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抗日:广西人当年是怎样对待日本侵略者的
我是土生土长的广西人,出去外地工作的时候,很多人都说广西人野蛮,古时也有人以“南蛮”之称,古时这么说是好理解的,因为难以征服嘛,只好用口骂了,过过嘴瘾,就像人类对羊和狼的看法,对前者是温顺好吃可圈养后者是蔑视和恐惧难以驯服,现在还这么说,那就是你太不了解广西的民风了。广西人自古就很凶悍,侠肝义胆,可能是与当地的环境有关,你战胜不了猛兽,就会自然被淘汰,所以造就了这样的民风。广西虽然很多地方偏远贫瘠,但对于金钱利益,一向清贫傲骨,虽然在日军占领广西的一年多时间里竟然没有一个伪军,连维持会这样的伪政权都成了不了,一旦让大家知道谁当了汉奸,全家人都抬不起头,当汉奸者会被民团杀死的。
爷爷生于1927年,日军侵入广西的时候他已经会下地干活了。那时候大人都跑到山里躲起来了,后来有汉奸到山里招安喊话,说皇军不杀老百姓,想当顺民的回去办良民证就可以了。当时下山的也有不少人,包括爷爷。日军招安是有原因的,因为军队需要给养,没有老百姓是不行的。爷爷那时候就14岁左右,由于饥饿,冒险到日本驻地徘徊,希望日本人吃完饭后有残羹冷次倒出来,被一个会点中文的日本后勤看见,于是被叫去帮放牛放羊,报酬是给每天的剩菜剩饭和一小块黄糖。后来爷爷每天都带回来剩菜剩饭,有时候日本人杀牛杀羊,爷爷还带回牛羊皮肠子和肺之类的,山上的人也不至于挨饿,有时候游击队也来吃,顺便问日本人的活动。爷爷说其实那时候日本人是不理会小孩子的,因为有军令在不允许随意杀人,以免老百姓逃跑和更多的反抗,其实之前杀了很多,造成他们本身给养困难,也找不到劳力。倒是伪军,伪军都很高大,专门欺负人,故意找茬,吃东西不给钱。很多人都笑说那时候广西德胜镇被五个日本人占领了。其实都不了解,日本人有五个是真的,那谁又知道有多少伪军吗。爷爷说那些伪军说的话都是半懂不懂的(应该是普通话,普通话和桂柳话差不多)。
在当地和日本人抵抗的主要是游击队,大部队已经撤离或者化整为零了。游击队大多都是当地人,也有国民党的部队,也是去当兵的当地人,有时候一个游击队里有国军也有红军,或者瑶族黑衣壮等少数同胞。当时瑶族同胞平时是不和其他民族同胞来往的,特别是汉族(因为历史上多次被“侵略”),族里要是谁穿了汉族的服装回家,那是进不了山寨的。后来由于出去读书的人多了,又加上日本的侵略,慢慢的就和其他民族融合了。游击队里真正当过兵的是很少的,武器自然也很落后,除了国军的中正,就是火铳了。火铳大都长一米五这样,黑火药,枪口填药,射程一般都30米,散射,都是清朝的技术。也许大家认为这样又什么威力,记得2013年有篇报道叫什么“候鸟迁徙之殇”,关于云南那里的,大家有兴趣可以百度看看。
因为有游击队,日本人经常被袭扰,招安也不成功,金钱都不管用,连派出去谈判的汉奸都被侵猪笼了,没有办法只好进山收缴。那时候我们这里大都是原始深林,不像现在那么都是点小树(大炼钢铁时给砍的)。游击队大多都是本地人,大家从小都是打猎务农为生,所以对地形都是清楚的,也行动自如。往往都埋伏在路两旁的草丛里,在对付日本人的时候,一般都是两人一组,两把铳和柴刀,等日本人路过靠近射程时候就突然开枪,一般都是开一枪就跑,另一把留着以防被追击。日本人被突然伏击一般都是立即趴下,而不是马上追击的。火铳照成的杀伤是很大的,如果人员密集的话那就是一枪伤多人,虽然不会全死,但肯定比死还难受。因为枪弹都是以钢砂,黄豆或者牛皮为主,何况在枪弹都被涂了老鼠药或者断肠草。一剑封喉之类的毒药了。最不人道的是黄豆和牛皮,因为都是被晒得极干的,牛皮是剪碎的,再涂上毒药,水是不饱和的以免枪弹发胀。当时没有防弹衣,日本人的军衣根本挡不住,被打中后,一般只进肉两厘米这样,虽然不深但却是致命的,黄豆和牛皮打进去后遇到水,不到五分钟立即发胀吸水,这样进弹口小里面大,而且还是毒弹,还不只是一处伤口,想挖出来必须切大创口,很影响战斗力的。那时候爷爷在日本驻地,经常听见日本兵的喊叫声,那是他们被这种弹打中了。也不知道当时日本人因为种弹死了多少,烧尸体一般都是晚上,因为他们是要带骨灰回家的,伪军都是土葬,在日本人走后都被当地人挖出来晒太阳了或者丢涵洞。有时候日本人还带狼狗进山,但也没有用,因为狗是怕老虎的,游击队于是收集老虎和狼的粪便,装在布袋里随身,狼狗嗅到味道就不敢向前了。日本人受到了打击实在没有办法,伪军也不知道是什么武器,还以为是什么先进的东西,于是找来翻译提出用三八大盖换,最终是两把三八大盖换一把火枪,日本指挥官看到火枪后把翻译的脸都扇肿了。
当时游击队里还有一个国军,当地人,枪法很好。有一次,中午4个日本军来查看地形,那时候正是中午,由于道路茂密就用军刀开路,军刀有反光被游击队发现。叫来这个国军,这个国军枪法很好,用三八大盖一枪就把戴望远镜的日本人干掉了,在枪响没有多久山下就传来很多枪声,剩下的那几个日本人也趁机背一个人下山了,后来才知道是一个指挥官,爷爷说在到日本驻地时候那个人还有呼吸的,但没有多久就不动了。当地还有一个叫阿旺的人,读过几年书,由于家贫当过矿工,烧过石灰,也烧得一手好菜。日本进村时候老娘被吓心胀病发死了,老爸被打中肩膀在山上没有药一个月后也死了,老婆日军和伪军调戏不从,被伪军用枪托砸死,哥哥一个是国军,一个是红军唯一的孩子也跟着哥哥躲山上。由于死了老婆,虽然本性木讷的他自然也下了山,因为会烧菜所以在日本人加餐时经常被叫去做菜。有一次,不知道是日本的什么节日,反正要做很多菜,他也被叫去了,在炒菜的时候有个提刀的日本人,爷爷说应该是个官,进厨房尝菜,因为南方人喜欢辣那个日本人又吃不了辣的,于是就给他几巴掌,嘴里还骂骂咧咧的,见阿旺木讷又胆小还呆呆的对视,于是又给了几巴掌还做抽刀的姿势。平时木讷的他瞬间爆发,抄起案板上的剔肉刀就砍,那日本人本身就矮,又想不到他会反抗,根本来不及躲闪立刻被砍刀喊几声就倒下了,阿旺仍发疯一样的砍,嘴里还喊“砍死你。砍死你”,阿旺被巡逻的日本宪兵用刺刀从后面刺死,尸体也被吊在村口的树上,身上全是血,吊了几天,还是他哥哥冒险接下来背到山上去了。
还有一个地痞,平时无恶不作的,日本人来的时候也上了山。有一次,日本又上山扫荡,有个日本军官,为了显示自己的威风,单个骑着马到前面去探路,正好被这个地痞发现,趁日本军官不注意的时候突然上前一把拉下马,两个人就这样滚打起来。地痞毕竟斗不过军事素质好的军人,很快他就体力不支,于是就大喊,埋伏在远处的游击队赶来,用大刀把日本人砍死了救了他。后来大家问他怎么敢一个人上,他说当时看到日本就一个人,而且不如他大块,于是就想去把日本人杀了要枪指挥刀,马去和游击队换钱花,没想到在把人家拉下马还没有来得及用刀捅就扭打起来了,而且差点丢了命。在文革的时候,他由于年轻时候作恶,但念他此一举,大家也没有为难他什么。在后面赶来的日本军队发现自己的指挥官遇害,于是把山里的一个山寨全部抢光,烧光,还好山寨人都跑了,没被杀光。
游击队还抓到一个日本人,有一次日军被国军伏击,有个日军走散,被游击队发现慌不择路陷到淤泥里去,被活捉了。大家没有像电视剧里那样优待他,毕竟他们是魔鬼。这个日军被绑在树干上,被一个瑶族的一刀一刀的割肉,当时很多人在围观,但没有一个人听见这个日军发喊叫,只是咬着牙流眼泪了,村里几个老人当时都在看,很震撼。
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爆发。甘肃虽地处祖国大西北,是抗战的大后方,但在国家民族危亡之时,仍有一批批热血男儿投笔从戎,奔赴抗日战场,杀敌报国。他们或奔赴陕北,投身八路军;或在民国时期省政府组织下从军入伍,随国民党中央军及西北地方部队开赴正面战场,同日寇血战。
从史料记载的情况来看,陇原男儿出征抗日战场,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参加八路军投身敌后战场的,其中也包括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参加了红军的陇原男儿;有在原西北军宋哲元、张自忠、吉鸿昌等部队的甘肃子弟,他们转战在喜峰口、忻口、台儿庄、枣宜等战场;有直接应征入伍,被分配到各个战场的;也有参加青年远征军的。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驻守甘肃、青海的马步芳、马步青部队被编入了抗日队伍序列,隶属第八战区东路军总指挥部指挥。1937年,国民政府调马步芳一个师开赴抗日前线。他们的序列编号为“骑兵第一师”。这支部队(后整编为骑兵第八师)习惯上被人们称之为“抗日骑兵师”,全师8000余人,以马彪为师长,赵仁为参谋长,马元祥、马禄、马秉忠分任第一、二、三旅旅长。全师官兵为甘青两省回、汉、撒拉、东乡、保安、藏等6个民族的健儿。
从1939年春到1940年5月,骑兵第一师驻守淮阳。1939年8月、9月间,马秉忠旅渡过颍河,常以“小骑群”的游击形式袭击淮阳一带的日军。不久马秉忠全旅人马渡河进驻宝塔孔庄一带,围困住淮阳城,并占领了淮阳城西关。日军从开封增调大批兵力,分乘一百辆卡车驱进,与驻淮阳的日军步、炮、坦克各兵种配合,大举进攻马秉忠旅河防阵地。马秉忠身先士卒,冲锋在第一线,不料一发子弹击中胸部,壮烈牺牲,年仅29岁。牺牲的还有李国勋营长、赵清心连长等。在这次战役中,骑兵第一师消灭日军官兵一千多人(俘虏日军数十人,均送交战区指挥部),马秉忠旅和马元祥旅伤亡共两千余人。这场战斗结束不久,日寇集中优势兵力向骑兵师驻守的阵地发动进攻。面对敌人的优势兵力,骑兵师被迫后撤。两百多名战士负责阻击,掩护主力转移,被日寇包围在河边,背水而战,直到弹尽粮绝,集体投河殉国。1938年后,骑一师在陕西东部、河南、安徽北部抗击日寇,直到抗战胜利后才返回甘肃永登等地驻防。
1937年12月,曾任国民党南京卫戍司令部教导团连长的甘肃兰州人朱龙,参加南京保卫战,率部防守水西门,日寇猛烈轰炸。朱龙手臂被击中,终因流血过多而昏倒,不幸被俘。14日,日军将朱龙及其他被俘军民押至江滩集体屠杀。朱龙幸免于难,深夜从尸堆中爬出,逃至江北西江口王家湾。在当地农民的照料下,数月后伤愈,但失去了左臂。1938年春,日军侵占江浦,国民党县政府组织地方武装开展抗日游击活动,朱龙欣然前往江浦,任县武装中队中队长。1940年底,他率队在高旺一带驻防。1941年1月4日,朱龙所部在反“扫荡”作战中被日军包围,与敌顽强作战,浴血拼搏,所部伤亡殆尽,朱龙举枪自戕,壮烈殉国,时年37岁。人们称他为“独臂抗日英雄”。江浦县将朱龙驻守的高旺镇命名为朱龙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