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山韦岗遗址发掘 凌家滩文化内涵新收获

考古发现 2023-12-10 10:31www.178767.com考古发现

(神秘的地球)据中国文物报韦岗遗址位于安徽含山县铜闸镇大马村韦岗组东南,2011年春在进行凌家滩周边区域系统调查时发现,南距凌家滩遗址约2公里,是一处包含新石器时代、汉代、唐宋—明清三个时期的岗地型遗址,文化堆积分布较散,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2013年9月因建设凌家滩考古遗址公园的连接公路需从遗址南侧穿过, 10月中旬至12月初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线路涉及的遗址东南边缘部分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实际发掘面积226平方米。清理灰坑15个、沟3条、陶片堆2处以及一批柱洞。

本次发掘区的文化堆积较厚,西侧的TG1最深约2.4米,包括新石器时代、唐宋——明清两大阶段的堆积,各自厚1米多;东侧的TG2、TG3最深约1.7米,以新石器时代为主,另有较薄的汉代堆积。

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发现为一条较大的沟状堆积(G3)。该沟平面为长条形,呈西北—东南走向,在TG2西北角处拐弯向北。已发掘长约19米、宽约5米的一段,上部距地表约0.5米,底部西高东低,距地表约1.5—1.7米,横剖面呈弧形,底部稍平。G3直接打破了生土层,应与遗址最早使用期。在沟内发现了丰富的遗物和部分遗迹,包括陶片堆两处和一批柱洞。陶片堆均用碎陶片、红烧土块、石块有意铺成,其中陶片堆2位于G3偏西位置,叠压在沟底之上,明显较周边堆积致密而硬,平面呈长条状分布,方向与G3走向一致,类似道路一般,长约6.7米、最宽约1.3米,陶片大小不一,均较破碎,可辨器形有鼎、豆柄、盘口沿等。在该陶片堆的东侧尽头,发现一批柱洞共有近百个,分布也与G3走向一致。单个柱洞平面均近圆形,直径在8—60厘米之间,深浅不一,多数较深,最深的达0.8米左右,部分有倾斜但方向无规律。柱洞的形成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打入土中,另一种事先挖坑后再埋柱。陶片堆2和柱洞有明显的衔接关系,均在G3底部呈长条状分布,其功能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8767.com 奇事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