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在饮食上有何讲究
袁世凯饮食
在众多讲述晚清历史的闲书中都有对袁世凯饮食讲究的记录,在这些饮食轶闻中,袁世凯的饮食着实耐人寻味。
袁世凯照片资料
晚清时期对饮食最为挑剔之人莫过于慈禧太后,据史料记载,慈禧为了保养容颜,每日进餐皆要有珍珠粉、母乳汁等稀罕物,即使是日常食谱,也是穷奢极欲,每日正餐两次,点心两次。正餐规格菜色必须上齐一百碗,而点心也有四十碗,满桌菜色琳琅满目,烧乳猪、熏羊腿、清炖肥鸭、银耳、猴头、鱼翅燕窝等等,满汉全席的名头也由此而来。
而袁世凯的饮食,从表面上看来比慈禧节俭多了,早餐无非是一些米粥、馒头、煮鸡蛋这些家常便饭而已,即便是当上大总统之后,正餐也只有四五个菜色。因而有些不明就里的手下,对其节俭作风极为推崇,更有人肆意揣测袁世凯用心,建议全国效法以提倡清廉之风。
但极少有人知道,擅于作秀的袁世凯人前一套背后一套,袁世凯对其饮食极为讲究,就拿他爱吃的鲫鱼和米糊为例,这里面就极有名堂,这鲫鱼品种极为稀少,是与黄河鲫鱼齐名的洪河鲫,是河南名产,鲜肥嫩滑,价格不菲,况且是从河南专运到北京,为保持新鲜,得花大成本。米糊更加不是寻常百姓家的米糊,其精贵之处就在于撒在米糊面上的调料,那小瓶装的调料既不是胡椒粉也不是味精,而是关东上等鹿茸研成的细末,既是食补也是药补,极为养生。
袁世凯统治时期
1912年1月25日,袁世凯通电声明支持共和,2月,南京临时参议院正式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袁世凯上任之后,组织了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积极与列强交涉,维持了对蒙古和西藏的主权。
袁世凯照片资料
中华民国二年,举行了历史上第一次过会选举。3月20日,发生了一件改变民国命运的时间,革命党人宋教仁在上海遇刺身亡,全国哗然。孙中山、黄兴等人皆指控袁世凯授意暗杀,袁世凯却坚决否认。7月,孙中山组织中华革命党,发动二次战争,以武力的形式讨伐袁世凯,最终失败。
10月6日,经过国会选举,任袁世凯为第一任大总统。同年,袁世凯政府制订了一系列法律,《国会组织法》、《公务员奖惩条例》和《文官考试法》,由此建立了近代司法制度。袁世凯拒绝承认英国企图分裂西藏的麦克马洪线,维护西藏领土主权。
1914年,袁世凯下令解散国会,废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并且正式推出《袁氏记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完全推翻了革命党人建立起的共和政体,暴露其独裁野心。引起了各界的讨伐势力,革命党人前赴后继的组织革命运动,誓与袁世凯对抗到底。
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年号。6月对外宣称因尿毒症不知身亡。
袁世凯家族
近代史无论如何也不能避开一个人,那就是袁世凯,历史对待他似乎并不公平,在他大起大落的人生路途上,袁世凯战战兢兢,谨慎行事,为自己规划了一片光明前程,但就在辉煌之后,随即迎来了黑暗与万劫不复,仅仅是因为当时社会的局限性,却使他一人背负历史罪名。
袁世凯全家福
近百年以来,袁世凯背负着国贼骂名,随着世人看待历史的态度越来越中立,对于袁世凯的评论也逐渐出现了争议,而非一边倒的谴责。动荡年代并非只有大恶大善之人,他们有太多的身不由己,所处的环境与局势与他们所做的决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袁世凯就是这样的人,换个角度理解他,也曾是乱世中的枭雄。
在传统的背景下,时代人物的出现并非偶然,他必定与其生长环境息息相关,而家族环境的影响更是潜移默化,袁世凯幼年时,家族的熏陶、所接受的教育、父亲以及几位叔父对他的影响,这几个要素加起来就是袁世凯最初形成的人生观,对他今后人生抉择起着重要作用。
着眼于袁世凯的家族史,不仅能更为深刻地剖析袁世凯一生的复杂经历,也描述了袁世凯的前辈后代在历史中留下的痕迹。这个显赫的家族史,是近代的缩影和剖面,揭示了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