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苏明哲们的尴尬美利坚生活

奇闻异事 2023-11-18 17:55www.178767.com奇闻异事

《都挺好》播完都一个月了,吸引我们的不是女性独立,重男轻女这种话题,而是片中的一位配角苏明哲这个人。

在《都挺好》片中,有一点很不写实,就是苏明哲的收入。片中苏明哲CS专业,年收入刚开始只有9万美金,后来换工作达到12万美金,全家甚至到了要省着花才能保证小女儿生活质量的局面。这种情况基本是不现实的,按照苏明哲的情况,在硅谷年薪16万20多万美元才是正常的,绝对实打实的中产阶级收入水平,生活富裕,没那么苦逼。

在美国生活的苏明哲,真的像是感觉人生已经到达了巅峰吗?子非苏,焉知苏之苦?在硅谷打工的日子,只有本人冷暖自知。

苏明哲们暖的是收入,冷的是社会身份和存在感。高考英雄、一代移民、技术码农,这些标签深深镌刻在他的身上,带着一种深深的尴尬。

起来他的尴尬就是收入不菲却阶级地位不高、既不属于美国也不完全属于。

苏明哲是典型的好学生,高考英雄,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剧中的苏明哲,很真实的展现了留美学霸的一个缩影他们往往来自平凡的工薪家庭,父母对自己的要求只有两个听话、学习好,他们也照做了。靠着在学业上的刻苦用功,最终拿到了本科清华、硕士斯坦福,在美国毕业后,还在硅谷成功的找到了工作。

年少时拼命苦读的苏明哲

这种好学生的履历,在我们身边其实并不少见,在也极为受长辈喜欢,是好孩子的顶峰了。他们的荣誉,口口相传在中老年妇女和中学老师的嘴中,属于传说中的大神。

扪心自问,你从小肯定听过这种话老X家的小X,可厉害了,考上了北大,现在正在北美吃香喝辣,儿啊,你要争气啊!!!

到了国外,苏明哲们的光环就开始消减了。

在国内,学习好就是一种性感。而学习好,意味着上有老师的嘉奖,身边有同学们的仰慕和掌声,妥妥的校园天皇巨星。这种观点在众多满足女性幻想的玛丽苏小说中就能看出除了出身,相貌这些不可控因素之外,被女读者们迷恋的男主角往往都有一个学霸人设。

而美国并不一样,光凭学习好建立不了自信,靠学习好把妹是天方夜谭。

在太平洋的彼岸,美国老妹儿们看重的是别的特质阳刚,自信,强壮等等,这种人被称之为Jock。低调内敛的苏明哲们,反而成了外人眼眼里没个性,不sexy,被称之为Nerd。

美国民间有人尖酸讽刺过亚裔Nerd是聪明、得体、处于劣势的人,注意到他们女孩是善良的。nodatingasianpolicy(别跟亚裔约会)也是很多白人女孩不说出口的潜规则。

在美国流行文化中,你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镜头和亚洲Nerd约会是一种很怪异的场面,要不女主角也是怪咖,要不女主角很孤独。

电影《冰血暴》中,女警官和当年暗恋她的亚裔男约会,结果却发现亚裔男早就失业了,三十大几岁还和爹妈住一起,loser中的loser。

这种文化差异,不仅仅在民间流传,官方甚至也打标签。比如,一项报告发现,哈佛大学在申请人的个性评估上,一直对亚裔申请人打出低于其他族裔申请人的评分。在积极人格、亲善力、勇敢、善良和广受尊敬等性格特质上,只会读书、不善交际的亚裔学霸难以获得哈佛的青睐。

美国流行文化中对于亚裔nerd的嘲笑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著名社会学教授李察斯(SamRichards)引用研究结果指

若亚裔男子在所有约会应用程式上,要与白人男子具同等竞争力,他必须每年多赚24.7万美元$$$。

研究还指出,亚州男性要多赚22万美子$$$,才能与非裔美国人匹敌。

苏明哲们最好的选择就是找个同学结婚,所以苏明哲找了同学吴非,还算美满。但在现实中,即使是想追同样来自的女孩,身旁还有美国大壮们跟自己竞争。

byJOHNF.MALTA

有人说了,你这个观点偏颇。扎克伯格不也是少数族裔Nerd出身啊,学习倍好,人家就是美国人上人啊。

事实上,美国人并不是崇拜学习好,而是崇拜创业英雄。所谓美国梦,甭管是荒野大镖客时代还是Facebook时代,一以贯之,都是崇拜白手起家,脚踏实地,建立起巨大事业的人。甭管你是印第安人毁灭者,还是镇压工人的强盗资本家,还是看似nerd、疯子一般的硅谷极客大佬,只要你建立起商业帝国,你就是最牛逼的英雄。

《社交网络》

苏明哲们不能成为扎克伯格,是因为他们极少能挑大梁创业,大多是公司的螺丝。在职业选择中,苏明哲这样的高考英雄在北美的路径是特别固定的工程师、医生、会计、大学老师。开饭馆是那种法拉盛游民干的事,而进入高盛、黑石、摩根大通也不是苏明哲们这个阶层的事。

闹不明白其中奥义,

非要说我xxx同学在华尔街实习的,

请看看这本书

当不成创始人,那就好好当公司的中上层吧。

遗憾的是,步入职场的他们发现,在国外的职场生涯其实远不如学业上那样一帆风顺。无论他们在公司怎勤恳工作,到了该晋升的年龄时却总是得不到提拔。更尴尬的是,那些和自己进入职场的别的族裔同事们,个个都已成了自己的上级。这种只有华人(有时也包括日本和韩国移民)才会遭遇的晋升屏障,被当地人戏称为竹子天花板。

颇有家乡味道的竹子天花板,挡住了自己的晋升通道

是交流的劣势。苏明哲们从小通过手抄单词和完形填空的方式学习英语,大学时猛背托福雅思,也许能在考试上一路顺畅,但很可能最终学会的只是应试英语。

能保你高分,却不能保你谈笑风生

从业务层面来看,这种短板并不明显。由于对于业务的细心钻研,苏明哲们在码字和写代码时并不会遇到太多障碍。到了日常交流层面,他们往往说得磕磕绊绊,有时甚至干脆不说。即使英语口语表达不错,因为从小被教育要老实、听话,他们往往也不愿意主动和人交流。

,没有参与交流的苏明哲们背地里也没有闲着。既然本来就不擅长与人沟通,索性干脆放弃这一环节,一如他们当年高中时选择理科班时那样的决绝两眼不看文科狗,一心只读理综书。也许在他们看来,会议上再怎么聊也聊不出花来,不如把自己的业务水平发挥到最高,凭本事在职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但正是因为这样的认知,忽略了对自己的团队意识和领导能力的培养,最终导致自己的目光短浅,铸成了一种能办事,不能顶事的性格,而这种性格,是很难成为领导的。而美国社会是特别重视人的威望感和攻击性的。

奥巴马和川普就是典型的美式领导,情绪调动能力极强

紧锁眉头的苏明哲

在以美国为首的白人社会,已经形成了一种对学霸移民的刻板印象他们笼统的认为,这些来自的的学霸们永远分数至上,挤破头都要进名校。在企业里,他们服从权威,谦卑,勤奋,忍让,永远以和为贵。

这种东方文明标准里的优点,在西方可能就会被视为软弱可欺。潜台词就是说,华人只能做校园里的精英,却无法成为社会中的强者。

所以,华人在硅谷人数众多,却罕见混到公司管理层的,更别说担当CEO,进入董事会了。据2011年的一项调查显示,亚裔占美国人口的5%,但亚裔官员仅占0.3%,亚裔大学校长约占2%。500强企业中有9位亚裔CEO,公司董事会成员中的亚裔不到1%。而且请注意这是亚裔的总体数据,具体到华人,数据只能更低。

与此,华人码农一生之敌手印度码农的阶级地位远胜过华人。很多一线科技公司的高管位置,都被印度人接手了。

比如Adobe的CEO,山塔努纳拉延。

比如,微软的CEO纳德拉。

再比如Google的CEO劈柴哥(Pichai),巧的是劈柴哥和苏明哲的出身很像,出身于印度普通市民家庭,凭着学习好上了斯坦福。,你很难想象苏明哲能成为Google的CEO。

苏明哲の校友劈柴哥在斯坦福宿舍

所以知乎用户康叔把湾区的社会结构概括为

白人的资本家,领着一堆印度高管,管理着无数亚裔工程师。而这些亚裔工程师们,都是985背景,美国Top20本硕,在大陆是天之骄子。

为什么印度人的职场地位会高于苏明哲们?有一定的英语优势,最重要的是,印度人是抱团的,老大上去了会提拔小杆子,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而苏明哲们兢兢业业,却成了一个个孤立的原子,起不了带头作用,也没人敢于承担压力,挑头扛霸子。尽管他们会在周末聚会或者论坛上吐槽印度人懒惰、傻叉,用嘴是抵挡不了居之人后的。

说一千道一万,这都是性格不够强势、社群不够凝聚造成的结果。因为苏明哲们从小是生长在士大夫文化背景下,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先天觉得学习好就会进入牛逼学府,而从牛逼学府毕业的人往往是未来的社会领袖,上层精英。

而没太想过,社会地位是在人的对抗和斗争中获得的。不去争取,自然没地位。

在办公室之外,家庭的问题同样不可忽视大部分80后、90后的美国华裔码农都是大陆的独生子女,这意味着,如果他们选择在美国定居,就必须为父母的将来做打算。随着码农们的年龄越来越大,国内的父母会越来越多地表露出希望他们回国的意思。

每年过年,西雅图和洛杉矶的机场,都有那种苏明哲们和父母们哭泣离别的场景。

回首剧中的苏明哲,他的行为简直是移民中的大孝子动不动一个电话第二天从美国飞回苏州,给老爹心灵按摩,再给二弟进行心灵辅导,可以编入美利坚二十四孝图了。

电视剧就是电视剧,不是现实。大多数的一代移民在这个中西方的夹缝中,其实也很难熬。

被生活压垮的码农移民们,如果失了耐心和精力,很可能会对父母抛出所谓的不欠恩情论,并鼓励父母在国内独立自强。顶多每年回去看父母一次,买点国外保健品。

一个简单的例子知乎上问如何欧美留学、移民的帖子几百个回复。而人在欧美,怎么给父母养老的帖子,只有寥寥十几个的讨论。原因很简单,对于华人一代移民来说,要么全家出去,生活质量大打折扣,要么就永远隔着太平洋,就这两条路。很多人默认后者。

16个回答

事实上在生活中我们也能观察到类似案例,曾经倍感荣耀的高考英雄父母们,儿女落户美国,再后来我们听到他的晚年消息是落寞的独自一人生活,只有在儿媳妇坐月子的时候,千里迢迢跑到美国照顾半年,然后再回来。

你也不能单纯指责儿女不孝,这就是这一类人的尴尬所在。

如果大孝子选择了接苏大强去美国生活。最现实的还有另一个事,苏大强这一代的老人都有个虚构的美国梦富裕、健康、一个个人倍和蔼。他们如果做这个梦,会收到不少的冲击。他想象不到,看似赚的很多的儿子,在美国没啥政治地位,甚至可能保护不好自己。

说一个让苏大强们肝颤的案例吧。2016年纽约法拉盛发生一起惨案68岁的谢进文,是远近闻名大善人,退休就开始在老人中心做义工。在开车去养老院的路上,和一个黑人撞车了,他向黑人男子要保险公司信息,结果被对方活活打死,头骨爆裂。

受害者谢进文

惨案发生后,华人圈举行了纪念仪式,情绪悲痛,强烈谴责。也没有任何卵用杀人的黑人,获刑六个月及出狱后五年监外行为看守,此事就这么悄无声息的过去了。

罪犯克里蒙安德森,法庭上潇洒插兜,毫不紧张。

这么骇人听闻的案件,如果受害者是黑人,绝对不会了结的这么简单,要不黑人这几十年的人权运动干嘛呢?

之所以华人受害却没有人关注,就是为华人群体有着根深蒂固的不做出头鸟的信条,自然也不会参与政治。

尽管华人在美国也抱团,抱的都不是啥狠团,华人社团无非就是中秋节春节大家一起吃吃喝喝,不会有屋顶上的韩国人那样的凝聚力,建立血的同盟。在美国这样一个多民族融合社会,你一个族群没有自己的政治领袖,没有自己的利益代表,也就不会有人替你发声。大自然厌恶真空,你自己不争取,放弃了,自然有别的压强会挤压过来。

你敢于牺牲才会让人敬畏,让人敬畏才有尊严,这是苏明哲这样好学生们没经历过的人生体验。

苏明哲们真正急需的东西是勇气,缺乏一种干就完了的豪迈。

所以为什么苏明哲们富裕而没有地位,非常尴尬呢?

一言以蔽之甭管你是哈佛毕业还是年薪40万美子$$$,任何不参与制度和文化构建的群体都是非主流弱势群体。这就是不去争夺的必然结果。

奇事网以上就是《都挺好》苏明哲们的尴尬美利坚生活的全部内容。更多,请关注频道!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8767.com 奇事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