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预示革命新局面的开始
红军长征的胜利,是毛泽东战略思想的伟大胜利,是广大红军指战员英勇奋战的结果。它在革命史上有着及其伟大的意义
第一, 长征是历史的新记录,是世界上空前未有的。红军在长征途中,击溃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战胜人间稀有的艰难困苦,开辟了人民前进的道路。
第二, 长征是宣言书,它宣告红军师不可战胜的力量。在长征途中,国民党蒋介石妄图把红军一口吃掉。红军在毛泽东领导下,四渡赤水,佯攻贵阳,威逼昆明,击溃国民党军许多追歼部队。接着,又向北胜利前进。在长征中红军共击溃国民党军410个团和无数土匪、地主武装,占领五六十个城市,一路浩浩荡荡,所向无敌,是帝国主义和蒋介石的围追堵截遭到破产。这充分证明了红军是英雄好汉,是不可战胜的力量。
第三, 长征是宣传队,它在广大地区内宣告红军的道路就是人民解放的道路。红军不一支不可战胜的军队,而且又是一支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宣传队。红军在长征途中随时向群众宣传抗日道理和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尤其是红军进入大别山彝族少数民族地区时由于历史上造成的民族隔阂,以及反动派的造谣欺骗,曾受到彝族三个家族的袭击,致使红军长征一度受阻。红军便向他们宣传、解释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刘伯承还与彝族首领结拜兄弟盟友。此后,红军不但安然通过,而且在沿途得到彝族人民的帮助,有些彝族人民还参加了红军。红军的宣传,提高了人民的政治觉悟,使各族人民深切认识到红军是人民解放者,认识到只有跟着共产党走,才能获得真的的解放。
第四, 长征是播种机,他散播了许多革命的种子。红军长征中所经过的地区,广大人民群众英勇地向反动统治阶级进行斗争,组织革命武装,这都是红军长征散播的革命种子所获得的结果
长征的胜利是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它使全国人民对革命前途和抗日前途有了希望;长征的胜利促使抗日战争得以实现,也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长征的胜利,保存了红军的基干和党的大批优秀干部。特别是在遵义会议上形成了毛泽东在全党的市级领导地位,为共产党正确地领导人民革命到胜利奠定了基础。
“阳澄湖畔,虞山之麓,三九年的寒冬,36个伤兵病员,高举共产党的旗帜,在暗影笼罩着的鱼米之乡,埋着头流着血啊流着汗,辛苦地耕耘着被野狗蹂躏着的田园……”这首名为《你是游击兵团》的歌曲是新四军6师18旅52团的团歌。
1939年5月,新四军一支队6团团长叶飞按照支队司令员陈毅的命令,带领部队冲破日、伪军的封锁和国民党军队的限制,以江南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的名义,在当地党组织和人民抗日武装的配合下,从苏南茅山根据地出发东进,经无锡、苏州、常熟、太仓等地,直到上海近郊嘉定、青浦地区。东进途中,部队沿途袭击日伪军,炸毁敌占火车站和敌营房据点,切断铁路和电线,伏击敌运输车队等,不但打击了日伪军,而且扩大了我党和新四军的影响,部队很快从出发时的1000余人发展到5000余人,武器装备也得到很大改善。
新四军东进也引起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忌恨,国民党第三战区不断向新四军施压,频频挑起冲突。为顾全大局,新四军东进部队于1939年秋西撤,向苏北发展。
由于天气炎热,部队机动作战,战斗频繁,新四军西撤时在阳澄湖畔的常熟县一带组建了后方医院,先后留下了刘飞、夏光、黄烽、吴立夏、童袭予、梁玉贵、袁阿毛、章立、叶诚忠、陶祖全、张世万、谢锡生、赵林坤、华玉坤、曹德清、陈新一、褚学潜、彭海清、尹桂宝、王佑才、杨弟二、赵政山等36名伤病员。
他们在远离主力部队的敌后,依靠当地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掩护,一面医治伤病,一面与日、伪、顽军周旋。后方医院不得不经常转移,每到一个村庄,伤病员就被分散安排到群众家里,农家的客堂、厨房、牛棚、猪圈、堆柴草的小屋,湖中的小船等都成了伤病员的藏身之处,门板一架就是病床,蚊帐一挂就是手术间。每逢敌人“扫荡”,群众和医护人员就一起将伤病员抬上船,转移到芦苇荡中。敌人走了,伤病员又被接进村子。有时,伤病员被敌人长时间围困在芦苇荡里,不得不常常以芦根、鸡头米、小鱼小虾螃蟹等充饥。常熟县委、苏州县委和当地群众常常冒着危险,冲破封锁,为伤病员送来食品、衣裳和药物。有时来不及转移,党组织和群众就把伤病员和医护人员就地隐藏起来。医护人员则经常扮成当地老乡,为分散在群众家里的伤病员疗伤换药。在党组织和群众的掩护帮助下,伤病的指战员不但陆续恢复了健康,而且和当地群众结下了鱼水深情。
1939年10月,叶飞派杨浩庐返回常熟,传达了以伤病员为主体重建部队、坚持原地斗争的命令。1939年11月6日,以新四军伤病员为骨干的江南抗日义勇军东路司令部在常熟唐市附近一个村庄成立,夏光任司令,杨浩庐任副司令兼政治处主任,黄烽任政治处副主任,在苏州、常熟、太仓一带坚持抗战,东路地区的抗日斗争发展壮大起来。1940年2月8日,是农历正月初一过春节,部队在驻地――阳澄湖畔的阳沟溇与前来偷袭的日军展开激战,毙伤包括指挥官斋藤在内的日军数十名。到1940年4月,部队已发展到400多人。
这时,新四军三支队副司令员谭震林受新四军军部的派遣,率刘飞等到常熟领导苏南东路地区的抗战,并逐步建立了苏常太和澄锡虞两个抗日游击根据地,部队又一次迅猛发展,至1940年11月,部队扩大到3000余人。1941年2月,部队改编为新四军6师18旅。
为歌颂和纪念新四军36个伤病员,依靠人民群众,养伤阳澄湖畔,坚持敌后抗战的这段可歌可泣的斗争历史,在1957年建军三十周年前夕,曾任新四军18旅旅长、解放军第20军军长的刘飞将军,撰写了长篇回忆录《火种》,并把有关章节取名《阳澄湖畔》,在上海《萌芽》和江苏《雨花》杂志发表。同年,军旅作家崔左夫根据新四军伤病员和18旅的战斗历程撰写了《血染着的姓名――36个伤病员斗争纪实》。
1959年,上海人民沪剧团创作了现代沪剧《碧水红旗》。后来,受刘飞回忆录《火种》的影响,于1960年把剧名改为《芦荡火种》。1964年1月,沪剧《芦荡火种》进京演出。随后,北京京剧团将其改编为现代京剧《芦荡火种》。1964年4月27日,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董必武、陈毅、陆定一、邓子恢、聂荣臻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了京剧《芦荡火种》。随后,毛泽东也观看了京剧《芦荡火种》,并提议把剧名改为《沙家浜》。1968年,现代京剧《沙家浜》被拍成电影在全国各地上映。同一时期,现代交响音乐《沙家浜》创作成功并在全国各地巡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