树立尊重农业、农民、爱惜粮食的意识。在体验的过程中,启发小孩爱护生态环境的观念。

  在大春节期间,来到郊外田野,也是一种很好的休息远足活动。

  ②食谷

  返家后,由孩子亲手制作一餐谷物晚餐给全家食用。如让孩子亲手和面蒸馒头、亲手制作面条、亲手淘米蒸饭、亲手熬粥,大人只作必要的指导,而不要代替。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更真切的懂得粮食的珍贵,劳动的不易。

  ③养谷

  城市生活节奏很快,人们难得亲近一次自然。建议谷日节,全家赴花卉市场选购一些观赏作物(市场有售,如“观赏谷子”等)在家中栽培,一年四季悉心养护这种“作物”。

  节日意义

  谷日节中所蕴涵的重视农业、珍惜粮食的思想,值得继承。民俗也是可以发展的,一成不变的民俗是不存在的。在这个早已疏离了大自然、对农作物极其陌生的年代,重过谷日节,感受农业的重要、粮食的意义,对于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当代人来说,还是很有价值的。

  正月初七,传说这天是人类的诞辰日,即人的生日,民间曾把这天叫做“人日”“人日节”或“人胜节”。民俗专家表示,“人日”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祈福纳吉和求平保安的愿望以及对“人”本身的尊重。

  专栏作家、天津民俗专家由国庆介绍说,传说中,远古时期地球上并没有生物,最初由女娲创世,她在七天内每天造出一种生物,前六天诞生了鸡、犬、豕(猪)、羊、牛、马,直到第七天才出现了人。

  据介绍,“人日”这天的民俗活动较早出现在古人的占卜生活中,但自汉魏以来,不再限于占卜求吉,而是不断扩展涉及祭祀、庆祝、文化、服饰、出游、饮食等多层面多领域。

  由国庆说,南朝的梁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了两汉魏晋时代江南民众过“人日”的习俗“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羮,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登高赋诗。”意思是说,人们在初七要吃七种菜的菜羹,“羹”与“更”谐音,取更新之意,有求吉纳祥的美好象征。那时,江南人人在这天还要戴上“人胜”装饰品,是用五彩丝织品、彩纸剪出的花样或人形,更高级的则用金箔镂空成人形。除了戴在头上,“人胜”饰品也可贴在屏风上、窗户上,非常漂亮,意在祛病、辟邪、消灾,在新春讨个好彩头。缘此,“人日”也被称为“人胜节”。

  我国的许多传统节日是讲究美食的好日子,“人日节”自然不例外。在广东江门、新会、鹤山、开平等地,每逢“人日”到来,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吃“人日菜”,有的地方也俗称“吃盆菜”,以祈求新春平安大吉、丰衣足食。值得一提的是潮汕人吃“七样羹”的风俗,七样羹也叫“七宝羹”,一般常规是将春菜、生菜、芹菜、芥菜、葱、蒜、白萝卜(红萝卜)等一起煮食,寓意新春发财,生活和美。

  民俗专家表示,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人对“人日”的风俗越来越陌生,相关的节庆活动也几近消逝,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企盼和一些习俗还是被保留了下来,比如,成都市民在正月初七游杜甫草堂凭吊诗圣,吟唱诗歌,赏梅祈福。

  人日的历史

  作为古老节日,“人日”在我国至少已有2000年奇事网以上的历史。

  “人日”作为古老的节日之一,早在汉代以前就已出现。传说女蜗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汉代东方朔在《占年书》中明确记载,旧俗从正月初一到初八,各占一物,按次序一日鸡,二日犬,三日猪,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马,七日人,八日谷。顺理成章,正月初七成为人的一个大日子,即“人日节”。《北齐书·魏收传》中也记载“正旦画鸡于门,七日贴人于帐。”说的就是南北朝时期的春节习俗,正月初一要把鸡的画像贴在门上,或画在门上;正月初七则要把人像贴在帐子上,据说可保家人平安。

  魏晋以后,人日节开始被重视,逐渐从单一的占卜活动发展为包括庆祝、祭祀等活动在内的多种庆祝活动和礼仪活动,如戴人胜、登高、逐鬼鸟等。“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荆楚岁时记》对当时江南一代的人日习俗做了详尽的记述“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这是说,人们在正月初七这天,将七种菜合煮成羹汤,食之,可以祛病避邪。并用五彩丝绢或金箔剪成人的形象贴在屏风上或戴在头鬓作装饰避邪,或剪纸花互相馈赠。

  到了唐朝,人日节最为盛行。每至人日,皇帝赐群臣彩缕人胜,又登高大宴群臣。《唐诗记事》卷九中记载“景龙三年人日,清晖阁登高遇雪。”随圣驾出行的苏颋在《奉和人日清晖阁宴群臣遇雪应制》一诗中对此进行了描述“楼观空烟里,初年瑞雪过。苑花齐玉树,池水作银河。七日祥图启,千春御赏多。轻飞传彩胜,天上奉薰歌。”在朝廷为官的宗楚客也作有一首同题诗“窈窕神仙阁,参差云汉间。九重中叶启,七日早春还。太液天为水,蓬莱雪作山。今朝上林树,无处不堪攀。”时任太子詹事兼崇文馆学士的刘宪则从不同角度作同题诗,更是把当时的景象淋漓尽致地进行了描绘“舆辇乘人日,登临上凤京。风寻歌曲飏,雪向舞行萦。千官随兴合,万福与时并。承恩长若此,微贱幸升平。”

  在当时,人们还以人日这天的天气阴晴占卜终年的吉灾,日晴为吉,日阴为灾。对此,东方朔在《占年书》也有记载“人日晴,所生之物蕃育;若逢阴雨,则有灾。”而众多的文人雅士面对人们欢度人日节的景象,则不免诗兴大发,为后人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诗章。诗人高适在人日时想起友人杜甫,便作得《人日寄杜二拾遗》一诗“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柳条弄色不忍看,梅花满枝空断肠。身在南蕃无所遇,心怀百忧复千虑。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思念之情跃然纸上。诗人杜甫曾以《人日》为题分别作有一则五言诗和一则七言诗,五言诗云“元日到人日,未有不阴时。冰雪莺难至,春寒花较迟。云随白水落,风振紫山悲。蓬鬓稀疏久,无劳比素丝。”七言诗则说“此日此时人共得,一谈一笑俗相看。尊前柏叶休随酒,胜里金花巧耐寒。佩剑冲星聊暂拔,匣琴流水自须弹。早春重引江湖兴,直道无忧行路难。”前者表达了韶华逝去的无奈情怀,后者则表达了人们在节日气氛中重新振作,早春时节不再担忧前途,充满了乐观精神。

  唐代以后,“人日节”逐渐被人们淡忘,但一些风俗却留传至今。如这天在我国很多地区要食“七宝羹”或“七菜粥”,即用七种蔬菜做羹煮粥,据说可以除去邪气、医治百病。只是由于各地物产不同,所用果菜不同,但取意是大同小异,差别不大。有些地区人日节这天要放鞭炮、吃饺子,而大多地区则是吃长面,也叫“拉魂面”,寓意过年时人都走东串西,心都野了,人日一过该准备春耕生产了。故而吃拉魂面,把心收回来,准备春耕生产。也是提醒人们渡过了几天休假和欢庆新年的气氛,“人日”后不再休息,来年要好好的工作,好好的过日子。

奇事网以上就是正月初八是什么日子?谷日是大年初几习俗有哪些的全部内容。更多,请关注频道!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8767.com 奇事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