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的历史意义 西安事变的结果及影响是?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是当时任职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当时任职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于1936年12月12日,在西安发动的直接军事监禁事件,扣留了当时任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中正(即蒋介石),目的是“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出兵抗日”,西安事变最终以蒋中正被迫接受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的主张,导致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而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的结果
25日,张学良在没有告知周恩来的情况下,陪同蒋介石回南京。蒋介石一到南京,立即扣留张学良,并调集部队,重新进逼西安。消息传出,西安出现动荡不安的情势。1937年2月2日,东北军中主张联共抗日、和平解决事变的王以哲被一部分主张用武力营救张学良的青年军官杀害,内战危险重又出现。
事后,张学良送蒋到南京,抵南京后被军事法庭审判有期徒刑十年,蒋中正认为自己未能对己身安全预作防卫,引以自咎,随后特赦,张本人并未服刑,而是被长期软禁,由于抗战期间国军不断失去领地,张学良被软禁地点也经常变迁,其被软禁的设施环境也随之变化。杨虎城被送到国外后,秘密潜回香港打算参与抗日,但被国民党逮捕,并于1949年,杨虎城及其子女、卫士、秘书一共8人在戴公祠被军统局人员杀害。
中共在西安事变后乐观认为“目前只要三方面团结,真正的硬一下,使中央军不敢猛进,有可能释放张学良,完成西北半独立之局面。”最终在苏俄强力介入下,中共停止了颠覆的行动,与国民政府展开合作。
蒋中正脱险后,认为“内乱症结仍在共党”,决心不准张学良再回西北,并从行政上取消三位一体的依据,1937年1月5日,以顾祝同、孙蔚如等取代张学良、杨虎城。东北军将领则同意中央题案调往豫、皖两省,三位一体宣告解体。淞沪会战之增援部队多受到内乱剿共牵制,渡江困难、步行途中,而无法限期支援上海,错失时机。
共约八百至一千人遇害。邵元冲及侍卫长蒋孝先、秘书萧乃华、宪兵团长杨震亚、绥署军需处长王式辉、参议杨陟冈、卫士队长高鳯梧、监印官柳长庚、副官蒋国卿、特务周元之、公安局保安队长刘惠祥、骑兵团长蔡仲及市民等。
西安事变后停止了攘外安内政策,迫使国民政府进行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了苏联所期望的抗日统一战线。变后共产党获得了休整的机会。
抗日战争胜利后,毛泽东决定将中共内部所有跟东北有关联的人全派去东北工作,其中包括张学良的四弟张学思,甚至向国府正式提出要求释放张学良回东北的要求。国民政府内部亦有草拟立案任命张学良为东北行辕主任,胡宗南为东北行辕副主任,蒋经国为辽宁省政府主席兼辽宁省行辕秘书长,但此议案被蒋介石拒绝,反而启用熊式辉主持东北工作,后来蒋介石此举被很多国府官员视为蒋介石在东北走错棋的第一步,为失掉整个东北埋下了伏笔。国民革命军多数精锐部队在东北被中共消灭后,其在全的战局演变成兵败如山倒之势,迅速丢失了整个大陆。
西安事变的影响
西安事变后,停止了内战,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统一战线,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的抗日热情。
西安事变后,共产党获得了休整的机会。
日本军加速了其侵略的计划,并在西安事变后之七个月发动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开始“抢关东”,毛泽东决定将中共内部所有跟东北有关联的人全派去东北工作,其中包括张学良的四弟张学思。国民党方面,有人建议重新启用张学良。与此,中共却正式提出要求张学良回东北的要求。由于张氏父子在东北的声望很高,国民党中央曾经草拟立案任命张学良为东北行辕主任,胡宗南为东北行辕副主任,蒋经国为辽宁省政府主席兼辽宁省行辕秘书长”,但此议案被蒋介石拒绝,反而启用熊式辉主持东北工作,后来蒋介石此举被很多国民党内部官员视为蒋在东北走错棋的第一步,为失掉整个东北埋下了伏笔。国民党的大多数精锐部队在东北被中共全歼后,其在全的战局演变成兵败山倒之势,迅速丢失了整个。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送蒋到南京,抵南京后被军事法庭审判有期徒刑十年,但随后被特赦,张本人并未服刑,而是被长期软禁。由于抗战期间国军不断失去领地,张被软禁的地点也经常变迁,其被软禁的设施环境也随之变化。
杨虎城被送到国外后,秘密潜回香港打算参与抗日,但被国民党逮捕,并于1949年及其子女、卫士、秘书一共8人在戴公祠被军统局人员杀死,后被证实这次屠杀行动的直接指使者是毛人凤。
斯大林释放蒋经国回。
蒋介石在西安事变中后背重伤,终身不愈,后半生依靠拐杖或者要人搀扶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