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近代著名的中原大战有什么历史意义
中原大战的历史意义中原大战是民国史上非常重要一场军阀大战,其规模宏大,持续时间长,战场广阔,伤亡惨重,当时几乎所有重要的军阀都卷入其中,无论从规模还是从持续时间上在近代史上都是空前的。如此大规模的一场战争,那么这场战争又带给了我们什么历史意义呢?接下来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中原大战如此重要的一场大战,却不受重视,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国共两党。中原大战是国民党史上的一大丑事,有趣的是国民党历史上调集兵力最多的一场大战正是中原大战,只不过中原大战的交战双方都是国丅民党;中原大战于共产党又无直接关系,所以国共双方对中原大战都不热心。在本人看来,爆发于民国中期的中原大战在民国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不仅因为它的规模之大,更是在于它直接决定了民国历史的转折与后二十年的历史进程,以下是本人的几点分析
一、中原大战是民国军阀混战高潮的颠峰与结束
民国的军阀混战的高潮始于1920年的直皖战争,虽然此战只持续了五天,甚至被称为只是一场政变,它却标志着民国军阀混战高潮的来临。此前,实力最强的北洋军阀虽已事实分裂,主要派系并未互相征戈,以直皖战争为标志,军阀混战开始进入高潮,随后北洋各派之间相继又爆发了两次直奉战争,国奉战争,孙奉战争,随之而来的是国丅民党军阀联盟合力讨伐北洋军阀的北伐战争。北伐胜利后,军阀混战又在国丅民党各派之间爆发,军阀混战进入了新的阶段,在此期间,蒋介石相继打赢了蒋石战争、蒋唐战争、蒋桂战争、两次蒋冯战争,成为国丅民党中最强大的军阀势力。为了对抗蒋介石的咄咄之势,反蒋军阀走向联合,继而在1930年爆发了空前规模的中原大战。中原大战是自直皖战争以来的军阀混战的最高潮,最强大的军事势力——蒋、粤、桂、冯、阎、奉、川、滇、湘等一齐上阵,造就了这一近代军阀混战的颠峰之作。战争的结局以冯、阎、桂、粤(张)为首的反蒋阵营被蒋、奉、粤(胡陈)联盟打败,在此以后大规模的军阀混战归于平淡,十年军阀大战的高潮到至此结束。
二、中原大战直接造就了蒋家王朝
在中原大战之前,蒋介石虽然在军阀大战中屡战屡胜,让冯、桂两系军阀元气大伤,使自己的地盘和军力超越了其它各路军阀,仍然没有在政坛真正占据主导地位。中原大战中,能征善战、实力强大的的冯系军阀土崩瓦解,地盘尽失,部众或降或灭,彻底失去了问鼎中原的实力;长期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的阎系军阀,值此一搏,再也没有勇气去挑战蒋介石,桂系在经历了蒋桂战争中大伤元气之后,重新崛起的努力又遭重创。中原大战中与蒋结盟的奉系军阀得以入关,收复失地。而蒋介石在这场以反蒋为主要目的军阀混战不仅赢得了胜利,更重要的是从此之后,其势力更是远超其它军阀。在中原大战前,名义上也属于粤系的蒋介石,在战后踢开了在军阀混战中一直与其合作的胡汉民、陈济棠一派的粤系,蒋粤彻底分家,蒋奉联盟成为战后政坛的主宰力量,而随着奉系在“九丅·一八”中元气大伤,蒋介石更是独霸了政坛。可以讲,中原大战是蒋介石主宰政丅治走势的开始,蒋家王朝从此建立。
三、中原大战与日军侵华的关系
自袁世凯死后,至中原大战结束,的政坛始终缺乏一个强有力的统治者,由于长期的军阀混战,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从日本的角度来看,并不希望实现统一。国丅民党北伐后,势如破竹,引起日本的恐慌,日本竟然出兵干涉,制造了“济南惨案”,并炸死长期拒绝独立的张作霖,唆使张学良割据东北独立。在这一切归于失败,尤其是随着国民党军阀大战的开始,日本的侵华脚步趋缓,中原大战又改变了这一切,蒋介石的强势崛起,重新加快了日本的侵华进程。第二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侵华由缓慢到骤然提速。
四、中原大战对其它势力的影响
1、对共产党的影响自1927年武装起义以来,在经历了初期的一系列失败后,逐步站稳脚根,渐成燎原之势,但在中原大战之前,红军很少与蒋介石直接发生冲突,通常只有地方军阀在与红军作战。中原大战之后,形势发生了变化,蒋介石有机会直接对付红军,从1930年底,中原大战一结束,到1933年,相继发动了五次围剿,最终在1934年,取得胜利,迫使红军开始长征。中共武装斗争的重心由些开始由南向北转移。
2、对四川军阀的影响经过长期的战争,刘文辉、刘湘叔侄成为川中最主要的军阀势力,刘文辉当上了四川省主席,统一四川的主要障碍就是刘湘。面对川外的军阀混战,二刘采取不同的态度,刘湘支持蒋介石,而刘文辉支持反蒋势力。蒋介石获胜后,开始帮助刘湘反刘文辉,1932年二刘大战开始,刘湘取得了一系列胜利,最终当上的四川王,而刘文辉只得退到川西大山,当了贫穷的西康王。
3、对绥远的影响傅作义本是阎锡山的部下,中原败后,得到张学良支持的傅作义,出任绥远主席,从此开始了经营绥远,脱阎自立的过程,在抗战中正式独立。傅作义经营绥远十余年,拉出了自己的队伍,到解放战争时,绥系军阀屡屡给解丅放军制造麻烦,由于战功卓著被蒋介石委以剿总司令的职位,负责稳定华北,成为四大剿总司之一,也是仅有的两个杂牌剿总司令之一(另一个是白崇禧)。可以讲,中原大战正是绥系军阀崛起的开始。
中原大战蒋介石胜利的原因是什么?“中原大战”是1930年蒋介石与阎锡山、冯玉祥和桂系李宗仁之间的军阀战争。因为这次战争主要在地处中原的河南省及其邻近地区进行,所以又称为“中原大战”。
蒋、阎、冯的中原大战历时七个多月,双方投入兵力逾百万,战线绵延数千里,是近现代历史上一次规模最大的军阀战争。结果冯玉祥通电下野,阎锡山宣布辞职,蒋介石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暂时统一了国民党各军事集团。蒋介石的全面胜利的台前虽然靠的是强大的军事实力,幕后却隐藏着鲜为人知的玄机。
中原大战爆发前后,国内战局十分紧张,但给外国商人带来了大好的商机。大战还未打响,外国商人就忙着把一船一船的西方军队淘汰下来的军火运进。,与那些贩运军火的外国商人不一样的是,在那些观察过内战的外国记者的眼里,人打仗,不只是用长枪大炮,而且还要用袁大头和烟土。无论各方军阀之间结盟也罢,交战也罢,各自的代表都在烟馆和娼寮里把酒言欢,大大小小的交易不停地在签字画押,只要价钱合适,袁大头和烟土到位,战争也就结束了。这一点,蒋介石要算是个中的翘楚,所以他是老大。
其实,但凡成点气候的军头,多是此道的斫轮高手,只不过,强中自有强中手,碰上了一比,就看出谁的手笔更大了。
1930年,蒋、冯、阎中原大战,一边是阎锡山、冯玉祥,一边是蒋介石。一群小军阀首鼠两端,在两边都派有代表,蒋介石出手阔绰,对于这些代表,要钱给钱,要女人给女人,绝口不谈立场,也不要求他们站在自己这边,而阎锡山虽然也给钱,但斤斤计较。结果是被蒋介石拉过去的人越来越多,连本来倾向冯玉祥、阎锡山的人,也都纷纷翻了脸。
在蒋介石的手下,有位专门撒钱的高手,大名叫作何成浚,此公日本士官学校毕业,位列上将,却没有带过一兵一卒的经历,而专干穿针引线、凿墙洞、挖墙脚的活计。中原大战的的西线,蒋介石把何成浚派了过去当总指挥。他所指挥的军队,都是跟他没有任何渊源的杂牌军,这些依违于两边的小军阀,一个不小心,没准就倒戈了。可是何成浚自有办法,他从汉口调来一长列“花车”,停在战线己方一侧,花车里不仅有美酒佳肴,云烟云土,而且还有三千佳丽,几乎把整个汉口有点模样的网罗一空。不仅自己这一方的军官可以进去享受,而且还十分欢迎对方的排奇事网以上军官过来享受一番,吃喝嫖赌之余,还可以带一摞袁大头走路。
就这样,在中原大战的西线战场,留声机里毛毛雨的靡靡之音,盖过了枪炮的隆隆之声。冯玉祥亲率主力在东线苦战之际,西线已经到了全线瓦解的边缘。大战结束后,几乎丢光了老本的冯玉祥在日记里写道,他的西北军哪儿都好,就是一见不得钱,二见不得女人。
岳飞说,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天下太平。但没说武官不能爱钱,不可好色,可见在过去的战争中,金钱美女作为基本的激励手段,是不可或缺的。孙子兵法说,上兵伐谋,次兵伐交,没办法了才动粗操家伙。
中原大战的结果虽然以代表中央的蒋介石胜出;他所倚仗的各种手法,包括以职位、金钱、美女收买对手部下,拉拢一派打击另一派,虽然一时有效,但其实都无助增加国民党内派别间的团结。日后的西安事变,以至抗战胜利后国共战争国民政府军的溃败,在某程度上都是国民党这种危机的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