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起义失败的原因:没有根据地且不思进取
自从响应王仙芝聚众起义后,黄巢的起义军纵横大江南北,几乎打遍全国,起义军先后渡过长江四次,黄河两次,屡屡突破唐军防线,占领了很多地区。但黄巢的起义军始终是流动作战,在占领了新的地区后,就把原有的地区放弃了,黄巢从来没有建立一个真正的农民起义根据地,这是黄巢起义失败的主要原因,也是后来李自成起义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为没有建立根据地,黄巢的起义军只能打到哪里就住在哪里、吃在哪里,后勤供给和兵源补充都很成问题。黄巢实在没有办法时,只好放纵士卒抢掠百姓,这样做虽然能解一时之困,但失去了民心,也失去了人民的支持。没有广大民众的支持,起义怎么可能成功呢?,因为没有根据地,黄巢在撤离长安后进退失据,没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只能靠攻城略地来补充实力,继续进行流动作战。起义军战斗力虽强,但不可能每战必胜,一旦战败只能狼狈逃窜。当起义军近三百日攻不下陈州时,军中粮尽,黄巢手下将士“掠人为粮,生投于碓硙,并骨食之”。但这种残忍的行为并不能挽回起义军失败的命运,只会加速其灭亡。
毛泽东曾深入研究过历代农民起义,反复阅读陈胜、吴广、张角、王仙芝、黄巢、李自成等人的传记。他从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始,就特别强调与“流寇”思想作斗争。他说“应当认识,历史上黄巢、李闯式的流寇主义,已为今日的环境所不许可。”(《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在抗日战争期间,他又强调“历史上存在过许多流寇主义的农民战争,都没有成功只有彻底地克服了流寇主义,提出并实行建立根据地的方针,才能有利于长期支持的游击战争。”
黄巢失败原因之二占领长安后不思进取
公元880年黄巢占领长安后,以为起义已成功,忙于建立自己的政权,没有及时追赶向四川方向逃走的唐僖宗,也没有趁热打铁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放任唐僖宗在四川地区恢复力量,结果没过多义就被已喘过气来的唐王朝打败。
当时留在关中的唐中央禁军尚有数万人,黄巢不仅没有派军消灭他们,还给了他们重新聚集攻打长安的机会。因唐凤翔节度使郑畋及其将佐假投降,黄巢对他们放松了警惕。郑畋暗中同逃往四川的唐僖宗联系,并把分散在关中各地的禁军招集到自己周围,然后“完城堑,缮器械,训士卒”,又密约邻近的藩镇共同抗拒起义军,成为黄巢的大敌。
因起义军杀死所有在长安的唐朝宗室,处死了一些隐匿不降和假投降的唐朝官吏,长安附近的豪强怕被处死,纷纷逃往深山中结寨自保,把粮食收藏起来。这样,起义军的主力就被压缩在长安附近的狭小地区里,粮食供应困难,将士们甚至剥树皮吃。黄巢派使者出城到各地调发粮食,前后派了数百人,使“吏民不胜其苦”。唐将王重荣本已投降黄巢,因黄巢不断派使者催粮催财而十分气愤,他说“始吾屈节以纾军府之患,今调财不已,又将征兵,吾亡无日矣!不如发兵拒之。”其将佐皆同意他的意见,于是把黄巢派来的使者全都杀了,并派兵抢了黄巢四十余艘装满粮食的补给船,迫使缺兵缺粮的起义军离开长安。
历史学家黄仁宇说“他(黄巢)于公元880年入西安,据说他拥有兵众60万人,西安也被他占领了两年多。起先他还企图争取一般市民,可是一入国都,黄巢被自己所设的陷阱困住,从此失去流动性,于是被忠于唐室的几个部队集中攻击,对方也有突厥语系的部队。黄的给养既成问题,他就更大开杀戒,因之他和居民的关系日益恶化。”缺粮缺兵的起义军被人民视为仇敌,除撤离长安外别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