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红军泪流满面:长征前最后一战牺牲万余人
横亘于长汀与连城交界处的松毛岭,海拔955米,该岭以东是连城、上杭、龙岩,以西是长汀、瑞金。
1934年秋,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进入最艰难的阶段,国民党50万军队向中央苏区推进,松毛岭成了中央苏区东线的屏障。
松毛岭之战,成为红军长征前在闽一战,在这座山岭,一万多名红军将士用自己的生命为中央红军实施战略大转移赢得了宝贵的集结和转移时间。
硝烟未散,红军便在松毛岭脚下含泪远征,美国著名作家斯诺在他的《西行漫记》中写道红军谈到它时,一般都叫二万五千里长征,从福建最远的地方开始,一直到遥远的陕西北部道路的尽头为止,其间迂回曲折,进进退退……
讲述 敌军穿皮鞋不会爬山 我们冲下去肉搏
松毛岭保卫战,一万多名红军将士和长汀地方武装战士永远长眠于山岭间。此役成为红军长征前在闽一战,《长汀县志》记载“死亡枕藉,尸遍山野,战事之剧,空前未有。”
“当年参加松毛岭战斗的人,基本都战死在岭上,有的一个连就活下一两个人,像我这样能活下来的,真是万幸。”历史需要讲述者,为了找到当年曾经参加过松毛岭战斗的亲历者,记者整整寻找了1年,在上杭县才溪镇一个偏僻山村里,91岁的老红军林攀阶第一次向外人讲起发生在1934年9月的那段往事,“那场战斗打得实在太惨了,不愿意去想,一想就要哭。”
投入松毛岭作战的国民党军第36师,和第87、第88师同样为第一批装备德械装备的部队,属于国民党中央军最精锐部队。
林攀阶回忆说,当时福建省军区派他去红二十四师政治部做宣传和保卫工作,第一次战斗是敌人到达连城朋口的温坊村,就在松毛岭附近。由于敌人行军疲劳、地形不熟,我们运用夜战近打,结果歼灭敌军一个旅。温坊战斗结束后不久,蒋介石派北路军总司令顾祝同于9月中旬飞抵龙岩,协助蒋鼎文部署进攻松毛岭,一场恶战拉开序幕。
1934年9月24日上午7时,松毛岭保卫战打响,敌军几个师团猛攻,天刚亮,飞机猛炸,迫击炮乱轰。我们只有发挥近战优势,使敌机发挥不了作用。敌军穿皮鞋不会爬山,我们猛冲下去肉搏,居高临下用机枪扫射,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满山都是死尸。我方也伤亡很大。战斗中,上杭才溪、南阳等地赤卫队纷纷支前慰劳红军。但随后,战斗更加激烈,战争更加残酷了。
敌军发疯一般一拨接一拨往上冲,打过来的子弹像下暴雨一样,从我们的头顶扫过来。半天不到,岭上的树都被打断了,山岭甚至被密集的炮弹“削”去了一层。红军的工事被严重破坏,战士们只能等敌人冲近阵地后,用步枪、手榴弹等轻武器一次又一次打退敌人的进攻,伤亡相当惨重,守在附近的一个排,傍晚不到就只剩下几个伤员,其他全部牺牲了。我们刚要去支援,敌人又冲了上来,“轰”的几声,伤员们拉响手榴弹,和敌人同归于尽。
说着,林攀阶眼角湿润了,他摆了摆手,“山上到处是尸体,血把土都染红了,太惨烈了……”说到这里,他说不下去了。
松毛岭战斗进行到第三天,林攀阶接到通知,撤到山下看守俘虏。红军长征后,他留在福建参加游击队。
祠堂前含泪告别 松毛岭不会倒!
松毛岭山脚下一处古朴的村落,就是中复村。1934年9月29日清晨,在松毛岭震天响的枪炮声中,数千名红军战士默默站在村中观寿公祠堂门前大草坪上,他们即将远行。
村里老人描述了那时发生的一幕刚从松毛岭撤下的红九军团在观寿公祠堂门前召开群众大会,大雨中,红九军团参谋长郭天民高声说“乡亲们,红军又要去执行新的任务,要转移到别处去了。我们走后,乡亲们要做好坚壁清野。”郭天民坚定地告诉村民“不要担心,红军还会打回来的!”说完,红军当场向钟屋村赤卫模范连、少先队发枪三百余支,还有一箱箱子弹。钟屋村区苏维埃主席蔡信书则含着泪说“我们是为苏维埃而战,松毛岭不会倒,松树倒了,明年春天还会长。向观寿公起誓,我们一定会回来的。”
当天下午2时,红九军团兵分两路,九团随军团直属队为一路,从钟屋村出发,经河田前往汀州城。七、八两团因松毛岭左侧唐古垴高地陷落,被迫重新参战,推迟一天出发。长征,就此开始……
中复村有一座古朴的廊桥,当地人把这座桥叫“红军桥”。七十多年前,村里的年轻人就是在桥头报名参加红军,而后跟随着部队开始漫长的征途的。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从此再没能回到故乡。
1934年底,从长汀、宁化等地,有21000名左右闽西籍红军战士踏上长征之路。当红军长征胜利抵达陕北时,闽西籍红军战士总人数只剩下3000余人,18000余名闽西子弟兵牺牲在长征途中。仅血战湘江一役,主要由闽西子弟兵组成的红34师只剩下140余人,近5000名闽西儿女在那里用生命护卫了主力红军继续长征……
恶战松毛岭万余红军牺牲
1934年9月底,国民党东路军第3师、第10师、第36师、第83师等6个师进攻松毛岭。在朱德总司令亲自指挥下,红九军团、红二十四师和长汀地方武装共三万余人,高喊着“保卫松毛岭,就是保卫汀州、保卫瑞金”口号,在松毛岭这块仅数平方公里的狭小山岭与数倍之敌展开7昼夜血战。
历史这样记载1934年9月24日上午,国民党36师、10师、85师分头向松毛岭发起全面进攻。28日,中革军委命令红九军团撤出战斗,转移到中复村一带待命。由红二十四师接替负责断后,该师战到只剩下了一人。福建军区随即动员新战士1600人,从长汀濯田开到中复村补充红二十四师,在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大部牺牲于长汀大同镇与古城镇交界的牛岭。
29日晨,敌人又向松毛岭发起新的进攻,还出动敌机十余架助战,下午2时许,左侧高地被敌夺占,形势十分严峻。红九军团七、八两团奉命重新投入战斗支援红二十四师,经过反复较量,终于夺回左侧高地。至此,松毛岭保卫战已整整打了7天7夜,一万多名红军将士在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在这次战斗中,国民党三十六师师长宋希濂被红军轻机枪击成重伤。战斗一直坚持到傍晚,终因敌强我弱,弹尽援绝,红军撤离阵地,松毛岭失守。
现在罗生门的主要用法是指每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编造自己的谎言,令事实真相不为人所知。经常用于各种新闻报纸标题。如“伊能静黄维德,娱乐圈中罗生门”,“车祸罗生门”“贾静雯婚变进入罗生门”等。
“罗生门效应”就是指人们因为主观的感觉会对同一件事产生不同的解释。
罗生门是什么意思?
罗生门是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所拍的经典电影。可是一般人只知其意思, 却不知其典故。
电影「罗生门」里主要人物有武士、武士的妻子、强盗和樵夫等四个人,事件真相是强盗见到武士的妻子秀色可餐,想占为己有,于是编了一套说词骗武士说某地有一处宝藏,邀武士一起去寻宝,武士就把妻子放一旁,跟随强盗去了。
走了很远的山路,强盗利用机会把武士绑起来,再回到武士的妻子那边强暴了妻子,再带妻子来到武士的面前,质问武士的妻子要从此跟着强盗还是跟着武士?
不料武士竟从此不要这个老婆了。强盗见武士不要他老婆,觉得没有竞争,他也不要那个女人了。武士的妻子觉得太没面子,就挑拨武士和强盗打起来,谁知两人比起剑,竟和一般地痞流氓打烂仗无异,都怕死且毫无剑法可言,搏斗间, 强盗幸运的杀死武士,这整个过程,都被上山打柴的樵夫看见了。
可是他趁大家都离开现场后,偷走了武士身上名贵的短剑。后来这伙人都被抓去衙门问话,每个人都有一套漂亮的说词。
强盗的说法是他很英勇的和武士比剑,赢得美人心。武士的妻子把自己形容成贞女烈妇。武士则透过灵媒自称切腹。唯一知道真相的樵夫则因偷了武士的短剑,始终不肯吐露真相,才在「罗生门」这处地方全盘托出。
「罗生门」的意义在于真相被扭曲、被模糊,但更重要的是,不管是强盗、武士、武士的妻子或樵夫,都是软弱的人类,只为了掩盖自己的错误。
某某的罗生门,就是某某为了掩盖自己的错误,做了种种错误的事情,就是所谓的用一百个谎言来圆一个谎言。
“罗生门”原为佛教禅经中的故事。后来佛教传入日本后,与日本当地传说融合,有了“位于人间与地狱之间的城门”的含义。“罗生门”本来在日文汉字写成“罗城门”,最原始意义是指设在“罗城(城的外郭,即外城)”的门,即“京城门”之意。由于古代日本常年战乱,尸横遍野。许多无名死尸,被拖到城楼丢弃,待年久失修,颓败之后,继而显得荒凉阴森。年积月久,在人们心中产生了阴森恐怖、鬼魅聚居的印象,故而有了“罗生门”是通向地狱之门这一鬼谈幻象之说。
到了现代,“罗生门”的词义进一步延伸。由于“罗生门”这一词诞生时便有“生死徘徊”的意味,故而后来演化成指“当事人各执一词,各自按自己的利益和逻辑来表述证明,又都无法拿出第三方的公证有力的证据,结果使得事实真相始终不为人知,事实结果一直在‘真相’与‘假象’之中徘徊,最终陷入无休止的争论与反复,从而无法水落石出,真相大白”的事件或状态,如“罗生门事件”。
罗生门效应的意思是,发生了问题,每个人都各执一词,又互相掩护,又推脱责任,又制造假象。弄得事实是什么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