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南阳发现人面马身虎纹鸟翼造型的石兽【图
奇事网文章要介绍“南阳发现人面马身虎纹鸟翼造型的石兽【图文】”,内容是奇事网小编在网络上精心整理的,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山海经》神兽“英招”安定四海
百度“石雕英招”,网上无材料无图可查,似乎无形中印证了其他地方无此造型石雕之说。单说“英招”,《山海经·西次三经》里有记载“槐江之山……实惟帝之平圃,神英招司之。其状,马身而人面,虎文而鸟翼,循于四海,其音如榴。”可见英招为神兽。
跟随张晓刚步入武侯祠汉代文化苑,视线刚扫过一圆形廊门,一座近1米高的人面兽身石雕便跳入眼帘。“这就是英招”,张晓刚指向石雕胸前的一块佩锁,“雌英招”三个刻字依稀可见,饱满的额头,圆圆的眼睛,厚实的耳垂,上扬的嘴角,若不看奇异的身翼,俨然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太太模样。穿过小径进入北院,同样的马身虎纹鸟翼,刻着“雄英招”三字的石兽则“英气勃勃”,剑眉、卷曲的鬓发、发号施令般张开的大嘴,无不彰显着雄性的力量。
“比照造型,山陕会馆里的石兽英招小而精,仅能通过嘴部分辨雌雄,地包天儿像老太太的是雌性,下巴耷拉像老头儿的是雄性。市博物馆里的英招雌雄形象更细腻,视觉反差较强。”张晓刚说,据《山海经》记载,英招不仅帮天帝看管花园,还巡视安定四海,参加过几百次征伐邪神恶神的战争,是保护世代和平的水中神兽,在石雕艺术中的出现表达了人们安定美好的祝愿。
博物馆“英招”源自琉璃桥“水怪”
绿荫掩映下的厅院,英招的身旁还坐卧着四尊大小相仿、造型各异的青石石兽,张晓刚说这六尊石兽其实就是琉璃桥“三奇”之一的“石雕水怪”。
《南阳地方史志》载,琉璃桥位于南阳老城区东南隅河街南端的古桥,横跨护城河上,创立于明代中叶,清康熙二十九年和道光十九年重修过,是当时北京通往云贵川的驿道。张晓刚回忆,“琉璃桥的南头是琉璃阁(也称奎章阁),上面还有凉亭,桥的东侧为温凉河、梅溪河、白河交汇处,琉璃阁码头是南阳当时最大的深水码头,商贾云集,一派繁华。提起琉璃桥的‘三奇’,很多上了年纪的南阳人都知道指的是鲁班石、镇妖宝剑、石雕水怪。”
“文革破四旧时,市博物馆为了保护石兽避免损坏,将琉璃桥六尊‘水怪’移至武侯祠保管。”张晓刚说,除了这对人面英招胸前刻有名字,其他四尊石兽都无名可查,长相似狮非狮,有两尊也有鸟翼,其中一尊石兽身上还背着一只子兽,爱意融融。到底它们名归何处,还有待考证。
水陆码头雕石兽铸就“全国唯一”
作为南阳最繁华的水陆联运码头之一,南阳工艺最精湛的桥梁,如今的琉璃桥被污水、垃圾包围,桥上的镇妖宝剑不知去向,龙头和龙尾也斑驳残损,它的辉煌过往和历史印记也只能通过这六尊石兽追述沧桑……
10年前,张晓刚站在琉璃桥上,为这些石兽寻根。抚摸残存的石基底座,他惊喜地发现6个底座刻有的文字依稀可辨,“静波安澜”、“云游四海”、“输通水道”、“分离水道”、“文曲水星”、“武曲金星”,“这或许就是六尊石雕水怪的功能吧,石匠将其安于桥上,表达了人们祈盼河水安稳不泛滥、航行安全、获得更多财富和知识的美好愿望。”
“为什么英招石雕山陕会馆有,琉璃桥有,南阳‘全国唯一’,就不难解释了。”张晓刚笑说,社旗赊店在古时为南北水旱运输枢纽,琉璃阁又为明清南阳最大码头之一,这一交通地位奠定了会馆、桥梁会将“水兽祈福”这一元素融入建筑;南阳又有蒲山青石这样好的石料,还有从“汉画”就可见功力的能工巧匠,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融合在一起,或许就创造了“南阳唯一”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