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揭秘古人得了近视眼该怎么办
奇事网文章要介绍“古人得了近视眼该怎么办【图文】”,内容是奇事网小编在网络上精心整理的,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雍正赐我两眼镜,不是赐给我的,是赐给当时的云贵总督高其倬的。雍正在高的折子上批谕说赐你眼镜两个,不知可对眼否?我读到这条史料的时候,当时在卡片上随手写下了以下几个字眼镜是个稀罕物,贵人才配戴眼镜,古人近视怎么办?
眼镜在那个时候绝对是身份的象征。15世纪中期,这种西洋玩意儿才传进中国。普通老百姓是戴不起的,故而皇帝当作好东西赐给大臣。我在看电视剧《刘罗锅》时,那个罗锅好像也戴了一副眼镜,还有根链子缀着;《铁齿铜牙纪晓岚》里,张铁林扮演的乾隆也是一天到晚地扇子摇摇,东串串,西转转,戴着墨镜装酷。那可都是数一数二的人物哪,我好像没见过古代的影视剧中布衣百姓戴眼镜的。《说岳全传》中的大奸臣张邦昌是个近视眼,官位那么高,还没眼镜戴,估计当时肯定没什么措施。
最让我困惑的是,古人患近视怎么办?这个问题困扰我不是一天两天了。后来又拿这个问题问了不少人,许多人说我是闲吃萝卜淡操心,替古人瞎担忧,你自己戴着眼镜就行了呗。可我仍然不屈不挠。双休日的一天,就这个困惑和陆地同学极认真地进行了探讨,说来议去,得出了如下两个结论
一是古人患近视眼的概率不多。为什么?他们没有电脑,不用一天到晚盯着屏幕看;他们没有游戏机,不用担心孩子在网吧里几小时甚至几天不出来;那时的学生读的书没有现在的学生多,以前只有四书五经,一本《论语》要读好几年,现在却是每学期十多门几十门课,连一个小学生的书包都有十来斤重;那时也没多少人读得起书,书香门第毕竟少,没有书读自然不太会近视了;以前的书都是大字,虽然没有什么标点,但字号大,而现在小小一本书却有数十万字,那些报纸的字更小,密密麻麻几十版甚至上百版;以前的书没有现在的好看,现在什么书都有,有的还很吸引人,白天不敢读或者读不完,晚上在被窝里继续用手电照着读,几个晚上下来,那些孩子的脸上就多了一副眼镜。一句话,我们现在的眼睛太累,太累,眼睛的负担太重,太重,不近视是不正常的,近视才是正常的。
二是古人患了近视也没有办法。概率不高不是没有,由于遗传、职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古人还是有不少的近视眼,这从一些史料和笑话中也可以看出。明代有人作了一首嘲讽近视眼的诗是这样的“笑君双眼太稀奇,子立身旁问谁是?日透窗棂拿弹子,月移花影拾柴枝。因看画壁磨伤鼻,为锁书箱夹着眉。更有一般堪笑处,吹灯烧破嘴唇皮。”老眼昏花,到处磕磕碰碰,只能在云山雾罩中过一生的近视眼形象在这首打油诗中已经栩栩如生了。要是现在,除非是极少极少的顽固近视,一般说来都不成问题,两块玻璃或树脂,不管是有形的还是隐形的,都能使你的视野更上层楼。你看看现在的广告,非常庞大的治疗近视眼产业每天都在召唤已经近视或者即将近视者。
讨论中,眯着双眼的陆地同学突然冒出一个新想法。他说,从第二个结论看,李白、陆游及许多诗人都是近视眼,只是人家没有发现,他们自己也不说。我说,何以见得?他说,有诗为证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不是近视眼,明月光怎会看成地上霜?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路都差点找不到,不是近视眼又是什么?
我一听他的高论,立即决定下周我们就去配眼镜。 雍正赐我两眼镜,一定要对他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