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旧金山和会战败国日本将南海送越南内幕
为解决二战后日本领土及国际地位问题,1951年9月8日,包括日本在内的40多个国家在美国旧金山签订《旧金山对日和约》,并于第二年正式生效。越南在叙述其对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主权主张的所谓历史依据中,常常会言之凿凿地引用作为法属印支联邦越南国(保大政权)首席代表陈文友在对日和会上的一段话“必须果断地利用各种场合(时机)来遏制争执的根源,我们确认对斯普拉特里群岛和帕拉塞尔群岛(即我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的权利,这两个群岛一直以来都是越南的一部分”。之后,越南又将和会的这段历史夸大为旧金山对日和会无人反对越南代表陈文友的讲话,并混淆其继承法国殖民者移交的全部领土主权,声称收回了西沙和南沙群岛。
以免除日本战争赔偿为重要目的的旧金山和会,用种种借口将遭受日本侵略者蹂躏最为深重的和南北朝鲜排斥在和会之外。不属于东方同盟国的法国及其法属印支联邦,却在和会中要求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主权。但事实上,《旧金山对日和约》第2条第6款虽然写明“日本政府放弃对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的一切权利、权利名义与要求”,但并未标明归属越南国。况且,政府已经按照《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约定,于1946年接收了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旧金山和会忽视这个法律事实,极端不合公理及法律。
无权提领土要求
1940年5月至6月,在与德国交战的法国战役中,法军溃败,以贝当为首的法国政府(因将新政府所在地迁至维希,故称“维希法国”)向纳粹德国投降。1941年7月29日,日本和维希法国签署了《共同防守法属印度支那议定书》,根据议定书,日本将拥有越南南部重要的军事基地,包括军港和机场。在议定书约定下,日本完成对越南的军事占领。作为报答,日本承认维希法国在日本监督下的印度支那政权。盟军1944年诺曼底登陆后解放法国,维希政权宣告覆灭。
1945年3月9日,日本占领军迅速击溃并解除了印支联邦的法军武装。两天后,保大皇帝宣布脱离法国保护,恢复“独立”,成立“越南帝国”,并加入以日本为首的“大东亚共荣圈”。日本投降后,保大退位。 1948年6月,法国将曾经为日本傀儡政权的保大皇帝重新抬出,宣布他为越南的“立宪皇帝”,保大正式复辟,成为“越南国”国家元首。上述参加旧金山和会的陈文友,代表的就是这个政权。
,曾经沦为轴心国傀儡政权的维希法国、越南帝国,以及在东方反法西斯战争中没有做出过任何战争贡献的法国殖民者和殖民政权越南国,没有权利要求法国殖民时期侵占的西沙南沙群岛的领土主权。
德意志第一帝国是十二世纪到十三世纪的圣神罗马帝国。
德意志第二帝国是一战期间的德意志帝国(普鲁士统一德意志)。
德意志第三帝国是二战期间的希特勒统治的德国。
德意志第一,第二,第三帝国其实是希特勒划分的。
神圣罗马帝国,全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或日耳曼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是962年至1806年在西欧和中欧的一个封建帝国。早期是由拥有实际权力的皇帝统治的国家,中世纪时演变成承认皇帝为最高权威的公国、侯国、宗教贵族领地和帝国自由城市的政治联合体。
德国历史上的第一帝国是指公元962-1806年的神圣罗马帝国。962年神圣罗马帝国人们习惯上以公元911年作为东法兰克帝国向德意志帝国转变的开始,在这一年,法兰克公爵康拉德一世被选为国王,他算是第一位德意志国王。公元962年,德意志国王奥托一世在罗马由教皇加冕称帝,称为“罗马皇帝”,德意志王国便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这便是古德意志帝国,或称为第一帝国。 1806年,帝国被拿破仑一世推翻。
神圣罗马帝国(拉丁文Sacrum Romanorum Imperium nationis Germanicae)中世纪欧洲封建帝国。公元962年。德意志国王、萨克森王朝的奥托一世在罗马由教皇约翰十二世加冕称帝(962~973在位),成为罗马的监护人和罗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统治者。从1157年起,帝国被称为神圣罗马帝国,帝国极盛时期的疆域包括近代的德意志、奥地利、意大利北部和中部、捷克、斯洛伐克、法国东部、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瑞士。1806年为拿破仑一世所灭亡。 帝国统治者以罗马帝国和查理大帝的继承者自命,对外大肆扩张。11~12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同罗马教皇为争夺主教继任权发生激烈斗争,这不仅是争夺教会控制权的斗争,也是中央王权同地方封建分离主义势力的斗争。尽管如此,在整个中世纪,帝国和教会在维护封建制度方面,是始终紧密合作的。帝国统治者为称霸世界,多次入侵意大利,旷日持久的战争消耗了帝国的实力。霍亨施陶芬王朝统治时期,中央权力衰落,国内各地缺乏经济联系,帝国成为承认皇帝最高权力的各封建公国和自由市的不巩固的联盟。1254~1273年是德意志历史上的空位时期。这个时期,各诸侯、骑士和城市间的纷争和内讧连绵不断。13世纪末,帝国出现许多独立的封建领主,皇帝对其直辖领地外的封建诸侯没有管辖权。1356年,查理四世颁布金玺诏书,神圣罗马帝国国旗确认皇帝须由七大选帝侯推选。从15世纪初起至帝国各地开始割据,皇位均由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占据。13世纪下半叶后,由于勃艮第和意大利脱离帝国,其领土主要限于德语地区。1474年起,帝国被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已成为徒具虚名的政治组合。
15世纪末16世纪初,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试图重振帝国,但遭到失败。由于罗马天主教和德国封建统治者对农民和市民的剥削和压迫日甚,16世纪初爆发宗教改革运动和德意志农民战争,农民战争是宗教改革运动的顶点。宗教改革后,帝国实际上分裂为信奉路德教的东部、北部和中部、信奉加尔文教的西部、西南一部分和信奉天主教的南部。
神圣罗马帝国,全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或日耳曼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是962年至1806年在西欧和中欧的一个封建帝国。早期是由拥有实际权力的皇帝统治的国家,中世纪时演变成承认皇帝为最高权威的公国、侯国、宗教贵族领地和帝国自由城市的政治联合体。日耳曼人认为其国祚可追溯至罗马帝国,所以称之为神圣罗马帝国。弗朗茨二世于1806年8月6日放弃神圣罗马皇帝尊号,仅保留奥地利帝号。神圣罗马帝国正式灭亡。德国人在论述其帝国历史时,将其定义为“第一帝国”;和后来的第二帝国与第三帝国加以串连论之
德意志第二帝国从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王国威廉一世统一日耳曼地区到1918年霍亨索伦王朝末任皇帝威廉二世退位为止的德国。该帝国在1918德国十一月革命中被推翻。主流历史学家普遍认为这个帝国应该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政体。
德意志帝国在历史上也被称为德意志第二帝国,但其正式国号“德意志国”(Deutsches Reich),也是后来魏玛共和国和纳粹德国的正式国名。
君主立宪制是近代西方国家政体的主要形式之一,是资本主义国家以世袭君主(皇帝、国王、天皇)为国家元首,君主的权力按宪法规定受到一定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国家,由于国情不同,君主的权力、地位亦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君主立宪制政体又可分为,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和议会制君主立宪制。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的特征是君主的权力虽受宪法和议会的限制,,国家实际权力并不在议会手中,而是掌握在君主手中,君主是国家真正的权力核心,内阁是君主行使政权,治理国家的机构,首相由君主任命,内阁按君主的意志行事,只对君主负责,不对议会负责。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特征是国家的实际权力掌握在议会和政府手中,政府对议会负责,君主只是国家的象征,统而不治,君而不主。
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称帝,帝国建立(另有记在是1870年9月2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称帝,建立德意志帝国,史称德意志第二帝国)。4月16日,召开制宪会议,通过了德意志帝国宪法,即1871年宪法。宪法第五条规定“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帝国法律应取得两个议会必要的多数同意”。第十一条规定“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王国,普鲁士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名义宣战,同外国缔结同盟及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以帝国名义宣战,必须取得联邦议会的同意,除非联邦的领域已遭受攻击……”。通过奇事网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德国1871年宪法确立的是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政体。因为宪法规定立法权属于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正常的情况下,皇帝以帝国的名义对外宣战,必须征得联邦议会的同意,皇帝的权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由于宪法又赋予了皇帝极大的权力,如:规定帝国皇帝有宣战、媾和、缔约、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任免官吏等权力,帝国宰相只对皇帝负责,皇帝有对宰相的任免权。十九世纪末,帝国权倾朝野,名重一时的“铁血宰相”俾斯麦,就因为新继位的皇帝威廉二世不能忍受他功高震主,他不得不乖乖辞职,含泪引退,隐居于汉堡附近的弗里德里希斯鲁庄园直至去世。奇事网以上事实说明,德意志第二帝国,既不是君主专制政体,也不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政体,而应属于君主立宪制中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政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