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天中神话故事和历史故事

考古发现 2023-11-28 20:50www.178767.com考古发现

三顾茅庐是历史故事,但三是泛指,多次的意思。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汉末刘备三次诚访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此后传为佳话,渐成典故,载《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出师表》。现在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许昌有什么历史典故

许昌成语典故许昌地处中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西周时为许国。东汉末年,曹操迎汉献帝刘协迁都许昌,著名的“建安文化”即源于此。三国时,曹丕建魏,许昌是五都之一。许昌长期为郡或州治所,为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明史作出了应有贡献。许昌在历史上发生过许多大事,涌现了许多历史名人,为世人传颂。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并留下了许多含义丰富、脍炙人口的成语和典故。有的至今仍被人们所常用。许由挂瓢相传远古尧帝时代,东夷族部落酋长许由,善理政务,深孚重望,尧以天下相让,由坚辞不受,“退而遁于中岳颍水之阳箕山之下隐”。后率其部顺水而下,至今许昌县东部一带牧耕(颍水原流经今许昌县境内),故此得名“许地”。在牧耕时,许由常到颍河边用手掬水喝,有人送他一只瓢,让喝水方便些。他将瓢挂在树上,风吹后,发出沥沥响声。许由听了这声音心烦,干脆把瓢扔掉了(今魏都区七里店有“许由挂瓢处”遗址)。许由挂瓢的故事传说很早,后人常用以比喻隐居遁世。越俎代庖相传尧帝在年老时曾想把天下禅让给隐士许由。许由坚决不接受,回答说“巧妇鸟在树林深处筑巢,只占一根树枝,鼹鼠到河里喝水, 不过喝满一肚子。象我这样的人要天下有什么用处呢?即使厨师不去厨房做饭,掌管祭典的人,也决不能超越职守,放下祭器去代替他下厨房。”意思是说,即使是你尧帝丢下天下不管,我许由也决不会代替你治理天下。后人以“越俎代庖”比喻超越自己的职权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有时也比喻 包办代替。三过其门而不入远古尧帝时代,许昌市禹州一带是夏后氏部落活动的中心区域。禹原是夏后氏部落的领袖,因其父鲧治水九年无果,舜摄行天子之政,杀鲧于羽山,又让禹代替其父治水。禹决心研究出治水办法,劳身焦思,到处奔走。在外十三年,三次经过家门都没进去。他采用因势利导,挖渠改道,引水入海,终于治服洪水。因治水有功,舜选禹为继承人。舜死后,禹继天子之位。后常用“三过其门而不入”形容热心工作,公而忘私。孜孜不倦古代传说舜是一个非常谦虚的人,有一次,舜叫大家对政事发表意见,问到禹,禹说“予何言?予思日孜孜。”意思是说我没有好的见解,我只是天天孜孜不倦地考虑,搞好治水工作。后用“孜孜不倦”形容勤奋不息。克勤克俭传说大禹治水有智有谋,勤奋俭朴。他勘察山川,足迹踏遍九州,手拿工具,身背干粮,还和群众一起施工,吃住在工地。舜帝对禹的评价很高。称赞禹“克勤于邦,克俭于家。”意思是说,禹能勤劳治国,治水有功;能节俭持家,不讲求个人生活享受。后用“克勤克俭”表示勤俭治国或勤俭持家。满招损 谦受益古代传说舜帝后期有苗部落大乱,舜命令禹征伐有苗,有苗不服。有一个叫益的人劝禹说“惟德动天,天运弗屈。满招损,谦受益。”禹听了益的话感到很有道理,应该以德服人,便班师回朝。后用“满招损,谦受益”勉励人谦虚处世。意思是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会得到好处。禹行舜趋禹是夏朝的开国君王,舜是尧的继承人。《荀子非十二子》“禹行而舜趋,是子张氏之贱儒也。”意思是说 禹紧跟舜行,舜快步跟尧走,指夏禹王依照舜的方针行事, 虞舜照唐尧的规矩办理政事 。“禹行舜趋”后比喻依随前人,自己没什么创新。下车泣罪舜传位给禹后,有一次,禹出门看到一个在押犯,便 下车去问那人所犯何罪,听着听着便不由自主地痛哭起来。他身边的人问道“这个人自己犯了法,受到处罚罪有应得,君王为什么如此痛哭呢?”禹回答说“在尧舜时期,人们都以尧舜仁爱之心为心。现在我为国君,人们却以他们自己的私心为心,所以我感到很伤心。”《书经》上说“百姓如果有罪,那就是我一个人的错。”《梁书•王僧儒传》“解网禽,下车泣罪。”后常用“下车泣罪”作为颂扬封建统治者的“仁政”之辞。

许昌古称“许”,源于尧时,高士许由牧耕此地,洗耳于颍水之滨而得名。东汉建安元年八月(196年),曹操至东汉京都洛阳迎献帝,暂都许都许县(今河南许昌东),汉朝末代都城。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8767.com 奇事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