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干简介
韩干(约706年-783年),唐代画家,以画马著称,蓝田(今陕西蓝田)人。
人物生平
韩干,唐画家。京兆蓝田(治今陕西西安)人。相传年少时曾为酒肆雇工,经王维资助,学画十馀年而艺成。擅绘肖像、人物、鬼神、花竹,尤工画马,曾师曹霸而重视写生。经历唐玄宗年间,被召入宫封为“供奉”。此后专跟宫中画马名家陈闳学习画,但进展不太显著,后来韩干改变只临摹不写生的方法,经常到马厩里去,细心观察马的习性,对比找出马的性格特征,找出马的动作规律,并把各种各样的马记录在案。
日子久了,人们对韩干经常进入马厩,甚至搬到马厩里和饲养人一起住感到奇怪。韩干回答说“我学习画马,马厩里所有的马都是我的老师”。为了深入了解马的习性,他常痴呆地观察上几个时辰,把别的画家不了解的具体细节都弄得清清楚楚,并牢记心上。这样时间久了,马的各种体貌,奔跑雄姿,千变万化的动态,作画之时自然就展现在纸上。所以人们都称赞韩干笔下的马是能跑动的马。
画迹
画迹主要有《姚崇像》《安禄山像》《玄宗试马图》《宁王调马打球图》《龙朔功臣图》,均录于《历代名画记》《内厩御马图》《圉人调马图》《文皇龙马图》等52件,辑于《宣和画谱》。传世作品有《牧马图》,录于《故宫名画三百种》。
艺术成就
韩干重视写生,坚持以真马为师,遍绘宫中及诸王府之名马,曾作《玉花骢图》《照夜白图》、《洗马图》《凿马图》《战马图》《六马图》《八骏图》《百马图》等。所绘马匹,体形肥硕,态度安详,比例准确,一改前人画马螭颈龙体、筋骨毕露、姿态飞腾的“龙马”作风,创造了富有盛唐时代气息的画马新风格。在人物、道释画方面,他曾作《龙朔功臣图》《姚宋及安禄山图》《李白封官图》《五王出游图》《须菩提图》《下生嗔弥勒图》等。
《照夜白图》
韩干 卷 纸本 水墨 纵30.8厘米 横33.5厘米 (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此图中的夜照白是韩干于唐天宝年间所画的唐玄宗最喜欢的一匹名马。图中被栓在马柱上的夜照白仰首嘶鸣,奋蹄欲奔,神情昂然,充满生命的动感。马的体态肥壮矫健,唐韵十足。据专家考证,马的头、颈、前身为真迹,而后半身为后人补笔,马尾巴已不存。图后上有南唐后主李煜所题“韩干夜照白”五字,又有唐代著名美术史家张彦远所题“彦远”二字。卷前有何子洇、吴说题首。卷后有元代危素及沈德潜等十一人题跋。
《牧马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绢本、设色。纵27.5厘米,横34.1厘米
《牧马图》描绘骏马肥硕雄骏马的英姿。图中画黑白二马,一奚官虬髻戴头巾,手执缰缓行。此图线条纤细遒劲,勾出马的健壮体形,黑马身配朱地花纹锦鞍,更示出其神彩;人物衣纹疏密有致,结构严谨,用笔沉着,神采生动,纯是从写生中得来。《牧马图》原为《名绘集珍》册中之一帧,左有宋徽宗赵佶的“韩干真迹,丁亥御笔”题字。
《神骏图》
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的国宝级珍品,是唐代画家韩干所作,形态生动,构图严谨,《神骏图》描绘的是东晋尚清谈的代表人物,高僧支遁爱马的故事。据文献记载,和尚支遁隐居,好养鹰而不放,好养马而有不乘,有人讥笑他,支遁说“贫僧爱其神骏。”
《圉人呈马图》
手卷; 绢本 水墨 设色 30.5×51.1厘米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此幅画一牧马人,牵一匹马,并辔而行。上有宋徽宗( 1082 -1135 )题字「韩干真迹,丁亥御笔。」
《胡人呈马图》
唐 韩干 胡人呈马图卷 绢本 水墨 设色 描金 高28.1厘米 宽156.3厘米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