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女皇武则天勾引李治用这等手段【图说】

考古发现 2023-12-10 10:30www.178767.com考古发现

奇事网网摘要网站奇事网小编据网络最新关于“女皇武则天勾引李治用这等手段【图说】”资料整理发布相关内容!

公元649年7月10日(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唐太宗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此时身为唐太宗才人的武则天才仅仅25岁,大好年华在身。随着李世民的一死,武则天的黑色日子来了。

李世民是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皇帝,可惜他死得太早了,如果他能活到七十多岁,贞观之治还能延续二十多年。不过,这也没李治和武则天什么事了。李世民死得早,其实怪他自己。自从东征高句丽回国后,他感染了风疾,风疾就是血管类疾玻此病如果通过正规途径治疗兴许能好。

可李世民有病乱投医,他迷上了道士们炼制的一种丹药,以期长生不老,他甚至还向从印度取经归来的玄奘法师求教长生不老之术。这一切都是自欺欺人,他不仅没能长生不老,反而加快了死亡进程。李世民病情危重后,群臣考虑皇宫地气太重,不利于休养,便建议在长安以南的终南山修建一座翠微宫。

 可住进这座宫殿后,他的病情反复发作。从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四月开始,他把李治调到自己身边陪侍。,在李世民身边陪侍的,还有武则天。

没过多久,李世民的病情突然加重,他感觉自己活到头了,就急忙把宰相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召到翠微宫,作为托孤大臣交代后事。五月二十六日,伟大的皇帝李世民走完了他传奇的一生,在位23年,享年52岁。

李治即位后,忙得像打仗似的。一方面,他要办理父亲的丧事;另一方面,他要处理一大堆军国大事。这些事情,他都很陌生,需要紧忙学习,紧急处置。对于军国大事,他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和放松,因为父亲留给他的是一个举世无双超级大国,他必须高举父亲治国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父亲仁政爱民的重要思想,深入落实以德治国观,把大唐

设成为一个高度富强、文明、发达的封建主义国家。

李治即位后忘情李世民闭上了眼睛后,长孙无忌立即安排禁军护送李治先回宫稳定局势,然后他亲率大队人马护送李世民的灵柩回京。两路人马都抵达长安后,才昭告天下皇帝驾崩。五天之后,李治在太极殿即位,他就是历史上的唐高宗。

李治一头扎进繁忙繁重的政务事务中,就把武则天忘到了九霄云外,更忘记了他当初对武则天的承诺。这可苦了武则天,李世民死后这些天来,她简直是度日如年。以前,她期待这一天,因为这一天就是她的出头之日;但她也害怕这一天,因为她担心李治到关键时刻不信守诺言,那么她一切的一切,都将随着进入寺院的那一天起化为乌有。

现在,她害怕的事情终于发生了。通过这段时间的等待和观察,她发现李治变了,变得很理性。伤心归伤心,但武则天仍对李治抱有一丝幻想。因为按照惯例,皇帝去世后,那些未育的嫔妃并非全部入寺为尼,个别才智德行卓越的,是可以破例继续留在宫廷的。

如像那位把李治养大的薛婕妤,她其实是唐高祖李渊的婕妤,李渊死后,她并没有入寺为尼,而是被李世民返聘回来当太子的奶娘。李世民之所以返聘她回宫工作,就是看中了她卓越的才智德行。这也很好地说明了是金子到哪儿都会发光的道理,薛婕妤是个人才,她混得不错。

有薛婕妤这样的例子,武则天坚信自己也能被李治返聘。且不说她才智过人,品貌出众,仅凭她和李治之间的私情,李治也一定会把她留下。更何况,李治曾向她作出过承诺。武则天的如意算盘打得很有理由,但她还是失算了,因为李治整天除了忙还是忙,在他的记忆中,过去的那段情,那个承诺,似乎没有过。

这年八月,眼看着李世民就要下葬昭陵了,望眼欲穿、度日如年的武则天,还是没能等到李治的任何消息,她不禁绝望起来。伴随着李世民的下葬,武则天也迎来了她人生最黑暗、最迷茫的岁月。因为她没有被李治留下来,而是随着李世民其他未育嫔妃进入了位于长安西南的感业寺为尼。

武则天走了,李治会作何感想呢?其实,李治并没有忘记她,并没有忘记自己对她的承诺,他不是那种忘恩负义、言而无信的人,他也想把她留下来,但他暂时不能这样做,因为他有难言的苦衷。

武则天进入感业寺后,被剃掉了头发。可怜那一头秀美的青丝啊,如今却被那无情的剃刀整得灰飞烟灭。她顿时失去了昔日的风采,望着那清一色的面无表情的尼姑们以及那被高墙围堵的阴森寺院,她的心跌到了谷底。巨大的现实与心理落差,让武则天许久都没能缓过神来,毕竟这件事对她打击太大了。

尽管寺院再三要求尼姑看破红尘,远离世俗,但武则天来自于滚滚红尘之中,她怎能轻易忘却红尘中事呢?但这里是她当前的归宿,她只好接受现实。有道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命运如此安排,总有它的道理,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吧。武则天的思想发生了这样的转变后,就打算当一天尼姑念一天经。

刚刚允许游客入窟参观的洛阳龙门石窟特窟看经寺,可能开凿于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武则天主政时期。一代女皇为何钟情洛阳龙门石窟?龙门石窟研究院石窟研究中心主任路伟向记者讲述了诸多鲜为人知的史实。

唐高宗至武则天时期,洛阳实际担负起了都城角色,唐高宗曾经七次东幸洛阳,就食东都。武周时期,武则天改东都为神都,洛阳是当时全国的统治中心。位于洛阳近郊的龙门石窟因其佛教文化内因和特殊地理位置,成为最高统治者的皇权展示场、情感寄居地和佛教信仰的载体。

据专家考证,武则天以皇太后身份垂帘听政时,就利用御用文人、佛僧为其登基称帝制造神学舆论和祥瑞感应。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8767.com 奇事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