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南辕北辙源于什么故事?
是历史故事,成语故事。
宋国有一个农民,每天在田地里劳动。
有一天,这个农夫正在地里干活,突然一只野兔从草丛中窜出来。野兔因见到有人而受了惊吓。它拼命地奔跑,不料一下子撞到农夫地头的一截树根上,折断脖子死了。农夫便放下手中的农活,走过去捡起死兔子,他非常庆幸自己的好运气。
晚上回到家,农夫把死兔交给妻子。妻子做了香喷喷的野兔肉,两口子有说有笑美美地吃了一顿。
第二天,农夫照旧到地里干活,可是他再不像以往那么专心了。 他干一会儿就朝草丛里瞄一瞄、听一听,希望再有一只兔子窜出来撞在树桩上。就这样,他心不在焉地干了一天活,该锄的地也没锄完。直到天黑也没见到有兔子出来,他很不甘心地回家了。
第三天,农夫来到地边,已完全无心锄地。他把农具放在一边,自己则坐在树桩旁边的田埂上,专门等待野兔子窜出来。可是又白白地等了一天。
后来,农夫每天就这样守在树桩边,希望再捡到兔子,他始终没有再得到。但农田里的苗因他而枯萎了。农夫成了宋国人议论的笑柄。
《南辕北辙》
战国后期,一度称雄天下的魏国国力渐衰,可是国君魏安厘王仍想出兵攻打赵国(邯郸)。正出使别国的谋臣季梁听到这个消息后,走到半路赶紧返回来,衣服上的皱折顾不得整理平整,脸上的尘土也顾不得洗干净,就急急忙忙去见魏安厘王,进行劝阻。
魏王正在布署攻打赵国的计划。他看见季梁风尘仆仆的样子,很奇怪,问季梁“你有什么事这么着急见我?连衣帽都不整理一下?”季梁说“大王,刚才我在路上遇到一件奇怪的事。赶紧来禀报大王。”魏王很好奇,连问是什么事。季梁说“这回我从外地回来的路上,在太行山脚下碰见一个人,正坐在他的马车上,面朝北面,告诉我说,他要到楚国去。我对他说“到楚国去应往南方走,你这是在往北走,方向不对。”那人满不在乎地说“没关系,我的马快着呢!”我替他着急,拉住他的马,阻止他说“方向错了,你的马再快,也到不了楚国呀!”那人说“没关系,我带的路费多着呢!”
我说“虽说你路费多,可是你走的不是那个方向,你路费多也只能白花呀!”那个一心只想着要到楚国去的人有些不耐烦地说“这有什么难的,我的车夫赶车的本领高着呢!”我只好无奈地松开了拉住车把子的手,眼睁睁看着那个盲目上路的魏人在马车的带领下,一直向北走去。那个魏国人,不听劝告,仗着自己的马快、钱多、车夫好等优越条件,固执地朝着相反的方向走。他条件越好,他就只会离要去的地方越远,因为他的大方向错了。”
季梁偷偷观看了一下魏王的脸色后,接着说“现在大王动不动就想称霸,依仗自己的国家和军队强大,就去攻打赵国,想扩展地盘,抬高声威。可是,您知道吗?您这样的行动越多,距离统一天下为王的目标就越远,这正像要去楚国却向北走的行为一样啊!”
魏王这才明白,原来季梁是在绕着圈子劝说自己。他低头默默地想了一会儿,觉得季梁说的有道理,于是取消了攻打赵国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