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纪希腊寓言家----伊索;18世纪德国寓言家----莱辛 ;17世纪法国寓言家----拉封丹 ;19世纪俄国寓言家----克雷洛夫。
2、让·德·拉·封丹1621—1695)是法国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著名的寓言诗人。他的作品经后人整理为《拉·封丹寓言》。
3、莱辛(1729.01.22~1781.02.15),德国人,生于德国的萨克森,莱比锡大学毕业,德国戏剧家、文艺批评家和美学家。写有《莱辛寓言》。
4、《克雷洛夫寓言》一书,收集了克雷洛夫一生创作的203篇寓言。这些寓言有着极强的人民性和现实性,蕴含着他自己的以及从父辈们那代一代传下来的全部生活智慧和实际经验。
5、《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六世纪,被释放的古希腊奴隶伊索所著,搜集所有古希腊民间故并加入印度、阿拉伯及基督教故事,共三百五十七篇。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是谁写的?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是把一种道理寓意在一个简短的故事中,让人们从故事中去领会一种道理,这就是寓言。寓言起源于民间,最早是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以后许多人也开始写作寓言。
寓言”一词,最早见于《庄子》的寓言篇。它往住叙述一个小故事,而又于具体的情节中,隐含着一种更深刻的思想,常语带双关,藉以阐发哲理,印证观念,而在春秋战国时期,这样的叙述方式就常被先秦诸子及史传使用,以作为陈说辞理的手段。《韩非子》作为先秦说理散文代表著作之一,
自从寓言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就显出别具一格的文学意味。著名的“和氏献璧”故事,曲折感人;“郑袖劓美人鼻”,写出郑袖工于心计,巧言令色,口蜜腹剑,手段毒辣,故事情节曲折,宛如一篇短篇小说,而且人物形象鲜明。引公木先生的话说“韩非子寓言故事集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就是比较全面而系统的反映了韩非子的历史观、社会观、文艺观以及方法论和认识论,可以说,读韩非子寓言故事,几乎等于读了一部法家思想辑要。
丰富的寓言故事成为说理散文的闪光点,也是先秦诸子寓言故事之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