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揭秘李秀成亲供手迹是真是假文
奇事网文章要介绍“李秀成亲供手迹是真是假(图)【图文】”,内容是奇事网小编在网络上精心整理的,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1864年7月,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革命在其都城天京(今南京)被湘军攻破以后,宣告失败。忠王李秀成保护天王幼子突破重围后,在城郊被湘军俘虏。来吧据悉在囚室中,李秀成写了洋洋数万言的《自述》,供认自己参加太平天国的历程。李秀成的自述完成之后,曾国藩命人誊抄一份上报军机处,而李秀成的亲笔原稿则被曾国藩私下保留了下来。
那份誊抄的文本由九如堂刊刻行世,而被曾氏保留下来的原稿则藏在曾家, 由曾国藩的后人保管,外人无由得见。因为九如堂刻本《李秀成自述》是经曾国藩删改过的,所以人们都很想知道李秀成的原稿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可惜在20世纪40年代之前,除了曾家后人,谁也没有见到过真迹。于是人们不禁猜测李秀成亲供手迹到底有哪些内容呢?这份材料到底是真还是伪?
1944年,在广西通志馆工作的吕集义先生,几经周折, 终于在曾国藩老家湖南湘乡见到了李秀成的手稿,并据此出版了《忠王李秀成自述原稿校补本》,以增补原来的九如堂刻本。根据这份材料,专家认为,《李秀成自述》应该是真的。,从字迹来看,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藏有李秀成的亲笔28个字,是当时参加审讯李秀成的庞际云保存下来的,笔迹鉴定专家认为,这28个字与“自述”上的字应该是同一个人所写。
,从内容来看,“原稿”将金田起义到天京陷落这14年的每一个过程和细节都描述得非常清楚,曾国藩恐怕捏造不出来。而且,“原稿”在称谓上多遵循太平天国的制度,这也不是曾国藩所能知道的。,从语言上看,“原稿”里用了很多李秀成家乡广西滕县的方言,决非曾国藩这个湘人所能伪造。于是,“原稿”是真迹的观点在很长的时间里似乎成为定论。
20世纪60年代初,台湾世界书局影印出版了曾家所藏的这批“原稿”,这样一来,见到李秀成自述原稿全貌的, 就不是一个两个人了。随之而来,相反的意见也就出现了。许多史学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这份“原稿”并不是李秀成的真迹,而是曾国藩伪造或删改后,让人模仿李秀成的笔迹炮制的。模仿别人的笔迹,古已有之,曾国藩要这样做,并非难事。
从文献本身看,破绽不少根据其他史料,李秀成是每天写若干页交给曾国藩的,总共写了9天。按理说,每天写的一页一般总要空几行或几字, 可“原稿”上每一天都写满一页纸、一行字,这就不像是逐日写成的。还有,“原稿”的字数和记载的字数相差很多。据记载,李秀成共写了5万字,而“原稿”只有3. 3 万字。还有1万多字到哪儿去了呢?
如果是被曾国藩撕毁了,那么,“原稿”的内容应该是不相衔接的,,“原稿”却是前后内容完全相连的。再有,“原稿”的用词该避讳的时候不避讳,不该避讳的地方却避讳了,如果偶尔笔误,可以理解,而“原稿”在这方面的笔误却多得离奇。凡此种种,让人们相信“自述”是伪造的。
那么,曾国藩为什么要对这份“自述”动手脚呢?最引人注目的一种猜测就是,李秀成可能在原稿里以种族之见说动曾国藩,其时汉人已握实力,满人积威已替,李秀成可能劝曾国藩反清,自己做皇帝。
这种猜测并不是空穴来风。曾国藩的湘军攻陷了天京后,力量变得空前强大。而清朝的“中央军”已经被证明是不堪一击的。 以曾国藩当时的力量,推翻 满清,自立为皇帝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曾国藩的手下也多有劝他反清的。据传曾国藩的部下彭玉麟曾写密信给他,问“东南半壁无主,老师岂有意乎?”吓得曾国藩面色都变了,急说不成话,不成话,雪琴(彭玉麟)还如此试我,可恶!可恶!”把信撕碎搓成团,吞下肚去。据此可以推测,李秀成也可能劝说曾国藩自立为王。
对这样招引杀身之祸的东西,曾国藩要把它销毁得干干净净,以便死无对证。据说曾国藩的家人后来曾说过这样一件事曾国藩的外孙女曾广珊曾在闲聊中讲过 “李秀成劝文正公做皇帝,文正公不敢”的话。
关于李秀成自述真伪问题的两种意见其实可以结合起来,就是说,李秀成的确是写了自述材料(这可以说明为什么材料中有细节、有方言等捏造不来的东西),但曾国藩也对其动了手脚(这可以说明有关文献与事实不符的现象),删除了他觉得有危险性的内容,并为了掩饰这一事实而让人重新抄写了“自述”。这就造成了“自述”真中有伪, 伪中有真,真真伪伪,真伪难定的情况。
假如这一假想可以成立,那么关系到的是李秀成的名誉问题。劝曾国藩为帝,对李秀成来说,意味着他还牵挂着反清大业,说明他虽身陷囹圄,其志未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