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考试时遭到谁的阻挠
陆游大家都熟悉,他是我国南宋时期的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一生写了1万多首诗,是我国现存诗量最多的诗人。陆游一生可惜报国无门,年轻时参加科举考试就遭遇到了坎坷。本来陆游考进士得了第一名,但却莫名地除名了。而这件事的幕后主使,就是大奸臣秦桧。
陆游(公元1125年——1210年)是浙江绍兴人,出身于名门望族,家中藏书万卷,儿时便萌发了对诗文的兴趣。他12岁就能作诗文,曾经自言一生“六十年间万首诗”。因为陆游出生于两宋之交,成长在偏安的南宋,所以从小就饱尝宋、金战争烽火和家庭的颠沛流离之苦,逐渐形成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思想。年轻时,他就想考取功名,以便更好地报效国家,但却遭到了秦桧的百般阻挠和打压。
话说绍兴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29岁的陆游到临安(今杭州)参加“锁厅试”(即现任官员及恩荫子弟参加的进士考试),时任宰相秦桧的孙子秦埙也同场考试,主考官是陈之茂。陈之茂(?─公元1166年)是无锡人,高宗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的进士,后为秘书省著作郎、监察御史。开考前,秦桧特地把陈之茂请到府里,暗示孙子秦埙参加考试,希望取为第一。
陈之茂这个人一向正直,对奸相秦桧的胡作非为很看不惯。考试结束后,他把所有考卷连夜粗看一遍,发现陆游的答卷文笔流畅,而且很有见解。相比之下,秦埙的答卷实在是相形见绌。于是,他毫不迟疑地把陆游取为第一名,秦埙排在第二。
发榜那天,秦桧听说第一名不是秦埙,十分恼火,恨不得把陈之茂抓起来杀了。因为害怕激起公愤,秦桧把仇恨压在心里,把希望寄托在明年的复试和殿试上。因为只有到那个时候,才能确定考生的名次。
第二年春天,考生们从四面八方来到京城,参加礼部的复试。陈之茂在考前找到陆游,勉励他认真准备,争取考得比上次还好。陆游果然没有辜负陈之茂的希望,他在礼部复试的答卷,成绩大大超过了初试。没想到的是,《宋史·陆游传》记载“主司复制游前列,桧显黜之”,意思是说,主考官又将陆游排在前列,可秦桧这次明令主考官将陆游除名。什么理由?原来秦桧利用职权,将陆游写的答卷调去仔细查看,硬说陆游文章里有破坏宋、金议和的文字。这篇文章如传到金国,必会给国家引来灾祸。陆游不但不能当状元,还应该抓起来治罪。主考官陈之茂把这样的人判为状元,朝廷应追究他的责任。
殿试去不了,陆游的状元梦也破灭了,他只好离开京城回老家。而秦桧的霸道行径也传遍了京城,大家对这事议论纷纷。人们普遍对秦坝利用爷爷的职位,硬夺状元十分反感。殿试开始前,秦埙偶尔上街,京城的人都就在他背后指指戳戳,秦埙是又气恼又羞愧。受了情绪的影响,结果秦埙在参加由高宗主持、在宫里举行的殿试中,显得无精打采,文章写得乱七八糟。
宋高宗此时已经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他既没有判秦埙为状元,也没有下令抓陆游,更没有追究陈之茂的责任。《宋史》记载说“帝读埙策,皆桧、熺语,于是擢孝祥为第一,降埙第三。”也就是说,秦埙的文章里基本上是秦桧和秦熺(秦桧养子)的语句,就提拔张孝祥(南宋著名词人)为第一名状元及第,降秦埙为第三名。
秦桧的如意算盘没有实现,郁闷的大病了一场。拖了一年后,秦桧就鸣乎哀哉了。有人说,秦桧是因为孙子没当上状元而气死的;又有人说,这种说法也对、又不完全对,这事儿只有天知道!
再说陆游,直到秦桧病死后的第三年(公元1158年),34岁的陆游才得以初入仕途,任福州宁德县主簿。不久调入京师,任敕令所删定官(编纂整理行政命令的官职,为八品官)。
1162年宋孝宗赵昚即位,起用主战派,任命陆游为枢密院编修官,并单独召见,称“游力学有闻,言论剀切”,赐进士出身,这才给陆游补了一个进士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