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讲述的爱情故事中,谁的爱情最
感谢您的提问,让我有机会聊一聊我喜欢的书,喜欢的人。
第一次读《平凡的世界》大约二十多年前,给我的感觉是书很好看,人物很鲜活,故事很感人。以至于许多年过去了,我依然记得其中的主要人物、一些故事情节和他们的结局。也给我留下了两个疑问;一、路遥为什么要让田晓霞死;二、孙少平为什么会选择惠英。那个年龄的我,无法理解路遥的这种安排,并为此而略感遗憾。
如今,我已是不惑之年,恰逢暑假,整理书架时,又注意到了这一套鸿篇巨著。二十年前的疑问重又浮上心头,我犹豫着翻开了第一本,不太确定我还能不能深入地读进去,因为我一贯不是个喜欢重复阅读的读者。谁知道,二十年后的重逢,我竟然时不时就被感动得热泪盈眶!不记得上次读这套书时是不是也是这样?同一部书,不期的我竟然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
以我今天的年龄和阅历,我似乎能够理解当年路遥为什么这样安排孙少平的爱情了。不妨把我的理解写下来,跟大家分享。
一、 郝红梅是少平懵懂的初恋,丰富了他的人生体验。
从小说的情节来看,孙少平刚进入原西县高中读书就注意到了郝红梅
“他突然停止了咀嚼,然后看着一位女生来到馍筐前,把剩下的那两个黑面膜拿走了。是的,她也来了。他望着她离去的穿破衣裳的背影,怔了好一会。”
“这几乎成了一个惯例自开学以来,每次吃饭的时候,班上总是他两个来,默默地各自拿走自己的两个黑高粱面馍。”
奇事网以上这些细节的描写,证明在一个班的同学当中,孙少平最先注意到的女生就是郝红梅。这种关注跟爱情无关,仅仅是一种同病相怜的亲近感。同样让人窘迫的黑面馍、同样破烂的衣衫、同样敏感而自卑的心,使得少女郝红梅走进了少男孙少平的视野。这个年龄段关注异性是出于本能,无需刻意。
令孙少平对郝红梅产生异样感觉的另一个媒介是书。在那个大家都不认真读书的年代,喜爱读书是一个比较小众的爱好。喜爱读书的人大多精神层面的追求比较高。孙少平爱看书,郝红梅找他借书,一来一往的秘密接触,让他对她产生了别样的好感。孙少平觉得他们两个的精神层面是相通的。先不论这是不是爱情,无论男女,共同的爱好往往会促使两个人成为好友是不争的事实。这种感觉让孙少平很开心,他觉得自己不再孤独,他相信自己得到了一个漂亮女生的关注和认可,这成了他苦难生命里的一抹亮色。
在这个世界上,无论国内外,女性们享有一项特权无论灰姑娘的处境和出身多么卑贱,她都可以理直气壮地期待和享受王子带给她荣华富贵。周围的人对此只是羡慕,没有人指责她。,如果换一下角色就不对了。如果一个男性为了荣华富贵投入一个身份地位比他尊贵的女性怀抱,他就会被当成是吃软饭的,他无论如何无法理直气壮,他知道周围人私底下怎么议论他。这也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性别歧视。
后来故事的发展证明孙少平对郝红梅的认识是片面的。仅有共同的爱好是远远不够的,他可以不在意郝红梅的贫困。,郝红梅却非常在意他的贫困,郝红梅穷怕了。对于长期生活在苦难中的人来说,精神追求是奢侈品,远不如吃饱穿暖有价值。郝红梅太苦了,幸好她是个漂亮的女孩子。她就像一个在贫穷的海洋里快要淹死的人,亟需有人拉她脱离苦海。她只能凭借自己的美貌,借助婚姻这个跳板脱离贫困。她非常理智地选择了家境较好的顾养民,放弃了孙少平。这段朦胧的初恋无果而终,他们的人生都多了一种体验。
其实,孙少平和郝红梅之间可以认定为初恋,在很多零零后看来够勉强了,他们连手都没有牵过。那是属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少男少女们的初恋。青春悸动的岁月,两个孤独自卑的心灵,彼此给与关注、善意和友好是多么美妙的一种心灵体验!这多少能给他们菜色的脸庞添一抹红晕,让他们缺少关怀的心多一点温暖,给他们苦难沉重的生活带来一些活力。
二、 田晓霞为少平搭建了爱情的圣殿,实现了他的爱情理想。
相信看过《平凡的世界》这部书的人,很少有人会不喜欢田晓霞。第一次看这部小说时,我就非常喜欢田晓霞这个角色。所以,对于后来路遥把她“写死了”这件事我耿耿于怀!我认为路遥太残酷了,我不能理解他的做法。
时隔二十年再读,我依然很喜欢田晓霞。我喜欢她的超凡脱俗,喜欢她的善良,喜欢她有思想、有理想、有追求。这是一个现代知识女性该有的模样。上天似乎太偏爱田晓霞了,她聪明漂亮、勤奋好学、正直、热情又善良、出身又好, 最让人望尘莫及的是她的特立独行,她一点都不世俗,敢爱敢恨,她就是爱上了双水村出来的穷小子孙少平。
田晓霞和孙少平的爱情也是始于共同的爱好——读书。通过持续的互动和接触,他们从友谊发展成了爱情。这是多少人都渴望的爱情模样啊!她对孙少平的爱非常纯粹,她就是爱孙少平这个人,跟家庭、金钱、身份无关。她爱孙少平的自尊、自爱和自强,她爱他的挺拔帅气,她爱他的坚韧和拼搏。我不知道八零后、九零后甚至零零后的女读者们怎样看待田晓霞和孙少平的爱情!并不是我对现在的年轻人有什么成见,而是因为这些年经济发展、贫富差距对人们三观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或许因为我是七零后,或许因为我从小也衣食无忧,我依然记得那一代的爱情观和价值观,所以,田晓霞这种纯粹的爱情依然能够让我鼻酸泪涌。
,今天的我对孙少平与田晓霞的爱情却抱着一种悲观的情绪。因为,爱情可以纯粹讲感情,婚姻却是现实的。我终于明了为什么路遥一定要让田晓霞死去。田晓霞对孙少平来说是一个完美的爱人,却不一定是适合他的妻子;孙少平现在需要的是爱情,将来他需要的是一个妻子,一个煤矿工人的妻子。这是由孙少平的生活环境决定的。正是因为路遥深深地懂得了这一点,他才不得不让田晓霞死去。因为,孙少平身上有路遥自己的影子,孙少平和田晓霞的爱承载着路遥自己对爱情的理想。
我曾天真地想,如果不让晓霞死去,而是让晓霞通过关系给孙少平换一个体面的工作,相信孙少平的能力是可以适应的,岂不皆大欢喜?只是,如果那样的话,路遥的理想就弄丢了,路遥是不会同意的!透过作品我们可以看到,路遥他们这一代作家是有道德洁癖的。他爱孙少平,他爱田晓霞,他歌颂纯洁的爱情,他不能让这段一尘不染的爱情蒙尘。既然孙少平不能死,那么,他只能让田晓霞死去。我看过一篇报道,路遥曾为田晓霞的死痛哭流涕。路遥的种种苦心终于成就了这部小说的经典。
其实,不仅仅是作为读者的我悲观。我们的少平自始至终对这段爱情也是悲观的。田晓霞太美好,给他的爱情太美好,美得让少平一直不敢相信是真实的。他狂热地爱着晓霞,他从来没有奢望过能够得到晓霞的爱。当他和晓霞确立恋爱关系以后,他一面幸福得要死,一面又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自尊的另一面是自卑。他不敢想这段爱情会走向何方。,他又难以自拔地沉浸在这段爱情带给他的美妙感受中。路遥不止一次在文中描写了孙少平对于这段爱情的患得患失
“他们看起来是这样地格格不入”
“,他们拥抱在一起。”
“直到现在,孙少平仍然难以相信田晓霞就在他的怀里……”
“可是,纵使她来了,并且此刻她就在他的怀抱里,而那个使他痛苦的症结就消失了吗?”
“没有”
“此刻,在他内心汹涌澎湃的热浪下面,不时有冰凉的潜流湍湍流过。”
透过这些文字,路遥也在暗示我们这段绚烂纯美的爱情必将像流星一样陨落。正如杨绛说过“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田晓霞的死成就了一段完美纯粹的爱情。这段爱情不仅满足了孙少平的爱情理想,也燃尽了他所有的爱情之火。“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他终于可以心平气和地面对生活的磨练和煎熬。
三、 惠英嫂是少平疲惫的港湾,给他平凡家庭的温暖
我一直觉得孙少平是一个有英雄主义情结的青年。他冒着生命危险从洪
水中救出同学侯月英;他挺身而出为郝红梅化解偷手帕风波;他义无反顾把小翠从黑包工头那里救出来,把几个月背石头积攒的100元送给她;在小说的,为了救工友,孙少平遭遇毁容!或许有不少人难以理解他的这些行为,,我们却不得不仰视他高贵的灵魂。
作为一个工作苦累,又遭遇毁容的煤矿工人,他不可能接受本科毕业的金秀的爱情。他的苦难还远没有结束!他仍需拼命奋斗。正如路遥说的,对于一个在井下搏命的矿工,上了井以后,他们最需要的是一杯烧酒,几碟小菜,还有温柔的女人的照顾和抚慰。这些都是惠英嫂能够给他的,也正是年近三十的孙少平所亟需的。或许他们之间永远不会有惊心动魄的爱情,,他们可以享有平凡人家的温暖、舒畅和天伦之乐,就像他哥哥少安和秀莲的幸福。
我们知道,现实中路遥的婚姻并不幸福,田晓霞身上有路遥的妻子林达的影子。在小说完成的1988年,路遥正和妻子分居,婚姻名存实亡。拼命写作的路遥得不到妻子的理解和照顾。熬的灯干油尽之时,或许路遥也终于明白,惠英能够带给少平的体贴和照顾正是这个以写作为使命的作家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