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年溥仪是怎么把故宫里的宝物偷出去的
曾经有人说溥仪盗宝,造成了中国文物保护史上的一次大劫难,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件事。当时内务府、宗人府、銮仪卫这些人员一共有1055人左右,太监有1500出头一点。
所以再加上溥仪自己的家里人,维持的规模是3000多人的这样一个状况。然后民国政府允诺每年给他们皇室经费是四百万两,宫中的用度。保留了数量庞大的服务人员,宫内开销非常巨大,民国政府所支付的优待费越来越入不敷出。
溥仪在逊帝时期,他们由于那四百万的年俸并没有如实的到账,所以说他们的经费来源相当紧张。数千人要养着,怎么办呢?于是就开始有了他们自己的解决办法。
当时皇宫中的管理是,可以说用溥仪的话来说,叫糟乱一团。一是溥仪本身他很奢华,他自己的各种吃穿用都非常的奢华,费用又不够,因为民国政府即便拨足了估计也不够他用。二是这些人个个老奸巨猾,不是年轻的溥仪所能约束的。
像是一场末世时代的狂欢,溥仪小朝廷的遗老大臣,太监宫女们,利用职务之便盗窃宫内文物。各自开辟了自己的生财之道,有人竟在宫外办起了古玩店。
溥仪对宫外世界开始产生了强烈的向往,他甚至产生了要出洋留学的念头,但遭到了小朝廷内几乎所有人的反对,王公大臣们惟恐皇上一出紫禁城就失去了民国的优待,失去了他们的奢侈享乐。
公然离开紫禁城成为泡影,他溥仪就找到他的弟弟溥杰、溥佳,寻找新的出路。结果他们想出来的办法,导致了故宫文物史上的最大一次劫难。
那个年代来说,北京故宫所收藏的历代珍宝、法书、名画都属于皇帝的私人财产。作为皇帝的溥仪他有权处理它,他可以赏赐给大臣,可以赏赐他认为喜欢的人。所以溥仪还是决定采取赏赐的方式,恰逢这个时候呢,溥杰和毓璁在北京故宫,作为溥仪读书的伴读。
溥仪以赏溥杰为名运出宫外,存在天津英租界的房子里。溥杰每天下学回家,必带走一个大包袱。这样的盗运活动,几乎一天不断地干了半年多的时间,运出的字画古籍都是出类拔萃精中取精的珍品。
赏赐字画一开始也是试探性的,盗几件、三件、五件,逐渐的最多一次赏赐三四五件,毓璁和溥杰俩人就盗出去了。1922年7月13号,第一张赏单出现,同年,就是1922年12月12号,一张赏单也存在,前后五个月的时间。这五个月的时候,真的是把宫里最精华、最宝贵,价值最高的那批珍品用这种方法转移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