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英国驻军日本疑云:为何这支部队被人遗
二战结束,美国军队进驻日本本土,其军队组成却值得玩味;占领日本的过程中,存在着哪些政治角力?澳大利亚、英国、美国之间各有算计。占领过程中的种种情形,也能折射出各国的国力对比
1945年8月,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正式同意加入10月份进攻日本本土的军事行动,日军看起来还会顽强抵抗,美国也希望盟国能在远东助其一臂之力。,8月15日,日本突然宣布投降,这使得进攻计划无需再进行了。
日本的突然投降,令还沉浸在欧战胜利的喜悦中的英国措手不及。除了在新加坡惨败之外,在远东,英军还尚未有大作为。为了能改善“大英帝国”的形象,也为了让英国能在对日占领中取得一定发言权,内阁决定令原本计划用于进攻日本本土的英军和英印军队参与对日占领。
不过,单枪匹马上阵显得过于凄凉,况且英国在远东还有一个小伙伴澳大利亚,跟美国一起挡了日军好一阵儿。叫上一起去,一来彰显英联邦的团结友爱,而来也别让澳大利亚跟美国走得太近。8月31日,英国首相艾德礼致电澳大利亚总理奇夫利,建议澳大利亚、英国、英属印度、加拿大和新西兰的士兵和战略空军部队组成英联邦占领军。出乎英国意料的是,澳大利亚不愿加入英联邦部队!澳大利亚政府发表声明,该国将独立参与对日占领,澳军将直接听命与盟军总司令。艾德礼只得为安抚澳大利亚,也使英联邦军队得以成形,更主要的是英国也不远在远东部署太多军队,艾德礼提议由澳大利亚人担任英联邦军队的总司令。英联邦军的主力还得靠澳军。澳大利亚也没想,自己这个昔日的流放地也可以翻身当司令,也就顺势下了英国给的这个台阶。
对其他国家派兵占领日本一事,美国一直较为抵触。美国的政策是完全控制日本。如果有其他国家的军队驻扎日本,有些事情毕竟做起来不太方便。加之美军进驻日本后,占领过程十分顺利,军方认为无需派遣过多兵力;,美国国内呼唤士兵回家的声势渐强,为缓和国内压力,借用他国军队的人力为美军服务也未尝不可。于是,1946年1月,美国同意由英军、英印军、澳大利亚军队和新西兰军队四方组成的英联邦军队在麦克阿瑟的指挥下参加对日占领(加拿大未参加),英联邦国家在日本的海军、空军也受美国指挥。美军第六军择日启程回国,英联邦军队将填补其留下的空缺。
澳大利亚政府代表英联邦指挥占领军,占领军由澳大利亚参谋长联席会议和美军第八军共同指挥,占领军司令与麦克阿瑟直接联系,首任司令为诺斯科特中将,司令部下属澳、新军队各一旅及英印师(英军一旅、英属印度军队一旅)。英联邦自此组成了和平时期的第一支联合部队,英国在此军队中的影响力并不大。
1946年2月8日,英联邦占领军抵达日本,司令部设立于吴港,开始接管美军防区。1946年春季结束时,英联邦军队已经接管了日本的地区(见注释)和四国地区,总部迁至江田岛,英军第五旅驻扎在高知一带。英国一直希望得到日本的某个商港以发展英日贸易,便看中了大阪和神户,美军不愿将其交予英国。
占领期间,英联邦军队进行了遣返非日籍劳工、建立军事法庭、维持治安、审查军国主义出版物、稽查非法入境者和参与交通线路重建等活动。但与美军不同,英联邦军队与日本平民的接触较少,士兵将占领视为军事行动,以征服者自居,对参与日本改革没有太大热情。英联邦占领军更像是为军事征服者,在日本起到的政治作用不甚明显。
由于前期准备不足,英国占领军中技术人员紧缺,装备维护十分吃力,加之英国国内经济状况未能好转,后勤保障和军费支持捉襟见肘。1946年10月,内阁在艾德礼的主持下决定从日本撤军,次年2月,英军陆续从日本撤出,8月印度独立后,印度士兵也撤退回国。1948年,新西兰军队撤离,自此,澳大利亚就对成为英联邦军队的主力。
在英国参与英联邦部队占领日本期间,英国外交部对占领军的政治作用不甚关注,甚至有些反感军队对外交的影响,但英军撤退时,外交部又反对撤退,认为撤军会损害英国的荣誉。外交部对占领军的评价不高,在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前提下,澳大利亚获得主导权使英国得不偿失。占领期间,英国也未能建立一个有价值的商港,对贸易的意义不大,反而加重了国内的经济负担。
跟罗马人一样,英国人跟各种各样的敌人交过手。他们也曾经被各种各样的敌人打败,包括美国人、俄国人、法国人、美洲土著、非洲人、阿富汗人、日本人和德国人。尽管是失败,但输给那么多形形色色的敌人也是有点荣耀的。
俗话说,胜利了众人邀功,失败了无人认账。但就英国而言,失败的祸根很多,有过于自信,也有种族歧视。
7000正规军向民兵投降
设想如果美国陆军的整整一个旅向塔利班投降该当如何,这或许就能让人明白1777年萨拉托加战役的重大影响了。在一支被欧洲专家斥为殖民地乌合之众的部队面前,英军7000人放下了武器。
这场战役原本就不该发生。对于一个欧洲大国来说,英军规模不大,要想制伏北美东部这么大面积的地区就更显得力量单薄。英国的优势在于拥有皇家海军,其战略机动性使英国能以乔治·华盛顿的大陆军望尘莫及的速度集合或转移兵力。
于是,本着一贯蔑视敌人的传统,英国在1777年秋决定长途跋涉深入北美内陆,此时海军已鞭长莫及。绰号“绅士约翰尼”的英军将领伯戈因带领7000人马从加拿大进军纽约州北部,在奥尔巴尼附近与威廉·豪率领从纽约市北上的另一支部队会合。理论上,这将把革命者的大本营与其他殖民地隔离开来。
不幸的是,英军指挥层跟他们的队伍一样各自为政。豪将军自作主张决定占领费城。伯戈因则勉强夺回了泰孔德罗加堡,却发现自己物资不足而冬天即将来临。他没有退回加拿大,却向阿尔巴尼挺进。与此,美方召集了1.5万名民兵,并得到华盛顿将军派兵增援。
经过在弗里曼农庄和贝米斯高地的两场小规模战役后,伯戈因部发现自己寡不敌众并被包围在萨拉托加,既无增援也无解围之兵。
1777年10月17日,“绅士约翰尼”投降,使他的部下免于在一场毫无希望的战斗中白白送死。而美国革命者则以战场上击溃英军的事实,说服了法国与羽翼未丰的他们结盟并对英开战,随后西班牙也仿而效之。世界历史役受到的影响不可估量。
非洲土著痛击精锐英军
被美国民兵打败就够丢人的了,但至少美国人论祖先和文化还算是西方的。那么,手持长枪铁矛的非洲土著肯定敌不过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英国军队吧?直到今天,这种印象仍贯穿于1964年的影片《祖鲁》中,在该片的罗克渡口战斗力,一小撮英军就击退了非洲勇士的“人海攻势”。
但在这之前的伊桑德卢瓦纳溃败,却粉碎了上述带有种族主义色彩的成见,在1879年1月22日的伊桑德卢瓦纳战役中,祖鲁人杀死了1700名英国正规军。英国入侵祖鲁兰地区,表面上是为了报复英国公民遇害,实则为了当地的消灭祖鲁王国,以创建一个南非邦联。
跟在萨尔托加一样,英国人鲁莽地置自己于死地。英国指挥官切姆斯福德爵士将1.5万人的部队分成3个纵队,认定此举可使英军包围祖鲁军团。切姆斯福德统率由5000人组成的主力纵队,在伊桑德卢瓦纳扎营,却未曾察觉5英里以外就有一支祖鲁部队。他不仅没有加固阵地,还把部队分割,将大部分人派去追赶所谓的祖鲁主力部队,而只留下1700人守卫营地。
但2万之众的祖鲁主力部队其实就藏在营地附近。当英国侦察兵终于发现他们时,祖鲁人发起进攻。他们在坚船利炮的工业时代挥舞着铁器时代的长矛和盾牌,但祖鲁人证明,即使在技术上处于劣势,组织严明、士气高昂、战术灵活的部队也能大获全胜。他们惯用的招数是“野牛之角”年纪较大的勇士从正面与敌人交手,年轻勇士则从两侧包抄发动袭击。这一战术屡次为祖鲁人赢得美名,之前是赢得了一个非洲帝国,现在则是大败英国人。
人们不能指摘皇家海军缺乏斗志。1941年5月“俾斯麦”号战列舰从德国驶入北大西洋的消息传来后,英国迅速做出反应。一艘德国战列舰在为英国补给粮食弹药的航线上游弋,那不是老虎进了鸡窝吗?
“俾斯麦”号是一艘大型战列舰,在1941年比大多数英美战舰都更新、更先进。在“欧根亲王”号重型巡洋舰的伴随下,它在任何一场战斗中都将是难以匹敌的。当德国人驶经丹麦海峡时,拦截这两艘船的是皇家海军的“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和“胡德”号战列巡洋舰。
“威尔士亲王”号建成不久,“胡德”号则是1918年一战期间下水的一代名舰。作为一艘战列巡洋舰,“胡德”号比战列舰速度要快,但装甲防护较差,根本无法对抗像“俾斯麦”这种现代化战列舰。
英国人没有等候增援,而是摆开作战架势。这是一场典型的主力舰之战,没有飞机或航母参与。不幸的是“威尔士亲王”号的舰炮出现故障,致使火力大减。但让这一天成为皇家海军历史上最黑暗日子的却是“胡德”号。在遭受德国人的一阵炮轰后,这艘战列巡洋舰爆炸,船上1300余人全部遇难。原因可能(但不能肯定)是德国人的一发炮弹击穿甲板导致弹药舱爆炸。
“威尔士亲王”3次击中“俾斯麦”号,但无可改变的事实是,皇家海军引以为傲的“胡德”号被击沉,而德国人活着扬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