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疏勒城”基本确定:新疆奇台石城子遗址
石城子遗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奇台县半截沟乡麻沟村东、麻沟河西北天山山前的丘陵地带,海拔1770米。古城依地势而建,北高南低,起伏较大。遗址平面近似长方形,东西长约280米、南北长约380米,总面积约110000平方米。北城墙和西城墙保存较完整,东、南部临深涧,涧底有麻沟河向东绕北经黑沟流向新户梁。古城据以天险,易守难攻,最高点在东北部,居其上,周遭动静尽收眼底,地势险绝是该城的地理环境特色,军事防御的色彩十分浓厚。经过几年的调查和发掘工作,发掘了遗址城门门道及内侧遗迹区以及城西墓葬和陶窑,城内外布局更加清晰,基本认定石城子遗址就是汉代的疏勒城。
石城子遗址鸟瞰
石城子遗址(疏勒城)于1972年奇台县第一次全县文物普查时发现,2013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向国家文物局申请石城子遗址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启动后,对遗址本体和周边遗存进行了考古调查,大致明确了遗址本体及周边遗存的分布范围,在此基础上运用传统和遥感、探地雷达、电法、磁法等科技手段进行考古勘探,并对可能存在的遗迹区域进行了扫描,为今后考古发掘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参考资料。
城门门道及内侧遗迹区全景
2018年继续对石城子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掘范围涵盖城门门道及内侧遗迹区以及城西墓葬和陶窖。在城门门道及内侧遗迹区布方24个,发掘面积600平方米,清理出门道1条、门墩2个、房址4间、柱洞35个、柱槽7个、排插柱20个,踏步3条和沟槽1道。门道顶部已坍塌,四壁用土坯包砌,表面抹草拌泥,底部在草拌泥上涂白灰,白灰上再涂抹红色颜料,最多有5层草拌泥和10层白灰。门道两侧对称分布排插柱,柱内残留有烧焦的朽木。门道内有大量坍塌瓦片和土坯,从保存现状看,有两次修建过程。门道底部残存木质门限和门枕,均已烧焦。门道长13米、宽4米;门限长4米、宽0.16米;门枕长1.8米、宽0.1米。门墩构筑结构与城墙一致,均为夯筑。南、北门墩分别长6米和5.8米,夯层厚约9~13厘米。房屋4间,其中F1打破F4,屋内地面上残留有大量坍塌瓦片和少量的陶器残片,瓦片下有红烧土、灰烬、木炭等,火烧痕迹明显。个别房屋内有柱洞。F1长5.3、宽5米;F2长4.3、宽3.7米;F3长3.5、宽2.7米;F4长10、宽5.2米。柱洞和柱槽主要分布在城墙外侧边沿、房址内部,部分柱洞内残留有木柱和柱础石。踏步呈阶梯状,夯筑,一些台阶上还残存有平铺的木板,木板均已烧焦。沟槽略呈梯形,西宽东窄。发掘部分长约6米。口部最宽处约1米,底部最宽处约40厘米,深约40厘米。出土遗物主要有大量板瓦、筒瓦、瓦当等建筑材料以及陶器、铁、石器和五铢钱币1枚。板瓦、筒瓦的表面均饰绳纹,内壁布纹或菱格纹。瓦当当面基本为云纹或变形云纹图案,个别饰几何纹。陶器有碗、钵、盏、缸等,均为轮制,夹砂灰陶,素面。铁器均已残朽,形制不辨。石器则均为石磨盘。
门道
F1
出土瓦当
南回廊西侧出土五铢钱
在城西清理发掘墓葬10座、殉马坑1座、陶窑1处和清代房址1座。墓葬形制包括竖穴土坑墓、竖穴偏室墓和竖穴二层台墓,其中竖穴土坑墓6座,竖穴偏室墓3座,竖穴二层台墓1座。墓主人皆为单人仰身直肢葬,头向大多朝西,葬具以槽形木棺为主,竖穴二层台墓内的葬具则为榫卯结构的木棺和木椁。随葬品以陶器和铜器为大宗,另有五铢钱币2枚。陶器皆为轮制,素面,部分表面有戳刺纹或附加堆纹。器表有明显的烟炱痕迹,均应为实用器。铜器以戒指、耳环、铜镯、带扣等饰件为主,锈蚀严重。个别墓主人头部随葬羊骨。陶窖由前室、火门、火膛、窖室和排烟设施五部分组成,窖室内清理出土板瓦、筒瓦、瓦当、方砖、陶器等遗物,其中板瓦、筒瓦、瓦当等遗物的制作工艺和制作图案与城址内出土同类器物一致。
墓葬及陶窖位置分布
奇台县历史积淀深厚,两汉时期归属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车师后国,是古丝绸之路北道上的交通枢纽和重要商埠。石城子遗址地处奇台县著名的4A级江布拉克风景区内,在考古发掘的过程中,考古工作者们牢牢树立保护展示的理念,充分考虑考古发掘、清理与后续保护展示的密切结合,积极探索古城遗址今后的科学保护与展示形式,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于民。在石城子遗址考古发掘过程中,不仅采用传统方式记录发掘资料,更结合现代科技手段,运用RTK、全站仪、三维扫描等技术全面收集信息,并运用数字化软件系统进行资料录入,方便发掘记录的及时整理和报告出版。也积极进行多学科合作,提取植物和动物标本,还原古代社会的自然生态环境,并对遗址的年代分析提供佐证。对墓葬中的人骨也提取了标本作体质人类学分析,全面了解古代人群的生活习性。这些都对进一步认知和了解石城子遗址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原貌提供了十分有益的证据,今后在结合石城子遗址本体考古发掘的基础上,更要关注周边遗存的相关信息,以点带面,多层次多角度分析石城子遗址的学术价值和重要意义,也为将来开展公众考古,大力宣传爱国主义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石。
两汉时期中原王朝为巩固边防,根据敌情、地形和任务等军事要素的不同,在西域设置边城、戍堡、烽燧等军事设施,构建军事防御体系,石城子遗址就是其中之一。石城子遗址位于天山北麓,建在崖体上,东部和南部临深涧,涧底有麻沟河蜿蜒流淌。遗址平面略呈长方形,城内西北部有子城。古城西面和北面建有高大的城墙,东面和南面则依地势建墙,城门位于西墙中部,还有角楼、马面、护城壕等设施,具有强烈的军事防御色彩。历史上有他地道、乌骨道、移摩道、萨捍道、花谷道、突播道、白水涧道等多条道路沟通天山以南。综合历年来已发掘遗迹及出土遗物推断,石城子遗址年代特征非常明显,为两汉时期的遗存,与碳十四测年吻合。
综上,我们也收获了一些认识。
石城子遗址有作为军事要塞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遗址依崖体而建,居高临下,地形险要。最高点位于东北角,居其上则周遭动静尽收眼底,据以天险,易守难攻。
城内依托北、西城墙建子城,印证了晁错在《言守边备塞疏》 中所倡议的 复为一城 , 其内城间百五十步 的边城形制,弥补了单一城墙防御的缺憾,在城上建角楼,城外建马面、护城壕,也构筑了金城汤池的城郭模式,军事遗存的性质十分显著,战略意义重大。
古城涧底蜿蜒流淌着的麻沟河,与史书中记载的恭以疏勒城旁有涧水可固相互印证;从地理位置来看,从石城子遗址翻越天山后即可到达柳中城,中间有多条道路可以交通,便利汉军相互支援。根据这几年持续的考古发掘工作,并参鉴相关文献记载,基本认定石城子遗址就是汉代的疏勒城。(作者田小红 吴勇 冯志东,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