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深层原因

灵异事件 2023-11-21 21:45www.178767.com灵异事件

  一百二十年前的甲午战争,给后人特别是给现在的我们留下了许多值得思考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众多议论点中,腐败和堕落是最需要关注最需要反思的问题,因为这两个问题恰恰是导致战争走向全面失败的深层原因!

  甲午战争的前前后后,包括其中坚船利炮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充分说明了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那就是决定战争最积极最生动的因素是人而不是装备。军纪松弛、军心颓废,北洋水师无疑一堆烂肉废铁!一支烂肉废铁式的队伍,保障必然无力,战之肯定不胜!

  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拥有军舰25艘,官兵4000余人,其中“定远”“镇远”号铁甲舰,排水量7335吨,各装12英寸大炮4门,时至今日依然够得上大吨位舰船,日本人叹其为“东方巨擘”。,貌似强大的它们却在战争中被北洋水兵表现的一败涂地!

  纵观古今中外的战争史,敢于对貌似强大对手悍然发动战争,起因无不出于“忍无可忍式藐视”对方,即便是看似无力举事的挑衅者也是这种心理

  藐视强大意味着所谓的强大者败絮其中华表在外。大清水师貌似强大,实则虚弱。虚弱表现为军内军外的腐败和堕落。事实如次

  一、统治集团内部腐朽不堪,烂泥一潭。众所周知,慈禧太后为个人享乐竟能置国家利益于不顾,执意挪用海军军费用于生日庆典和颐和园修建,至上而下,官员公然放胆胡来。受命购买军舰的李凤苞竟敢以两成回扣中饱私囊,用四艘军舰的钱购买回三艘军舰。官二代李鸿章的外甥负责军需供应,“偷盗抵换”,致使黄海战舰炮弹量少质次。

  二、卖国官僚体系无视大局,私利先行。当朝领袖李鸿章“有银数百万两,寄存日本茶山煤矿公司,其子在日本各岛开设洋行三所。”甲午战争前,日本向购买3万吨煤和3000石大米,开战后部下建议停止供货,李鸿章却说“订货在失和之先”,命令继续供货“以示信用”,而这些货物正是日军急需的的军需资料。李鸿章的这种卖国言论和行径连外国人都认为“李的立场值得深思”。

  三、堕落军纪最终导致水师丧失还手之力。军纪败坏、训练荒废,即便是扛着“原子弹”也难以取胜。1886年,北洋舰队访问日本长崎,官兵上岸在妓馆闹事,引起事端,致数十人伤亡。事后李鸿章不但不处理,还开脱说“武人好淫,自古而然”。水师提督丁汝昌原是陆军将领,任职十多年,既不懂海军也不去学习海军知识,甚至长期在基地刘公岛营造店铺出租给下级敛财,为此还时常与下级发生矛盾,生活更是骄奢淫逸。

  四、派系林立形同水火,国家命运以为次要。“帝后两堂暗斗于内,翁李两党倾轧于外”,清廷内部倾轧,地方和军队更是派系林立,将领们把军队作争权夺利的资本,战时只顾自保、互不配合。大连守将赵怀业提前将其私产装船运走,却将大量枪炮和弹药留给日军。旅顺守将龚照玙未见敌军就乘船逃往烟台。日军仅6天就攻占清朝经营多年的远东第一大军港,然后掉转炮台炮口轰击海上北洋水师。

  五、装备技术可以引进,但人的素质不能引进。甲午战争前,实际上满清在很多方面特别是工业技术装备等方面和在这些方面相对成熟的国家有了比较深入的接触和交流。,也仅仅局限在引进,并没有结合的国情进行订单式先改后造。,没有注重对操作使用者进行针对性的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

  就水师而言,舰船使用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消化式吸收,只能被动般接受。德国克虏伯的坚船利炮并没有在我水师士兵手里快速直接“达产达效”,发挥出积极有效的先锋作用。水面上的庞然大物沦为了吓人的把式。

  六、没有文化的水师是愚蠢的水师。从资料中看,北洋水师各级官佐有洋学历者很多,但,没有受过专业学堂训练者也不少。有洋学历者缺乏海战经验,没有学历者缺少近代海战战术,特别是像丁汝昌这样的外行来领导邓世昌等内行。战斗打响后,几乎就是两张皮。近代先进的战略战术并没有在整个水师作战团队中发挥作用,没有形成有力的作战方向或者说就没有产生出团队的拳头力量。这还是官佐的问题,水师士兵更加不堪。狭路相逢勇者胜,茫茫大海上,匹夫之勇能胜吗,胜了吗?

  七、电视剧《北洋水师》中有这样一个镜头一名日本将军在横滨的船厂与工人一起造舰,休息时问身边的一个青年工人,为什么远离家乡来这里工作?青年回答村长说,如果造不出战舰,日本就亡了,所以妈妈让我来这里为国家效力。甲午战争到底还输在哪里?这个故事恐怕也是一个答案选项。

奇事网以上就是【甲午中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深层原因的全部内容。更多,请关注频道!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8767.com 奇事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