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千金的典故 战国时期吕不韦一字千金的故事
一字千金的典故《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战国末期的一部政治理论散文的汇编,共26卷,160篇,完成于秦始皇八年(公元前239年),为秦相吕不韦及其门人集体编纂而成。其内容涉及甚广,以道家黄老思想为主,兼收儒名、法、墨、农和阴阳各派言论,是杂家的代表作。
全书共分十二纪、八览、六论三大部分。每篇又有一些子篇。十二纪按四季、十二月份排列,每一纪有纪首一篇和论文四篇共五篇,十二纪共计60子篇。八览各览有论文8篇,《有始览》缺一篇,共计63子篇。六论每论有6篇,共计36子篇。加上十二纪末的《序意》一篇,全书计有子篇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言。
战国末期,秦国有一个大商人,名叫吕不韦,他因在赵国经商时,曾资助过秦庄襄王(名子楚,当时在赵国做质子)又把他的妾赵姬送给子楚为妻,待子楚接王位后,便被封为文信侯,官居相国。庄襄王在位仅三年便病死了,由他十三岁的儿子政(赵姬所生)接王位,便是历史上有名的秦始皇,尊吕不韦为仲父,行政大权全操在吕不韦和赵姬的手中。
当时养士之风甚盛,有名的战国四公子便都养有门客数千人,吕不韦也养了三千门客,作为他的智囊,想出种种办法来巩固他的政权。这些门客,三教九流的人,应有尽有,他们各人有各人的见解和心得;都提出来写在书面上。汇集起来,成了一部二十余万言的巨着,提名“吕氏春秋”。吕不韦就把这部书作为秦国统一天下的经典。当时吕氏把这书在秦国首都咸阳公布悬了赏格,说有人能在书中增加一字或减一字者,就赏赐千金(合黄金一斤)。
这段记载,见“史记”“吕不韦传”。后来的人,根据这个故事,引申成“一字千金”一句成语,用来形容一篇文章的价值很高,或者称赞一篇文章在修辞上特别出色,字字珠矶,不可多得。例如我们读到一位名学者的新作,他提出了一个新的教学方法,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业程度和品质,还能相应增加教师本身的进修,对这样的一篇价值极高的文章,我们便可说它“一字千金”了。在近代的社会中,样样都成了商品,文章也不列外,那么我们说,某著作家的一篇文章,稿费价格之高,相当于“一字千金”。不过,通常我们还是用来形容文章的价值或修辞的美妙比较妥当。
汗流浃背的典故出处 《史记·陈丞相世家》“勃又谢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皇后纪下·献帝伏皇后》“操出,顾左右,汗流浃背,自后不敢复朝请。”
用 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满身大汗
示 例 鲁迅《坟·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但我们一翻历史,怕不免有~的时候罢。”
近义词 挥汗如雨、汗如雨下
反义词 冰天雪地、滴水成冰
典 故
汉大将军霍光,是汉武帝的托孤重臣,辅佐八岁即位的汉 昭帝执政,威势很重。霍光身边有个叫杨敞的人,行事谨小慎微,颇受霍光赏识,升至丞相职位,封为安平候。其实,杨敞为人懦弱无能, 胆小怕事,根本不是当丞相的材料。
公元前74年,年仅廿一岁的汉昭帝驾崩于未央宫,霍光与众臣 商议,选了汉武帝的孙子昌邑王刘贺作继承人。谁知刘贺继位后,经 常宴饮歌舞,寻欢作乐。霍光听说后,忧心忡忡,与车骑将军张安世、 大司马田延年秘密商议,打算废掉刘贺,另立贤君。
计议商定后,霍光派田延年告诉杨敞、以便共同行事。杨敞一听,顿时吓得汗流浃背,惊恐万分,只是含含糊糊,不置可否。 杨敞的妻子,是太史公司马迁的女儿,颇有胆识。她见丈夫犹豫 不决的样子,暗暗着急,趁田延年更衣走开时,上前劝丈夫说;“国家大事,岂能犹豫不决。大将军已有成议,你也应当速战速决,否则必 然太难临头。”
杨敞在房里来回酸步,却拿不定注意。正巧此时田延年回来,司马夫人回避不及,索性大大方方地与田延年相见,告知田延年,她丈夫愿意听从大将军的吩咐。田延年听了后高兴地告辞走了。 田延年回报霍光,霍光十分满意,马上安排杨敞领众臣上表,奏 请皇太后。 第二天,杨敞与群臣遏见皇太后,陈述昌邑王不堪继承王位的 原因。太后立即下诏废去刘贺,另立汉武帝的曾孙刘询为君,史称汉宣帝。
故事二
有一天汉文帝想了解一下国家与人民百姓的事情,于是他就把右丞相周勃找来,问他“全国一年之中要审理、判决的大大小小案件一共有多少件?”周勃一听楞了一下,低着头,回答汉文帝说不知道。文帝又问“那么全国上下每年收入和支出的金钱又是多少?”周勃急出一身冷汗,汗水多得把脊背的衣服都弄湿了,因为他还是回答不出来。汉文帝又问左丞相陈平,陈平说“这些事情都分别有掌管的人,问审理案子的事,有廷尉;问财务的事,有内史,只要把他们都找来,一问就知道了。”汉文帝听了点点头,对陈平的回答十分满意。事后周勃感到非常羞愧,觉得自己反应、机智都不如陈平,于是借着生病想回家乡养老的理由,辞去右丞相的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