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晋最流行的清谈:类似于现代社会的高级沙龙
清谈如同现在的心灵鸡汤,在士大夫的“朋友圈”发疯似地流传蔓延。一方面是因为关在儒学的屋子里太久了,死板沉闷,透出僵尸的味道。突然窗户打开,吹来了一阵清新之风;另一方面,可以忘记现实的苦痛,在麻醉中得到暂时的快乐。
清谈是两晋的特产。哪个人不会清谈,就像现在不会打高尔夫球一样,进不了上流社会。名士们举办高级沙龙,活动主要就是清谈。
清谈到底是什么呢?
一般都是谈哲学问题
先来说说清谈的形式。
人数两三个、七八个或者十几个,很随意,大家高兴就凑一起。
地点陋室中、树林里、山坡上、溪水边,哪儿舒服就在哪儿。
时间不分白天黑夜,只要觉得爽,通宵也可以。参与的人比玩网络游戏都来劲,像打了鸡血似的,越说越亢奋,毫无倦意。
内容多是哲学问题。比如“世界万物生于有,还是生于无?”“一个人听了音乐会高兴或者悲伤,那么高兴、悲伤是源于音乐、还是源于人本来的心情?”
曾问殷浩眼睛可以看到各种形象,那么这些形象是进入眼睛了呢,还是没有进入眼睛?
,主题本身并没有固定的答案,就看谁观点新奇,从的地方“刺出一剑”,又能不着痕迹收回来,让人大呼过瘾。
过程一般人多的时候,开始会,但往往其中有两个绝顶高手,来回辩论,相互驳斥。其他人就都插不上嘴了,变成的听众。
类似于现在的 “说话达人秀”综艺节目《奇葩说》,由马东主持,请蔡康永、高晓松、金星等人担任嘉宾,多个选手分成两派。每期规定一个主题,比如“好朋友的恋人出轨,你要不要告诉好朋友?” “婚后遇见此生爱,要不要离婚?”等等,然后两派唇枪舌剑,看谁更犀利、更机智。
清谈缘于儒家的没落
那么清谈是怎么来的呢?最直接的原因是文人对儒家的仰崩塌了,道家填补了心灵的空虚。
时,,思想是自由的。上台后,“,独尊儒术”。儒学变成“主科”,成了进入官场的敲门砖。其他学说都成“副科”,不用参加全国“统考”,读多了没什么作用。
儒家的主导思想是社会是有病的,读书人要立志成为拯救天下的“医生”,良方是“仁”和“义”。到了末年,贪污受贿盛行、国家糜烂不堪,卑鄙无耻的人做大官,正直有学问的人被排挤,甚至被砍头。
大夫们越来越困惑读这些“破”儒学经典有什么用?难道为了当官就可以不要脸?曾经的精神支柱轰然倒下。
道家不失时机“插足”进来,轻声地问你心中有烦恼吗?是想不开吗?那是因为你没有放下。人生的痛苦和快乐,都是来源于你的内心。心是苦的,人生便如;心是甜的,人生处处都是曼妙风景。
如同现在的心灵鸡汤,在士大夫的“朋友圈”发疯似地流传蔓延。一方面是因为关在儒学的屋子里太久了,死板沉闷,透出僵尸的味道。突然窗户打开,吹来了一阵清新之风;另一方面,可以忘记现实的苦痛,在麻醉中得到暂时的快乐。
于是道家思想开始兴起,西晋有两个出名的“大师”,叫何晏、王弼,他们的秘密武器是三本书《庄子》、《》、《周易》,合称为“三玄”。他们为这三本书加上自己的注解,到处做宣传,称为“玄学”。
“清谈”开始粉墨登场。
清谈内容的变化
“清谈”一开始既谈“儒”,也谈“道”。后来专谈“玄学”了,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道家和儒家,最早并不是势不两立的“仇人”,而是“你中我有,我中有你”。两者有共同点他们都认为老天有他自己的规律,如果符合这个规律,就是正确的,称为“道”。
不同点在于儒家认为,人要通过老师的指点、再加上自己的刻苦学习,才能找到“道”,主张“有为”;道家认为,人只要顺应自然,清心寡欲,什么都不要争,就是“道”,主张“无为”。
就像教育小孩一样,儒学认为他要天天学习,才能找到真理;道家认为,玩是小孩的天性,小孩想玩就玩,管他干吗?一开始双方有交叉。那就是教育也要符合小孩玩的天性,主张“寓教于乐”。这样,儒和道就融为一体了。
大名士,是清谈的高手,他问阮修老庄和儒学有什么不同呢?
阮修说将无同。
这三个字意思是恐怕是相同的。王衍非常赏识他的这句话,就任命他为曹掾,相当于在官署里担任一个差事。阮修也被称为“三语掾”。
变成了“慢性毒品”
后来二者分道扬镳,儒者成“正人君子”,道者成“放荡”。
司夺权后,一半人跟着升官发财,就力挺儒家,主张“入世”;一半人是的忠臣,不愿意和司马氏合作,但说多了又怕被杀头,力挺道家,主张“出世”。
“出世”有两个显著的变化一是行动上,为了表达内心的不满,与传统彻底决裂,变得乖张怪异,、天天喝酒,调戏女人等等,或者像个乞丐、精神病,像个行为艺术家;
二是说的话让人听不懂,,高深玄远。他们的格言就是莫谈国事。
于是他们躲进山林,不问世事,似乎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说的话从理论到理论,为一个词的意思绕来绕去,清谈变成专谈“玄学”了。
到了东晋,清谈更加盛行。原因就是北方的名人逃到了南方,狼狈不堪。但又放不下臭架子,跑到了南方人地盘上,还担心南方人看不起。
没钱又没势,怎么办呢?唯一剩下的就是高深莫测的玄言,其实就是“装逼”,让别人觉得他们还是贵族,还是“高大上”。他们相互标榜,形成风气。其中谁突然说出一个新的观点,思路奇特,就成了众人的偶像。
庾亮曾去拜访周顗,周顗说您喜悦些什么,怎么忽然胖起来了?
庾亮说你又忧伤些什么,怎么忽然瘦下去了?
周顗说我没有什么可忧伤的,只是清静淡泊之志一天天增加,污浊的思虑一天天去掉就是了!
一时广为传诵。
清谈一开始有积极意义,后来就和“五石散”一样,是个慢性毒品。刚吸让人,但天天沉湎其中,变得萎靡不振,形销骨立。而且这些人不干实事,又瞧不起的,完全是银样蜡枪头,绣花枕头,没有实际作用。
清谈和另一个词是“难兄难弟”,那就是“误国”。说西晋亡于清谈并不过分。
在司马昱执政时期,清谈派势力很大,也是清谈高手,但内心非常鄙视这些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