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圆明园考古新公布一批考古成果
考古发现 2023-11-22 14:15www.178767.com考古发现
6月底的北京城滚滚热浪,步入圆明园却顿觉清凉。圆明园是中国古典园林集大成之作,可惜150多年前的浩劫,让万园之园损毁殆尽。
1996年至今,圆明园遗址公园开展3次大规模考古。园区100多处景点、240多万平米陆地面积,目前只发掘完成5万平方米。但即便如此,也已发掘出5万多件(片)文物。
这些文物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圆明园还有哪些沉睡地底的未知之谜?
带着这些问题,封面新闻探访考古现场并专访了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圆明园课题组组长张中华。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圆明园课题组组长张中华
从考古结果看,几乎每个遗址都和设计图纸有不同 圆明园建设时间长达150年,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21年来,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考古,最近一次始于2012年,北京市文物研究所成立团队,对桃花洞遗址、大宫门遗址、养雀笼遗址、海晏堂蓄水楼、远瀛观等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总面积9800平方米。 在张中华看来,尽管史料对皇家建筑的建造规格和体制有详细记载,但并不能完整反映圆明园全貌,从考古结果看,几乎每个遗址都和设计图纸有不同的地方。张中华告诉封面新闻,文献只记载了主要建筑,圆明园从雍正到同治时期跨越150余年,根据不同皇帝的喜好会有改扩建。 而通过考古勘探工作,为圆明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规划、展示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弥补了文献资料记载的不足。 浙江珍贵的鎏金铜象首,发掘时就是一个死沉的泥疙瘩 在20多年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5万多件文物。乾隆年间的鎏金铜象首、嘉庆御笔石刻、圆明园所留唯一一尊地天母铜像每件都无比珍贵。 日前,一百余件珍贵文物,面对公众。 张中华清晰记得这些文物的故事,比如鎏金铜象首。当这件造于乾隆,彰显大清帝国铸造、鎏金至高水平的的铜象首出现在大家眼前时,许多人的脑海中都迅速产生疑问圆明园自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后,历经劫难,地面遗存都已很少,这件金光闪耀的珍品是如何留存的呢? 张中华回忆说,2014年发掘大宫门河道周边的文物时,在河底发现了这个硬邦邦的家伙。当时就是个死沉死沉的泥疙瘩,被泥裹得看不清。后来把这件泥疙瘩送进实验室清洗处理了半个月,才发现竟是件珍品。 这件造于乾隆,彰显大清帝国铸造、鎏金至高水平的的铜象首,到底是做什么用的呢?据文献记载,应该是陈设在大殿中象征吉祥如意的摆件,但身子已不知去向了。张中华说象首后部有四个小洞,是固定身子用的。关于象首为何得以留存,张中华和考古队员们猜测,有可能当年这个大象摆件被整体运走时,象首不小心掉进了大宫门门前的河里。 圆明园养雀笼到底是做什么的? 同样的清晰的记忆,还有一件黄釉琉璃构件。张中华记得,这件有着卷云纹路的琉璃构件,是从圆明园西洋楼养雀笼地下发掘的。 养雀笼到底是什么呢?它是圆明园长春园北部西洋楼的景观之一,是一座西洋门,位于圆明园黄花阵东侧。建成于乾隆年间(1759年)。据记载,其明间为穿堂门。养雀笼真的是养雀的吗?这个谜题的答案,最终被这歌琉璃构件揭示了。 之前,很多人都认为养雀楼是养孔雀的。考古前,我们也查过文献,但都没有明确说法。最终,张中华和考古队员在这个琉璃构件上发现了四个字孔雀牌楼。由此,传说得到印证。考古不一定要发掘多大经济价值的文物,能对历史作出解答,也非常有价值。
如园遗址。张中华认为,如园是近年圆明园考古发掘中保存最好的遗址,也是首座仿江南园林遗址,意义非凡。 如园是近年圆明园考古发掘中保存最好的遗址 从2012年开始,考古工作人员根据历史文档,对圆明园三园之一长春园中最大的园中园如园遗址进行了发掘。这座建筑面积19000平米的园中园,目前遗址考古发掘面积3800平米。 如园景区内芝兰室、云萝山馆、听泉榭、延清堂、含碧楼、挹霞亭、观丰榭、引胜轩、假山、道路、湖泊及其泊岸等遗址陆续被发现。我们通过考古发现,如园是近几年圆明园考古发掘中保存最好的遗址,也是首座仿江南园林遗址,意义非凡。张中华说。 记者跟随张中华走进如园遗址考古现场,考古队员正在烈日下紧张忙碌,已挖掘出土的柱础、假山、金砖、台阶、甬道等遗迹被精心清理干净,从它们的规格和布局,仍可隐约窥见皇家园林的昔日气韵。 整个如园两步一景,张中华介绍说,如园是乾隆三十二年南巡至江宁,见到江南四大名园之一、明代中山王徐达的瞻园后命人仿建的。如园即如同瞻园,但规格要比瞻园高。 张中华指着脚下错落有致的台阶告诉记者,考古队几乎挖掉了半个山丘,才找出当时的路,我们挖出了这里的台阶、假山、甬路,都是早期设计图上没有的,所以皇家园林是怎么设计的,要通过考古发掘,才能知道。
这一小片未被史料记载的土地,是不是稻田? 一片史料中未曾记载的土地是不是清代皇家稻田? 在现场,考古队员正在发掘一小片史料中没有记载的土地,据推测可能为稻田或花圃。如果是稻田,幸运的话能找到当时的稻种,就可以拿到实验室测DNA,看清代的稻子是怎么培育的,这是我们解决得比较高大上的学术问题。 张中华接着指向一处台阶角落说,文献记载这里曾种有牡丹,但目前还没有发现牡丹花根,如果发现可以知道什么品种。 就在封面新闻探访的过程中,考古队有了新的收获。 在专家用手铲一厘米一厘米下刮土层时,两辦青花瓷盘碎片和一个石制的葫芦范慢慢显露,再用刷子轻轻扫去泥土,文物轮廓逐渐清晰。新出土的青花瓷盘碎片表面光滑,云纹走向流畅,葫芦范则其貌不扬。一般人可能更多注意到青花瓷盘碎片,但对我们考古的人来说,那个灰秃秃的葫芦范才更有价值。张中华的目光完全被它们吸引过去。 葫芦与福禄谐音,葫芦器因实用的功能、优美的外形、吉祥的寓意,广受宫廷、民间喜爱。将幼小的葫芦,纳入刻有阴文的范模,随着葫芦长大,逐渐填实范模的空间,待葫芦木质化后取出,范模的阴刻图文便在葫芦上作阳文显示出来,这种被称为范制葫芦的工艺使古代葫芦器工艺实现了质的飞跃。据记载,明代民间就已出现范制葫芦,之后被康熙发现,并引入宫中。 此次出土的葫芦陶范便是迫使葫芦依照人的意愿生长成形的工具。之前我们出土过一个葫芦范,范模内壁刻有精美花纹,到现在也不知道这些花纹是怎么刻进去的。张中华说。 圆明园园区陆地面积240多万平方米,目前只发掘完成5万平方米。目前,圆明园考古中期已规划到2020年。 (原文标题圆明园又公布了一批考古成果,其中最有意思的是可能发现了皇家稻田)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圆明园课题组组长张中华
从考古结果看,几乎每个遗址都和设计图纸有不同 圆明园建设时间长达150年,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21年来,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考古,最近一次始于2012年,北京市文物研究所成立团队,对桃花洞遗址、大宫门遗址、养雀笼遗址、海晏堂蓄水楼、远瀛观等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总面积9800平方米。 在张中华看来,尽管史料对皇家建筑的建造规格和体制有详细记载,但并不能完整反映圆明园全貌,从考古结果看,几乎每个遗址都和设计图纸有不同的地方。张中华告诉封面新闻,文献只记载了主要建筑,圆明园从雍正到同治时期跨越150余年,根据不同皇帝的喜好会有改扩建。 而通过考古勘探工作,为圆明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规划、展示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弥补了文献资料记载的不足。 浙江珍贵的鎏金铜象首,发掘时就是一个死沉的泥疙瘩 在20多年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5万多件文物。乾隆年间的鎏金铜象首、嘉庆御笔石刻、圆明园所留唯一一尊地天母铜像每件都无比珍贵。 日前,一百余件珍贵文物,面对公众。 张中华清晰记得这些文物的故事,比如鎏金铜象首。当这件造于乾隆,彰显大清帝国铸造、鎏金至高水平的的铜象首出现在大家眼前时,许多人的脑海中都迅速产生疑问圆明园自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后,历经劫难,地面遗存都已很少,这件金光闪耀的珍品是如何留存的呢? 张中华回忆说,2014年发掘大宫门河道周边的文物时,在河底发现了这个硬邦邦的家伙。当时就是个死沉死沉的泥疙瘩,被泥裹得看不清。后来把这件泥疙瘩送进实验室清洗处理了半个月,才发现竟是件珍品。 这件造于乾隆,彰显大清帝国铸造、鎏金至高水平的的铜象首,到底是做什么用的呢?据文献记载,应该是陈设在大殿中象征吉祥如意的摆件,但身子已不知去向了。张中华说象首后部有四个小洞,是固定身子用的。关于象首为何得以留存,张中华和考古队员们猜测,有可能当年这个大象摆件被整体运走时,象首不小心掉进了大宫门门前的河里。 圆明园养雀笼到底是做什么的? 同样的清晰的记忆,还有一件黄釉琉璃构件。张中华记得,这件有着卷云纹路的琉璃构件,是从圆明园西洋楼养雀笼地下发掘的。 养雀笼到底是什么呢?它是圆明园长春园北部西洋楼的景观之一,是一座西洋门,位于圆明园黄花阵东侧。建成于乾隆年间(1759年)。据记载,其明间为穿堂门。养雀笼真的是养雀的吗?这个谜题的答案,最终被这歌琉璃构件揭示了。 之前,很多人都认为养雀楼是养孔雀的。考古前,我们也查过文献,但都没有明确说法。最终,张中华和考古队员在这个琉璃构件上发现了四个字孔雀牌楼。由此,传说得到印证。考古不一定要发掘多大经济价值的文物,能对历史作出解答,也非常有价值。
如园遗址。张中华认为,如园是近年圆明园考古发掘中保存最好的遗址,也是首座仿江南园林遗址,意义非凡。 如园是近年圆明园考古发掘中保存最好的遗址 从2012年开始,考古工作人员根据历史文档,对圆明园三园之一长春园中最大的园中园如园遗址进行了发掘。这座建筑面积19000平米的园中园,目前遗址考古发掘面积3800平米。 如园景区内芝兰室、云萝山馆、听泉榭、延清堂、含碧楼、挹霞亭、观丰榭、引胜轩、假山、道路、湖泊及其泊岸等遗址陆续被发现。我们通过考古发现,如园是近几年圆明园考古发掘中保存最好的遗址,也是首座仿江南园林遗址,意义非凡。张中华说。 记者跟随张中华走进如园遗址考古现场,考古队员正在烈日下紧张忙碌,已挖掘出土的柱础、假山、金砖、台阶、甬道等遗迹被精心清理干净,从它们的规格和布局,仍可隐约窥见皇家园林的昔日气韵。 整个如园两步一景,张中华介绍说,如园是乾隆三十二年南巡至江宁,见到江南四大名园之一、明代中山王徐达的瞻园后命人仿建的。如园即如同瞻园,但规格要比瞻园高。 张中华指着脚下错落有致的台阶告诉记者,考古队几乎挖掉了半个山丘,才找出当时的路,我们挖出了这里的台阶、假山、甬路,都是早期设计图上没有的,所以皇家园林是怎么设计的,要通过考古发掘,才能知道。
这一小片未被史料记载的土地,是不是稻田? 一片史料中未曾记载的土地是不是清代皇家稻田? 在现场,考古队员正在发掘一小片史料中没有记载的土地,据推测可能为稻田或花圃。如果是稻田,幸运的话能找到当时的稻种,就可以拿到实验室测DNA,看清代的稻子是怎么培育的,这是我们解决得比较高大上的学术问题。 张中华接着指向一处台阶角落说,文献记载这里曾种有牡丹,但目前还没有发现牡丹花根,如果发现可以知道什么品种。 就在封面新闻探访的过程中,考古队有了新的收获。 在专家用手铲一厘米一厘米下刮土层时,两辦青花瓷盘碎片和一个石制的葫芦范慢慢显露,再用刷子轻轻扫去泥土,文物轮廓逐渐清晰。新出土的青花瓷盘碎片表面光滑,云纹走向流畅,葫芦范则其貌不扬。一般人可能更多注意到青花瓷盘碎片,但对我们考古的人来说,那个灰秃秃的葫芦范才更有价值。张中华的目光完全被它们吸引过去。 葫芦与福禄谐音,葫芦器因实用的功能、优美的外形、吉祥的寓意,广受宫廷、民间喜爱。将幼小的葫芦,纳入刻有阴文的范模,随着葫芦长大,逐渐填实范模的空间,待葫芦木质化后取出,范模的阴刻图文便在葫芦上作阳文显示出来,这种被称为范制葫芦的工艺使古代葫芦器工艺实现了质的飞跃。据记载,明代民间就已出现范制葫芦,之后被康熙发现,并引入宫中。 此次出土的葫芦陶范便是迫使葫芦依照人的意愿生长成形的工具。之前我们出土过一个葫芦范,范模内壁刻有精美花纹,到现在也不知道这些花纹是怎么刻进去的。张中华说。 圆明园园区陆地面积240多万平方米,目前只发掘完成5万平方米。目前,圆明园考古中期已规划到2020年。 (原文标题圆明园又公布了一批考古成果,其中最有意思的是可能发现了皇家稻田)
奇事网以上就是北京圆明园考古新公布一批考古成果的全部内容。更多,请关注频道!
上一篇:福建海域水下考古与海上丝绸之路
下一篇:河南新郑郑国车马坑出土最大“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