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张继是哪个朝代的?在什么情况下写下了枫桥
奇事网网摘要网站奇事网小编据网络最新关于“张继是哪个朝代的?在什么情况下写下了枫桥夜泊【图说】”资料整理发布相关内容!
张继的《枫桥夜泊》,相信你一定是很熟了。翻看了很多关于这首诗的解读,不能说人家的观点是否有偏颇,是否能够真正代表张继当时写诗时的深意。诗之于人,在于有感而发,似乎没有我们所认为的确切意愿,只是表达了他当时的一种心境和情绪罢了。你怎么理解,都是对的。就象听交响乐,乐曲想表达的是一种情绪和情感的宣泄,具体意境和意思的表达只有自己知道。所以有音乐老师说,你怎么听都行。
可是,就是这样“你怎么理解都行”的一首诗歌实实在在的流传了一千多年。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把当时的文化历史背景先摆摆清楚。
张继其人
历史上关于张继的生平竟然也会产生歧义。
一种说法是张继,字懿孙,襄州人(今湖北襄人)。也有说张继,字懿孙,南阳(今河南南阳市)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肃宗至德初前后在世。襄州和南阳本就相近,历史上关于这两地的争论还真的不少(既然出生地和生卒年不详,就是时间老人给了我们可考的空间和理由)。
据可考记载,张继家世代是诗人。唐代开元年间(公元713至741年)科举名落孙山,而于唐玄宗天宝(公元742至755年)十二载(公元753年)中进士。大历(公元766年至779年)末,入内为检校祠部员外郎。又分掌财赋于洪州。大历末(公元779年),夫妇军殁于洪州。张继有诗集《张祠部诗集》一卷。
在唐代诗人中,张继不算大家,也不是名家,宋人叶梦得《石林诗话》记载其诗在南宋时仅存三十多首。《全唐诗》中,只存四十余首。《枫桥夜泊》是他最著名的诗,作于天宝十五载流寓苏州时,这首诗被选入高仲武编选的《中兴间气集》,后又选入《唐诗三百首》。高仲武评张继诗“员外累代词伯,积习弓裘。其于为文,不自雕饰。及尔登第,秀发当时。诗体清迥,有道者风。”“比兴深矣。”其事迹见于辛文房《唐才子传》。
寒山寺
据《吴郡图经续记》、《吴郡志》等典籍的记载,寒山寺寒山寺亦称“枫桥寺”,创建于南梁?天监二年(公元502—519),初名叫“妙利普明塔院”,至今有1500余年的历史,可谓是千年之古刹。宋嘉佑中改赐名“普明禅院”。寒山寺的前身是“妙利普明塔院”。顾名思义,该寺最初只是供养妙利普明菩萨舍利的一个塔院而已,其规模不是很大。但其地处枫桥繁华区,又位于运河的要塞,为南北客必经之道,在当时影响颇大。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仍称枫桥寺(孙觑《枫桥寺记》)。
元代开始叫寒山寺,元顾仲瑛、汤仲友等诗均题名为寒山寺。其后明、清、民国至今,一直均沿用寒山寺之名。之所以古寺改名为寒山寺,一是为了拓建伽蓝;二是为了纪念、追踪寒、拾之遗风。据明?姚广孝之《寒山寺重兴记》载“唐元和(今注当为贞观)中,有寒山子者,不测人也。冠桦皮冠,着木履,被蓝缕衣,掣风掣颠,笑歌自若,来此缚茆以居。暑渴则设茗饮,济行旅之渴。挽舟之人,施以草屩,或代共挽。修持多行甚勤。寻游天台寒岩,与拾得、丰干为友,终隐入岩石而去。希迁禅师于此创建伽蓝,遂额曰‘寒山寺’”。
和中国的纷争历史一样,寒山寺也在历史上经历焚毁和重建的几个反复。元朝末年,寺、塔均一并毁于战火。清末,寒山寺经重修扩建至今。
苏州古运河
隋代开凿的大运河,以京都洛阳为中心,东北抵涿郡,东南至余杭,全长2500公里。唐朝时,对运河作过一些修整。大运河的开通,改变了中国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一个南北东西全方位的大水网,两岸日渐繁荣,城镇增多不断扩大。中心城市苏州,处于江南运河的中心位置,航运繁忙。
江浙地区在南北朝以前一直是较为落后的地区,直到隋朝初年仍然处于“火耕水耨,食鱼与稻,以渔猎为业,虽无蓄积之资,然亦无饥馁”的原始农耕状态。
地处江南运河中段的苏州城,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城,大运河开通后,随着交往的扩大,到唐朝时已迅速发展成工商繁荣、名扬天下的江南大都市。枫桥镇是运河进入苏州的码头,来往船只都停靠于此,成为苏州城外的新兴市镇。现在我们看到的上塘河,其实原来是古运河的一部分。
张继所在的唐开元时代,正是苏州的古运河最发达,水运最繁忙的时候。而枫桥一带商业也极为繁荣,商铺和客栈林立。
写枫桥夜泊时的张继
其时的张继处在落寞失意当中,有情绪积压心中无法排解,在夜里听得钟声,于是有感而发,致成千古诗文,不能不说是有时代的影子,也有很多其他的客观因素。
现在一般的传言说,枫桥夜泊是在唐开元年间所写,在这个期间,张继多次科考都未曾及第。于是失望落寞之际,来到苏州游玩消散,当晚夜宿枫桥。当时苏州已是寒冷季节,数年寒窗苦读,想想也是无法轻易入睡的。这个时候,却突然听得附近寒山寺的钟声响起。空旷夜之钟声,想来也是非常清脆的,这样的钟声正如一剂良药,顷刻间荡涤了张继的灵魂。于是,届时已经心境超然的他,提笔写下了那首千古绝句。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诗
在唐代诗人中,张继不是大家,《唐诗品汇》把他的七言绝句列入“接武”一级中。这首诗被选入《中兴间气集》,题目是《夜泊松江》。以后历代诗选,都收入此诗,直到《唐诗三百首》,使这首诗成为唐诗三百名篇之一,传诵于众口了。《全唐诗》在此诗下注云“一作夜泊枫江。”可能这一段吴江又称枫江。北宋仁宗时宰相王珪罢相后住在苏州,写了张继的这首诗刻在石碑上,诗题由“夜泊枫江”而成为“枫桥夜泊”。
让人玩味的是,张继之后,历代题咏枫桥的名家逾二十人,诗逾四十首,但却没有一人一首能后来居上;张继之后,对他的诗进行考证猜度的名家无数,却没有一个人能改变早已刻印在芸芸众生心中的那四句诗。“寒山寺”仿佛成了张继的寺,“枫桥”仿佛成了张继的桥,那钟也仿佛只为张继一个人响着。
夜半钟的风习,虽早在《南史》中即有记载,但把它写进诗里,成为诗歌意境的点眼,却是张继的创造。在张继或以后,虽也有不少诗人描写过夜半钟,却再也没有达到过张继的水平,更不用说借以创造出完整的艺术意境了。
其时的寒山寺
唐代杜牧有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其中苏州占去很多半,而又尤以寒山寺为冠。那时便有“先游寒山寺,后游姑苏城”的说法。寒山寺在唐代重建之初,“寺当山水之间,不甚幽邃,来游者无虚日”(见《寒山寺志》)。可见其时寒山寺已经是很有名的旅游地了。
寒山是中国历史上最神秘、奇特的人物之一,集隐士、疯汉、道士、高僧等诸多身份于一身,其诗的风格,直追陶渊明,今《四库全书》中有寒山诗集二卷;胡适的白话文学史中,对其诗也是推崇备至。
就是寒山寺有了这样的文化底蕴,才使寒山寺借由唐代繁荣的诗歌文化,得以“诗以寺兴,寺由诗名”。
张继诗与寒山寺相辅相成
一个落榜的才子有感而发的一首小诗简简几笔把苏州描绘得美伦美幻,寒山寺更是诗名震天下,引得海内外的人士都闻诗而来。可想而之,此诗的魅力就不言而喻了。
让人玩味的是,张继之后,历代题咏枫桥的名家逾二十人,诗逾四十首,但却没有一人一首能后来居上;张继之后,对他的诗进行考证猜度的名家无数,却没有一个人能改变早已刻印在芸芸众生心中的那四句诗。“寒山寺”仿佛成了张继的寺,“枫桥”仿佛成了张继的桥,那钟也仿佛只为张继一个人响着。
张继、《枫桥夜泊》、寒山寺,一组完美的结合!如果你到寒山寺品诗赏景,千万别忘了仔细聆听和品味那空旷悠扬的钟声,因为在这里钟声伴随着诗韵已经流传千载了!
张继诗与钟声文化
张继诗的核心是钟声对于人心灵的洗礼,这正好又应和了佛教与儒家文化中的淡泊理论。
佛教说,人生无常,祸福相依,一年之中有108种烦恼,而寺院当以“晓二时鸣一百零八声,以觉醒百八烦恼之迷梦”。又说,众生“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生”。这是钟声文化对人心灵洗涤的描述。
儒家文化说,“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孟子语,谓之开塞)。又说“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闇于大理”、“生活本源犹如山蹊,空空如也(子罕)”。
看来,张继正是在钟声中消解了烦恼,得到了某种意义的解脱,从而才能够于“唐玄宗天宝十二载中进士”。
这种钟声对于人们的价值于是越加具有了现实的教育意义。于是乎,“历代题咏枫桥的名家逾二十人,诗逾四十首”。而姑苏城(那时还叫平江府)和寒山寺更是声名远扬。
寒山寺的“钟声”不光在中国流传,甚至传到了国外,连日本的小学课本也载有张继的诗。寒山与拾得的“和合”精神,被后人尊为“和合二仙”;因为寒山寺的钟和诗碑也发生了很多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