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牛的寓言
对牛弹琴
公明仪给牛弹奏古雅的清角调琴曲,牛依然埋头吃草。牛并非没有听见,而是这种曲调不适合它听。 公明仪于是用琴模仿蚊子、牛虻的叫声,以及小牛犊寻找母牛哞哞的声音。牛立刻摇着尾巴,竖起耳朵,走来走去地听起来了。
公牛与车轴
几头公牛正使劲拉着货车行走,车轴被压得发出吱吱的响声,牛回过头,不耐烦地对车轴说道“喂,朋友,我们无声无息负担着全部重量,你叫唤什么?
牛和蛙
一头牛到水潭边去喝水,踩着了一群小蛙,并踩死了其中一只。小蛙妈妈回来后,见到少了一个儿子,便问他的兄弟们,他到哪里去了。一只小蛙说“亲爱的妈妈,他死了。刚才有一头巨大的四足兽来到潭边,用他的蹄子踩死了我们的兄弟。”蛙妈妈一边尽力鼓气,一边问道“那野兽是不是这个样子,这般大小呢?”小蛙说“妈妈,您别再鼓气了。我想您不可能和那怪物一样大小,再鼓气就会把肚子胀破。”
咳咳。。关于虎的寓言故事三则。。
1.卞庄刺虎
庄子发现两只老虎,立即拔剑在手,准备刺杀。身旁的小僮劝阻他说“您看两只老虎, 正在共食一牛,一定会因为肉味甘美而互相搏斗起来。两虎相斗,大者必伤,小者必死。到 那时候,您刺杀伤虎,就能一举两得。”卞庄子觉得小僮说得很有道理,便站立等待。
过了一会儿,两只老虎为了争肉,真的嘶咬起来,小虎被咬死,大虎也受了伤。卞庄子突然 跳出去,挥剑猛刺伤虎,果然不费大力,就刺死伤虎,一举获得两虎。
2.三人成虎
魏国大夫庞恭和魏国太子一起作为赵国的人质,定于某日启程赴赵都邯郸。临行时,庞恭向魏王提出一个问题,他说“如果有一个人对您说,我看见闹市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一只老虎,君王相信吗?”魏王说“我不信。”庞恭又问“如果是两个人对您这样说呢?”魏王说“那我也不信。”庞恭紧接着追问了一句道“如果有三个人都说亲眼看见了闹市中的老虎,君王是否还不相信?”魏王说道“既然这么多人都说看见了老虎,肯定确有其事,所以我不能不信。”庞恭听了这话以后,深有感触地说“果然不出我的所料,问题就出在这里!事实上,人虎相怕,各占几分。具体地说,某一次究竟是人怕虎还是虎怕人,要根据力量对比来论。众所周知,一只老虎是决不敢闯入闹市之中的。如今君王不顾及情理、不深入调查,只凭三人说虎即肯定有虎,那么等我到了比闹市还远的邯郸,您要是听见三个或更多不喜欢我的人说我的坏话,岂不是要断言我是坏人吗?临别之前,我向您说出这点疑虑,希望君王一定不要轻信人言。”
庞恭走后,一些平时对他心怀不满的人开始在魏王面前说他的坏话。时间一长,魏王果然听信了这些谗言。当庞恭从邯郸回魏国时,魏王再也不愿意召见他了。
看起来,谣言惑众,流言蜚语多了,的确足以毁掉一个人。随声附和的人一多,白的也会被说成黑的,真是叫做“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3.著文戒虎
从前,有位先生姓杨,名叔贤。他恃才傲物,从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
有一年,他去荆州做官。到了荆州,什么事情都没有做呢,就见天天来人报告老虎伤人的事,他很气恼。
这天,又有人来报:
“山上有一虎穴,卧有雌雄两只老虎,常常出来伤人,人们吓得已经不敢进山砍柴了。请求官府派人去捉 ,否则后患无穷。”
杨叔贤听说此事,拍案喝道:
“地方上出了一些动物也要老爷亲自过问,真是些没有的东西!”
杨叔贤说着,拿出纸笔,奋笔疾书,写下一篇《虎戒文》。写完之后,交给差人,差人不解,杨便骂道:
“真是些没用的东西!且看我写的这文章就可以把老虎轰走。”
文章对老虎出没乡里、不守规矩、且屡屡伤人的行径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并且斥责老虎:从此以后,不准这样不仁不义,要爱护百姓,否则,将会受到惩罚。
这是一篇声讨老虎的檄文,他命手下的人将文章张贴于老虎出没的山上。
过了几天,果然没有再听说谁受到老虎的伤害,杨老爷洋洋得意,对周围的人说:
“怎么样?还是我的文章有神效吧,如此犀利的文章,量它老虎也不敢不思量。”
其实,偏巧那些日子老虎到别的地方打食去了。
后来,杨老爷又被调任到郁林地区做官,这里倒是没有老虎,但这里的百姓可不像荆州那儿的百姓那么老实。他们常常给杨老爷出难题,弄得杨老爷整日烦躁不乐。
无计可施的杨老爷又想起当年在荆州一篇文章就镇住了老虎的英雄业绩,可是,一时又写不出有分量的告民众书。忽然想到,何不把那篇《虎戒文》抄来镇一镇这里的百姓,便派人去荆州抄《虎戒文》。
几日之后,派去的人仍不见回来,又派一人去打听,回来报告:抄文之人不幸落入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