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期外币真多:墨西哥银元“鹰洋&rdquo
前不久,轰动了全国的毒疫苗时间,让全体国人在为止愤慨的,更是感慨作为老百姓,连基本的消费都如此困难。因一些怪现象所引起的消费困难并不是现代人的专有,在时期更是严重。
虽然说现代人出国,到银行兑换外币是一件在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这个不经常发生的货币兑换业务却在民国一段时期内普遍存在,以至于每天上街买东西,人们都要先行兑换货币。这究竟是怎么了?为何在民国时期会存在这样的奇怪现象?
生活在民国初期,你会发现,有时候需要把手中的银两兑换成银元,有时又要把银元兑换成铜元,再或者把铜元兑成制钱,把制钱兑成钱票,再兑成银票、钞票等等。每天出门都时刻要准备着把自己手上的钱兑换成其他货币。
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民国初期,市面上流通的货币种类非常多。以五四运动之后的北京为例,市面上主要流通着“袁大头”、“孙大头(印有孙中山头像的银元)”、墨西哥银元“鹰洋”、英国银元“站洋”、清末时期流通的“龙洋(印有通宝的银元)”等货币;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地方流通的货币,比如两广地区铸造的“毫洋”、四川政府铸造的“厂洋”等。
当时,如果你要在北京买一些大宗商品,可能会用到当时的硬通货——元宝,这些元宝多为十两一锭或者五十两一锭;在小额交易中,还能见到铜钱的身影。相比这些金属货币,在当时还能见到不少纸钞,包括各大钱庄、各大银行、地方政府发行的各种货币,数量不少于数十种。
这种现象出现之后,很多在当地叫得响的货币,到了外地也许就如同废纸一般。如同刚刚提到的四川军政府铸造的“厂洋”,在云南、贵州、四川省都叫得响,在北京却花不出去;而在东北和蒙古地区流通的“奉票”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之后,在北京的市场上依旧花不出去,如同废纸一般。
拿吴虞的日记记述的故事为例,有一次自己为了搬家,竟然兑换了好几次货币;又如,1922年的时候,蔡元培、胡适、周作人等在北京吃一次饭,也要为了付饭钱,付小费兑换几次货币。可见,当时生活在那个时期的人们,每天出门购物真的像生活在国外一样。
,在当时的中国,像银锭那样的硬通货,在任何地方都能花的出去,甚至在国际贸易中都被认可,它的价值太高,使用的地方往往都是大宗商品的交易,一般买个日常用品,就算你拿出最小的银锭,商贩把所有的零钱都找给你都未必能够。由此可见,在民国的时候,很多老百不愿意出门逛街,一来世道太乱,而来兑换货币太过于麻烦,甚至可以说麻烦过出国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