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女儿国艳遇之谜,玄奘其实是个偷渡者?
奇事网网摘要网站奇事网小编据网络最新关于“唐僧女儿国艳遇之谜”报道资料整理发布相关事件细节!
《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述他西游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及传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等。《西游记》即以其取经事迹为原型。,历史上的玄奘其实是个偷渡者吗?
玄奘在女儿国真有艳遇吗
在《大唐西域记》里记载了一个小国“此国境北大雪山中,有苏伐剌拿瞿呾罗国(唐言金氏)。出上黄金,故以名焉。东西长,南北狭,即东女国也。世以女为王,因以女称国。夫亦为王,不知政事。丈夫唯征伐田种而已。土宜宿麦,多蓄羊马。”如此魔幻般地描绘,似乎应为苏巴什城北的天山山脉中。当时女儿国是个弹丸小国,《旧唐书》记载其面积说“(东女国)境东西九日行,南北二十日行。”南北长不过22天的行程,东西长9天行程而已,“人庶万余落”,也就是只有几万人。
今人记忆里的女儿国国王形象,因《西游记》而定型为娇艳如花的绝色女子。实际上,女儿国的国王不仅不貌美,还不年轻,更没有猪八戒眼中那般让人惊艳,“说甚么昭君美貌,果然是赛过西施”——女儿国的国王其实是德高望重的老太太。由史料可知,当时女儿国的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形态处于母系社会,女性充当着家庭的主宰者。家中财产的分配及大小家庭事务,也基本由家中年岁最长的女性主宰。而且,在唐朝时,女儿国曾被收服,女儿国国王多次遣使到唐朝廷朝见,女儿国的国王也被册封为“右监中郎将”、“左金吾卫大将军”、“银青光禄大夫”等官职。例如唐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十二月,东女国国王遣子献方物,唐中央册封其国王为“左金吾卫大将军”,赏赐帛八十匹。
玄奘是否到过女儿国?这是长久以来争论不休的话题,有人说玄奘是到过女儿国的,只是逗留的时间很短,也没有什么艳福,没邂逅什么艳遇,只是在雀离大寺讲经,及考察当地的社会风貌和地理概况,大概为时一个月。吴承恩的《西游记》中,唐僧师徒一路西去,饱赏人间世态炎凉,经受妖魔磨难百般,仅有一处美女诱惑,师徒撞入西梁女国,女王动情色邪淫戏,唐僧意志备受考验。“第五十三回禅主吞餐怀鬼孕,黄婆运水解邪胎;第五十四回法性西来逢女国,心猿定计脱烟花;第五十五回色邪淫戏唐三藏,性正修持不坏身。”这几回书中说到唐僧途经西梁女国,和猪八戒一起喝“子母河”水,肚子渐渐鼓起,已经怀孕将会生子……如此艳说女儿之国,留下多少扑朔迷离,女儿国王貌美如花,引得世人羡慕三藏,梦想自己邂逅艳遇,庆幸玄奘不解风情!
还有人说“玄奘并没有到过东女国,而是到了这个国家的附近,听到很多关于这个国家的传说。”因而在《大唐西域记》里才有了玄奘对东女国的记载“此国境北大雪山中,有苏伐剌拿瞿呾罗国(唐言金氏)。出上黄金,故以名焉。东西长,南北狭,即东女国也。世以女为王,因以女称国。夫亦为王,不知政事。丈夫唯征伐田种而已。土宜宿麦,多蓄羊马。气候寒烈,人性躁暴。东接吐蕃国,北接于阗国,西接三波诃国。”其描绘可谓魔幻一般。
唐僧的取经之路注定是一条无法回头的不归之路。自从踏上漫漫征途的那一天,他已经不再是他,他必须放弃自己的思想,放弃自己的情感,一步步向既定目标艰难跋涉。在自身坚定的取经信念之外,犹如他给孙猴安了紧箍咒一样,他自己也同样被安了紧箍咒,他已经没有选择。跌跌撞撞地踏入了西凉女儿国,这片宁静的温柔之乡,不曾想,却邂逅了人生中唯一的一段刻骨铭心的情缘。”
女儿国的国王是否一直是女性在担任呢?非也。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开始由母系社会慢慢过渡到父系社会,男人不再只是“种地和打仗”,国王的性别曾发生过变化,开始有了男子当国王的现象的出现。《新唐书》就有记载说“后乃以男子为王”。虽然男子当国王了,但男女比例依然失调,还是女多男少。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状况的发生呢?据说是因为水质的原因。女儿国里河流不少,《西游记》里那条能让男人怀孕的子母河据说就是现在的库车河。库车河的水真的能让男人女人喝了都能怀孕吗?不是,如果是的话,不知道会有多少家治疗不孕不育的医院倒闭,库车河的水只是呈碱性而已。当时女儿国的人们常喝这条河的河水,因而改变了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导致妇女生出来的孩子女多男少,性别失调。
玄奘其实是个偷渡者?
关于护照,历史上一个传播甚广的故事是“伍子胥过昭关”。伍子胥逃避追杀,想脱楚入吴,因为没有通行证,在吴楚交界的昭关受阻,一夜忧急交加,头发尽白。
到唐代,“过所”制度更为严格,凡到各地进行贸易或其他活动的商人等都要持过所,否则便是非法通行,要受到缉拿。申请人万一丢失过所,就要被拘押扣留,查清身份后再酌情处理。无过所者将被视为“私度”,被查获就要治罪。
在护照研究专家范振水看来,中国唐代的出入境管理制度,接近1000年后的现代出入境、边检和海关查验制度。来自北非和西亚各国的商人,在唐境内外“安全、自由”地通行,与唐代国力的强盛和中外交通的活跃有关。
唐朝最有名的偷渡者,当属赫赫有名的唐玄奘。历史上玄奘通西域,身上没有通行证件,一路混迹于商客队伍中,有数次几乎被中国守关的士兵射伤。
《西游记》中说,唐僧师徒一路行经西域各国,第一等要紧事是请官家在唐王签发的护照——通关文牒上,盖印押花。类似的“倒换通关文牒”情节与当下我们所说的签证——对方领事官员在持照人护照上面签字盖章的做法十分接近。
范振水认为,《西游记》里的描述反映的很可能是作者吴承恩所在的明代时期通行证的使用情况。如果他的猜测属实,中国的签证(批示)发明要比国际早3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