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吴王夫差盉(图)【图文】

考古发现 2023-12-10 10:30www.178767.com考古发现

奇事网文章要介绍“吴王夫差盉(图)【图文】”,内容是奇事网小编在网络上精心整理的,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盉,通说为盛酒器和盛水器。流行于商代至战国,主要用途是盛水以调酒。基本造型为圆腹,带盖,前有流,下设三足或四足。商周时期,盉口大,腹深,流直,多作分档式袋足或柱形足,商代足则多做成空心。春秋战国时,盉口变小,腹部扁圆,流往往做成弯曲的鸟头或兽头状,蹄形足较为常见,有的蹄形足做成动物形象。许多盉还加上弯曲的提梁,并用环索连结盉盖与提梁,造型轻盈秀巧。

关于盉的用途其实也是争论不止,王国维的《说盉》“盉乃和水于酒之器,所以节酒之厚薄者也。”“盉之为用,在受尊中之酒与玄酒和之而注之于爵。”郭沫若《长安县张家坡铜器群铭文汇释》“金文盉从禾者,乃像意兼谐声。故如《季良父盉》,字像以手持麦秆以吸酒。”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盉,调味也。”即是用于调和酒味浓淡的器物,为调酒器,而非一般的盛酒器。但考古资料表明盉又常与盘配合使用,有研究者认为应为水器。究竟属何类抑或二者兼有,目前学术界仍有不同意见。

吴王夫差盉就是今天的主角,它成于春秋晚期(公元前6世纪上半叶-前476年),高约27.8厘米,口径11.7厘米,腹径24.9厘米。整个盉通体上下都由龙纹进行装饰,表明了它出身高贵,应该是春秋时期的宫廷用具。吴王夫差是中国春秋末期的吴国君王,是吴王阖闾的儿子。流传至今,有关他的历史实物已是少之又少。吴王夫差盉,就是两千多年前吴王夫差遗留下来的唯一一件青铜酒器。

整个器物上最突出的是盉的弧形提梁,采用了一个龙的造型,提梁内部是中空的,由无数条小龙相互纠缠交结而成,这被称为透雕交龙纹。盉的腹部呈扁圆形,圆口深腹。盉表面上也饰有变形的龙纹。腹的一侧有一个短而曲折的龙头流,圜底下置三个兽蹄形足,足的上部是变形兽面纹。整个器型极为规整而优美。

之所以叫吴王夫差盉,原因是上面刻有一句铭文,它不仅标志着此盉的身份,更揭示了两千多年前这位君王的一段情感故事,铭文为“吴王夫差吴金铸女子之器吉”,不难理解吧?大意是吴王夫差用诸侯敬献给他的青铜,为一位女子铸了这件盉。

这女子是谁?这就是博主为什么选择这件盉着重介绍的目的,因为这隐藏了一段秘密和传奇。由于她来自民间,所以要隐去她的名字。学界有人说该女子就是鼎鼎有名的“西施”,是真是假?博主倒宁可相信它是真的,为的是守住历史悲剧后面那一点点浪漫和情调。引用别人的一篇博文中关于该盉的评论文字——

红颜出水,其力量之大可以沉鱼,亦可使王者之尊吴金之贵皆如粪土,那是怎样的一种力量。当江山消隐在秋波撩人中,生命真正变为私有,参悟了纷争与讨伐皆是无味,唯此一渔一樵红袖添香方是生命化境,究竟算不算颓废志浅?

商纣自焚,夫差落败,李煜仰药,这样的结果不是不能避免,只是他们都逃离了宿命赋予的天职,而以一个真实的人的方式存活于世。

夫差选择了西施。我宁可相信在夫差姑苏台自刎之后西施是被丢弃入水,也不愿相信那个泛舟湖上共同归隐的传说。我宁可相信西施是个聪明面孔笨肚肠的美丽痴情傻女人,也不愿相信她是冷酷版的王佳芝瞬间忘掉多年情,如果和范蠡双宿双飞确有其事,那么我为这个女人感到悲哀。

就像我为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感到悲哀一样。

而迷离悲情的葬心之恋,只有夫差和凯撒知道,只有这个沾染过胭脂血英雄泪的盉知道,现在它放在上海博物馆的青铜馆里面,独自在古磬清响中吟唱着着谁听不懂的诔文。

葬心之恋,无人知晓。而茫茫今生——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8767.com 奇事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