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衡东大浦发现汉代墓群及印纹硬陶窑址
考古发现 2023-11-22 14:15www.178767.com考古发现
衡阳大浦通用机场工程项目位于衡阳市衡东县大浦镇浅塘村、蓟江村、新民村境内。2017年2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衡阳市文物局、衡东县文物局组成考古工作队,开始对工程项目范围内发现的洋塘山墓群进行考古发掘,到目前为止已清理墓葬20余座,发现窑址10座。
图1 洋塘山墓葬区航拍照
墓葬分为砖室墓和土坑墓两类,基本分布在洋塘山西麓南侧和南麓(图1)。
砖室墓,均为长方形单室墓,墓葬方向较为一致,多为东西向,背山面江,少数带斜坡墓道和砖砌排水沟(图2),长度在3-6米,随葬品多为罐、釜、钵、盆等印纹硬陶以及猪圈、鸡埘、仓、灶等软陶明器,另有少量铁支架、铁釜、铜鐎壶等金属器,墓砖多饰有叶脉纹、铜钱纹、菱形纹、圆圈纹(图3-6)。值得注意的是,M6、M21几座墓的部分墓砖表面有一层青釉,极有可能墓砖是与釉陶同窑烧制的。从墓葬形制及出土器物特征来看,这批砖室墓的时代约在东汉早中期。
图2 带排水沟长方形砖室墓(M11)
图3 长方形砖室墓(M6)
图4 M6随葬品
图5 M6墓壁花纹砖
图6 M6出土陶器组合 土坑墓4座,分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和窄长方形土坑竖穴墓两类。 长方形土坑竖穴墓(M12),由墓道和墓室组成,墓室平面呈长方形,两侧有宽约20厘米的生土二层台,墓壁加工规整,墓底平整,未见枕木沟等痕迹,随葬品置于墓室近墓道处,有陶罐、钵、灶、仓、壶、盂、盆、灯,铜鐎壶,铁釜、支架,料珠等22件(图7、图8)。 图7 长方形土坑墓(M12)
图8 M12出土陶器组合 窄长方形土坑墓是这次的重要发现,目前已发现3座(M15~M17),方向不一,相距约米,均位于洋塘山山脊上.其中M16长3.6米,宽0.9米,长宽比为4:1,残深0.7米,葬具及尸骨无存,墓底有腰坑,腰坑内置一陶罐,器高约50厘米,器身拍印方格纹和回型纹(图9-11)。 从墓葬形制及出土器物来看,此类墓当为秦至汉初的越人墓。 图9 窄长方形土坑墓(M16)
图10 M16腰坑出土的印文硬陶罐
图11 M16出土印纹陶罐纹饰细部 发掘所开展的调查也有新的发现,目前共发现10座窑址,其中1座为北宋时期烧制青瓷的龙窑,其余9座均为汉代窑址,正在清理的Y4为长斜坡龙窑,产品多为印纹硬陶,部分陶器施釉(图12)。 图12 Y4窑炉及其产品
图13 大浦洋塘山墓群及窑址空间分布示意图 这是湖南省在汉代墓群发现集中烧制印纹硬陶的窑址,窑址分布在洋塘山西麓北侧,汉代墓葬分布在洋塘山西麓南侧,窑址分布区内未发现汉代墓葬,除越人墓方向不一之外,其余土坑墓和砖室墓的方向相当一致,基本为东西走向,表明当时墓葬营建与窑址位置选择事先有规划(图13)。墓葬中的印纹硬陶与窑址表面采集的印纹硬陶无异,证明墓葬中的印纹硬陶随葬品当来源于这些窑址,在窑址采集品中发现较多表面施青釉的产品,部分已非常接近东汉青瓷。而印纹硬陶和青瓷共烧是湘江下游早期青瓷窑址的特征,以往我们一直认为湘江下游的青竹寺窑等东汉窑址是湖南青瓷的起源地,此次湘江中游印纹硬陶及釉陶窑址的发现为研究由陶向瓷的过渡以及湖南早期青瓷的起源地提供了新的材料和视角。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掘已探明的墓葬,采用探方法发掘窑址,揭示窑炉结构及产品面貌,进一步明确窑址与墓葬的关系,寻找窑址相关遗迹。从已发掘的情况来看,墓葬出土器物均为印纹硬陶或软陶,少见施釉陶器,那窑址烧造的釉陶器物是否也是用于墓葬的随葬品?这类墓葬是否在附近有分布或是在其它区域?烧造软陶的窑址在哪里?,为何这一区域有如此众多的墓葬,周围是否有期的墓群或城址,在发掘间隙我们将对周围展开调查,以进一步挖掘这一批墓葬和窑址的学术价值及文化内涵。 (原文标题衡东大浦发现汉代墓群及印纹硬陶窑址)
图5 M6墓壁花纹砖
图6 M6出土陶器组合 土坑墓4座,分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和窄长方形土坑竖穴墓两类。 长方形土坑竖穴墓(M12),由墓道和墓室组成,墓室平面呈长方形,两侧有宽约20厘米的生土二层台,墓壁加工规整,墓底平整,未见枕木沟等痕迹,随葬品置于墓室近墓道处,有陶罐、钵、灶、仓、壶、盂、盆、灯,铜鐎壶,铁釜、支架,料珠等22件(图7、图8)。 图7 长方形土坑墓(M12)
图8 M12出土陶器组合 窄长方形土坑墓是这次的重要发现,目前已发现3座(M15~M17),方向不一,相距约米,均位于洋塘山山脊上.其中M16长3.6米,宽0.9米,长宽比为4:1,残深0.7米,葬具及尸骨无存,墓底有腰坑,腰坑内置一陶罐,器高约50厘米,器身拍印方格纹和回型纹(图9-11)。 从墓葬形制及出土器物来看,此类墓当为秦至汉初的越人墓。 图9 窄长方形土坑墓(M16)
图10 M16腰坑出土的印文硬陶罐
图11 M16出土印纹陶罐纹饰细部 发掘所开展的调查也有新的发现,目前共发现10座窑址,其中1座为北宋时期烧制青瓷的龙窑,其余9座均为汉代窑址,正在清理的Y4为长斜坡龙窑,产品多为印纹硬陶,部分陶器施釉(图12)。 图12 Y4窑炉及其产品
图13 大浦洋塘山墓群及窑址空间分布示意图 这是湖南省在汉代墓群发现集中烧制印纹硬陶的窑址,窑址分布在洋塘山西麓北侧,汉代墓葬分布在洋塘山西麓南侧,窑址分布区内未发现汉代墓葬,除越人墓方向不一之外,其余土坑墓和砖室墓的方向相当一致,基本为东西走向,表明当时墓葬营建与窑址位置选择事先有规划(图13)。墓葬中的印纹硬陶与窑址表面采集的印纹硬陶无异,证明墓葬中的印纹硬陶随葬品当来源于这些窑址,在窑址采集品中发现较多表面施青釉的产品,部分已非常接近东汉青瓷。而印纹硬陶和青瓷共烧是湘江下游早期青瓷窑址的特征,以往我们一直认为湘江下游的青竹寺窑等东汉窑址是湖南青瓷的起源地,此次湘江中游印纹硬陶及釉陶窑址的发现为研究由陶向瓷的过渡以及湖南早期青瓷的起源地提供了新的材料和视角。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掘已探明的墓葬,采用探方法发掘窑址,揭示窑炉结构及产品面貌,进一步明确窑址与墓葬的关系,寻找窑址相关遗迹。从已发掘的情况来看,墓葬出土器物均为印纹硬陶或软陶,少见施釉陶器,那窑址烧造的釉陶器物是否也是用于墓葬的随葬品?这类墓葬是否在附近有分布或是在其它区域?烧造软陶的窑址在哪里?,为何这一区域有如此众多的墓葬,周围是否有期的墓群或城址,在发掘间隙我们将对周围展开调查,以进一步挖掘这一批墓葬和窑址的学术价值及文化内涵。 (原文标题衡东大浦发现汉代墓群及印纹硬陶窑址)
奇事网以上就是湖南衡东大浦发现汉代墓群及印纹硬陶窑址的全部内容。更多,请关注频道!
上一篇:湖南怀化中方县楚墓发现巴文化青铜剑
下一篇:山东济南焦家遗址获得重大考古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