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掩耳盗铃""出自何处?讲述了
灵异事件 2023-11-28 15:17www.178767.com灵异事件
掩耳盗铃原为盗钟掩耳,为一中国成语,偷钟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比喻自己欺骗自己,通常是比喻自欺欺人的意思。出自《吕氏春秋·自知》里的一则寓言故事,原文为盗钟,后来钟演变成为铃,掩耳盗钟反而不常用了。近义词自欺欺人、弄巧成拙。
寓言故事,如“掩耳盗铃”—— —— ——
刻舟求剑,自相矛盾,掩耳盗铃,望梅止渴,
掩耳盗铃故事
这个成语出自战国吕不韦的《吕氏春秋·自知》。
春秋末期,晋国有个叫范吉射的人,家门口挂了一口大钟。在我国古代,钟和铃都是乐器。
一天,有个人到范吉射家里,见到门口的钟,想偷偷地把它背走。,钟太笨重了,他根本无法把它背走。后来,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把钟敲碎了,分批拿回去。
于是,他找了一个铁锤,用力去敲钟。“当——”第一下敲上去,钟就发出洪亮悠长的响声;再敲下去,钟发出同样的响声。他想“钟声一响,人家就知道我在这里敲钟。这样,钟就要被别人夺走,我也要被人抓住。”于是,他捂住自己的耳朵,这样钟声再响也听不见了,他想既然我离得这么近也听不见,其他人更听不见,就可以安全地将钟偷走了。
其实他非常愚蠢可笑虽然他捂住了耳朵听不见钟声,但别人的耳朵没有被捂住,还会听见钟声。
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故事概括成“掩耳盗铃”这一成语,来比喻那些自以为是、自欺欺人的人。比如“他以为把成绩单涂改了,妈妈就不会发现他不及格了,真是掩耳盗铃!”
上一篇:狐假虎威成语故事
下一篇:从我们刚学过的《狐假虎威》这个寓言故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