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保卫战战役过程:中日部队双方实力悬殊
1937年12月1日,江阴要塞失守。4日,日军完成了对南京东面的包围。这样,南京的第一道防线江宁、牛首山、淳化、汤山、龙潭之线已暴露在敌军面前。1937年12月9日,南京南郊秦淮河畔炮声连绵不断。日军以坦克为前导攻克高桥门,向光华门进逼。夜色中的光华门上,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导总队第一旅第二团团长谢承瑞上校望着远处一言不发。此时已不用言明,每一个士兵都知道,大战就要来临。
10日上午,日军占领大校场的通光营房,炮轰光华门。谢承瑞团长指挥部下依托城墙坚决还击,并将战况向教导总队总队部汇报。总队长桂永清中将命令,炮兵团立即入城,设阵地于明故宫,支援谢团。炮火中的日军依然不断冲锋,至下午三时,已推进到护城河一线。晚八时,一支十余人的日军敢死队冲入光华门外城城门洞内。谢承瑞团长向在午朝门督战的桂永清总队长建议火烧日寇。获得批准后,谢团长亲率士兵运送汽油到外城箭楼。半夜时分,将汽油灌进城门洞并投下火种。霎时浓烟滚滚,枪炮声声。火还未熄,谢团长命令打开城门并率领一排战士反击。城门洞中的日寇不是被烧死就是被击毙。光华门阵地安然无恙,而谢承瑞团长冲锋在前,被火焰灼伤。受伤的谢团长撤回阵地后又一次向巍然屹立的光华门望去。他保住了光华门,但他不知道就在不远处的通济门,71军87师259旅旅长易安华少将已经以身殉国。
通济门的战事是在10日下午爆发的。城墙在炮火中倾颓,259旅的将士们与日军殊死搏斗,终因缺口太大,阵地失守。259旅喘息未定,71军军长王敬久的电话就打到了前线指挥所。命令259旅和261旅迅速恢复原阵地。易安华旅长手持军令,没有半点犹豫就叫通了261旅旅长陈颐鼎少将,相约黄昏反击。尽管他清楚,他的部队已在几个月前的淞沪会战中大伤元气。黄昏来临,暮色中的滚滚硝烟使得天空愈加昏暗。攻击的信号升空,易安华旅长亲率一个加强团向东北方向的敌阵穿插。陈颐鼎旅长率261旅两个加强营由北向南猛攻。日军前锋被夹在城墙和259、261旅出击部队之间,易、陈二部又被夹在日军前锋与日军后援之间。混战之中,只听得到枪声和喊杀声。战至深夜,突入之敌被全部消灭。但易安华旅长头、腰、臂受伤多处大量失血壮烈殉国。年37岁。
11日,日军的进攻重点转向中华门外的雨花台。负责防守雨花台的是右翼阵地88师262旅和左翼阵地88师264旅。从9日到11日,雨花台阵地不断受到日军的进攻。262旅和264旅凭借地形殊死抵抗,寸土未失。日寇的进攻在11日达到最激烈的程度。日军的攻势在源源不断的增援下丝毫未减,雨花台守军的伤亡越来越大。262旅旅长朱赤少将和264旅旅长高致嵩少将手中再也没有一兵一卒可供投入战斗,而且他们没有任何援军。战斗进行到12日凌晨,伤亡惨重的守军依然牢牢控制着雨花台。日军暂停了进攻,调集重炮和飞机轰炸262旅阵地。炮火越来越密集,山上的工事在轰炸中成为废墟,坚守山岗的262旅将士们一批批阵亡。炮声停止后,蜂拥而上的日军步兵再也没遇到抵抗。守军262旅全军覆没,旅长朱赤少将殉国,年37岁。此时?264旅的坚守更加艰难。日军在炮火的支援下已冲上阵地,与守军短兵相接。混战持续到下午,枪声和喊杀声逐渐停息。264旅阵地失守,旅长高致嵩少将阵亡,年39岁。
雨花台失守,日军取得了制高点,继续向中华门进攻。至12日,守军74军51师302团团长程智殉国。但中华门守军依然死战不退。下午5时许,南京卫戍司令长官部召集各军师长开会,司令长官唐生智下令撤退。撤退令下达后,各军师长大多未回部队,只是打电话将命令下达后就各自跑掉。失去了指挥的撤退转瞬间就成了溃退。守军各部纷纷退向挹江门,形势大乱。清凉山宪兵指挥部,宪兵副司令兼首都警察厅厅长肖山令少将命令分散在各处的宪兵、警察部队集结撤退,身边只留下宪兵教导团的两个营维持撤退秩序。等到肖山令完成撤退的善后工作到达江边时已是深夜。此时,还有成千上万的士兵在望江兴叹。肖山令果断命令大家寻找一切可利用的东西,迅速过江。在他的指挥下,散兵们扎起木筏开始渡江。突然,中山大道上响起了密集的枪声,日军已追了上来。肖山令见敌军来势凶猛,便指挥未过江的散兵向两侧撤退,自己亲率宪兵掩护。最终殉国。年35岁。
当时组织上给周惠年的生活费,每天只有四个铜板,一月仅一块多大洋。四个铜板,在上海也就够一副大饼油条钱吧,可她要维持一天的生计,以至入冬了,她还靠几件单衣御寒。
有人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萧劲光少年时期就酷爱军事,初次出国留学便主动选择了军事专业,参加了排长班的培训学习。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大革命高潮中,他如愿以偿地投笔从戎了。使他没有想到的是,穿上军装的那天,他不是排长,更不是士兵,而是将军正师级职务,中将军衔。
晚年,萧劲光曾与人戏言“当了一辈子兵,提了两级军衔从中将到大将。”
1925年,随着国共合作的实现,日渐沉滞的国民革命出现了新的局面。全国工人运动中心之一,有“小莫斯科”之称的江西安源,工人运动空前高涨。萧劲光从苏联留学回国后,在党组织的安排下来到安源,担任了路矿工会俱乐部游艺股股长。尽管这一工作不太符合酷爱军事的萧劲光的意愿,但他仍然干得有声有色。
这年秋天,萧劲光代表安源党组织和工会到上海慰问罢工的工人刚刚返回,就接到中共湖南省委的通知,调他到广东工作。于是,他立即交代完工会的工作,再返上海,在上海港登上了南下广州的客轮。
此时的广州,是广东国民政府所在地、全国革命的中心。客运码头上,“打倒卖国军阀”、“打倒帝国主义”、“庆祝国民革命军东征的伟大胜利”之类的大标语,举目可见。萧劲光一下船就感到热浪扑面。他兴冲冲地跨下跳板没走几步,就被一个身材魁梧、举止洒脱的青年军人迎面截住“你是萧劲光?”
萧劲光一愣“你是--”那人一把抓过萧劲光的行李,干脆地说“没错吧?我是来接你的,走吧!”
几句交谈后,萧劲光才知道此人名陈赓,湖南湘乡人,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的秘书,是专门到码头来接他的。从交谈中,他还知道,陈赓也在长沙长郡中学上过学,是不同班的校友。
望着满街的大标语,萧劲光很振奋,遂问道“这次调我来,是不是来与你一起搞军事的?”他知道国民革命军正在东征,急于弄明白自己将要做的工作。
“差不多。过两天周主任会找你谈,先住下再说。”
在陈赓的带领下,萧劲光到东山中共广东区委机关驻地,向区委书记陈延年报了到。
周惠年初到上海,就住在中共负责地下交通工作的吴德峰家中。当时吴德峰、戚元德夫妇住在一起,表面上是一户阔绰人家,周惠年遂扮演老妈子的角色。
因为她初来乍到,需要有个熟悉环境的过程,并未承担多少在上海跑交通的工作。一家就是一个工作站,有许多杂务要处理,而且假戏必须真做,所以整天收拾房间、接待客人、买菜烧饭、洗洗涮涮,和真的老妈子也没太大的区别。
习惯于轰轰烈烈搞宣传鼓动、从事工运的周惠年,对此很不适应,何况在来之前她就提出过继续从事工人运动的要求。于是,她向吴德峰当面请求调换工作,要到工厂去。不料,遭到吴德峰的严厉批评"都到工厂去搞工运,机关工作谁来做?!革命工作每一项都很重要,都是必需的。共产党员,就应该服从组织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