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伦-李宇春-薛之谦音乐产业的“平民”造星逻
曾经看过一个段子,说往歌手堆里扔一块砖头,砸中的估计不是教父就是天王。
曾经看过一个段子,说往歌手堆里扔一块砖头,砸中的估计不是教父就是天王。看着是吐槽各种名号的滥用,但有个没法回避的现实尽管市面上还是能听到好听的音乐,但能够传遍大街小巷的金曲少了,能被全民熟知的天王天后更是少之又少。
肯定也有人疑惑过,为什么那些明明具有巨星潜质的音乐人始终不温不火,甚至不得不黯然隐退?如何解释音乐产业中超级巨星的断层现象,会是一个有趣的议题。
流行音乐作为一种通俗性、娱乐性、快节奏的大众文化,始终是与当时的社会发展环境紧密契合的。而音乐行业的这种断层现象,很可能与造星逻辑的迭代有关,后者也与不期的产业、媒体、社会环境等因素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经过梳理,伴随从传统工业时代进化到数字音乐时代,音乐行业在造星方面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唱片时代、选秀时代和圈层时代。
唱片时代精英主导,标准化复制
据资料显示,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唱片业就在民国时期的上海兴起了。而真正进入所谓的大繁荣,则要等到20世纪70年代港台音乐的兴起。在这之后的30年,内地唱片业开始萌芽,而港台更是唱片公司林立,除了五大唱片,香港有宝丽金、华星、英皇等,台湾有滚石、飞碟、点将等(互有交叉),天王天后数不胜数,唱片销量业也是动辄百万张,被称为华语音乐的黄金年代。
那个时期,音乐产业的生产、传播、消费各个环节都有着一套完整的流程,音乐和艺人都被当做标准化的商品来打造,属于精英主导。凭借对行业资源和媒介资源的垄断,传统唱片业时代的运营逻辑跟工业生产在本质上是差不多的,典型的思维模式是大规模生产、大规模销售和大规模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