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娥:从卖艺孤女到大宋皇朝女主临朝的皇后

奇闻异事 2023-11-19 19:56www.178767.com奇闻异事

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说起灰姑娘,在中国历史上其实还是多多,汉时的窦太后,卫子夫大概都应该算吧,都是从平民到皇后的逆袭,但随着后来越来越讲究门第和身份,这种情况便少了起来,不过,在北宋时却有一个皇后也是如此逆袭成功的,她叫刘娥。

这刘娥是我成都老乡哈,她是益州华阳人,也就是今天的成都双流人。说她叫刘娥吧其实按正宗说法应该是存疑的,因为史书上只说她姓刘,叫什么便不知为何不提,,如果把她叫作刘妃,知道她的人便会多起来了,因为有一出同她有关的戏剧叫《狸猫换太子》,她便是里面那个坏女人,,这是戏说,当不得真滴。

刘娥身上的疑点实在是多多,按《宋史》说她原籍太原,父祖都是五代高级将领,这个怕也很不靠谱,其实就如同李家唐朝把老子李耳认作老祖宗一样,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等级身份而为之的。刘娥似乎对这个也很是在意,不停地找稍有点名望之人攀近族,一看就是底气不足嘛。至于她大权在握后,让史官编个高贵的出身,那就根本不叫个事儿了。

她是成都人,但肯定是家庭很贫寒的成都人,并且出身微贱,而且还是个孤女,至于她是靠什么生活,那猜测就多多了,主流说法是她击得一手好鼗鼓,并以此为生。

这个我是严重不相信,鼗(to读作桃音)鼓,看着复杂,如果说人话就叫拨浪鼓,毫无技术性可言,就如同敲木鱼的永远也成不了大师一般,即使边转着这拨浪鼓边说些鼓词,如同京韵大鼓那样,但京韵大鼓不仅需要打板,还得有三弦啊胡琴什么的伴奏,一个拨浪鼓怎么可能成就一番艺术,还可以靠此为生,这个我是觉得必假无疑。

拨浪鼓一般就是走街串巷的货郎,或收荒匠才用的,后来这刘娥还真跟了个叫龚美的银匠,用这鼓来招揽顾客倒是有可能的,但专门用一个人来转这鼓鼓,也太奢侈了哈。

刘娥同龚美是什么关系,这个说法也多多,反正两人对外称是表兄妹。一般认为刘娥很小就跟了这龚美,但龚美家的大娘子不容,于是龚美便带着他离开了成都,去了开封谋生。而这两人是否就是夫妻,也不好说,而刘娥在此之前的谋生手段是否就是最低层的站街女,这也无定论,但司马光好像在《涑水记闻》中认定她是。

有人把龚美的银匠身份说成是珠宝商人,为刘娥在青楼赎了身,带着她来到开封混,不料生意做亏本了,生活无计,于是又想把刘娥出售云云,唉,一团地乱麻,理不清爽。

反正就是刘娥跟龚美来到开封后,被当时襄王府里当差的看上并弄来献给了襄王赵元侃,据《宋史》记载,两人此时同为15岁,这两人便成天地厮混在一起了。

这个赵元侃便是后来的赵恒,大宋第三位皇帝宋真宗。当时还尚未婚配,一遇到刘娥这川妹子,那爱得来是不行不行的了,而那关系不清不楚的龚美也干脆改叫刘美,在府中打杂。

从这点来看,龚刘二人也许不是夫妻,不然真宗肚量再怎么大,爱人的前夫老在眼前晃,也是很别扭吧。不过那个时候的人,在程朱理学盛行之前,什么奇葩事的发生都是有可能滴哈。

但此事被宋太宗知道了,责令其将刘娥逐出王府。并给他完婚,新娘是潘美的八女儿,潘美就是评书中所说潘仁美,不过,真实的潘美可是个大大地忠臣哈。可惜潘女命薄,没几年就去世了,太宗又赐婚了一郭氏女。

把刘娥赶走,这赵恒真是已割舍不得,他把刘娥寄居在一亲信之家,一直当了十五年的二奶,,偷偷地小约会,小浪漫一下还是有的。而刘娥在被雪藏的十五年间却没有浪费这时光,她化悲痛为力量,博览群书,增长见闻,成为一个很有见识的女强人,就等待风云际会,能发挥才干之时了。

终于熬到太宗去世,赵恒成了宋真宗,他马上将她接回重圆鸳梦。这时刘娥已经36岁,可是她仍获得真宗的专宠,随后她在后宫的地位升迁很快。从没有任何身份到封四品美人,册二品修仪又一品德妃,最终成为大宋皇后。

始于颜值,陷于才华。赵恒当初之所以对刘娥一见倾心,一定是因其不凡的容貌。史书中对其只有有丽容这样简单的描述。而刘娥不仅仅是空有美貌,还聪慧异常。

她生性警悟,通晓书史,朝廷政事,能记始末。宫闱有事,真宗询问,她都能引据故实,妥善应答,政治才干颇受真宗倚重。真宗每日批阅奏章,刘娥必侍随在旁。真宗外出巡幸,也要带上她。真宗根本离不开她。

后来真宗一度病重,难以支持日常政事,上呈到皇帝那里的政务实际上都由皇后刘娥处置。后来,真宗病重,下诏此后由皇太子赵桢在资善堂听政,皇后贤明,从旁辅助。此诏书便认可刘娥裁决政事的权力。

刘娥在正式掌权以后,起用了大批如晏殊、吕夷简等一大批有才干的官员,并快刀斩乱麻般地迅速解决了朝中的奸佞宵小,这一垂帘听政时期史称彰献垂帘。

真宗死后,遗诏命尊皇后刘氏为皇太后,军国重事,权取处分。从此,她垂帘听政达十一年,成为宋朝第一位临朝的母后,仁宗朝前期之政就是她统治的产物,而仁宗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清明、最富裕的一个朝代,这就是我们在背范仲淹《岳阳楼记》首句中所指的庆历朝。

刘太后听政以后第一件大事,就是迅速处理了天书事件,她下令禁止兴建宫观,有力遏制了弥漫朝野的迷信狂热。在其他朝政上,在她听政期间也颇有建树。

她创设谏院,了解下情;澄清吏治,严惩贪吏;重视水利,整治黄河;发行交子,汇通天下;完善科举,增设武举;兴办州学,纪纲具举。在她听政的天圣、明道时期,不仅恢复了真宗咸平、景德年间的发展势头,还为仁宗庆历盛事奠定了基础。

对刘太后的治绩,《宋史》有一段大体公允的评论当天圣、明道间,天子富于春秋,母后称制,而内外肃然,,朝政无大阙失。

她是一位有功于宋朝统治的女政治家,史称虽政出宫闱,而号令严明,恩威加天下。大体说来,她的政治才干与政绩绝不在其夫真宗与其子仁宗之下,其临朝时的个人品德也应基本肯定。

在她听政期间,也有那些想邀功的佞臣进呈让她依武后故事,她直接将呈文扔到地上呵斥道我不能对不起先辈!我不是,也不想做武则天第二!这让一众大臣放心了许多,也得到了更大的支持和尊重。

如她这样的情况,形成外戚势力应该是必须的,无论是吕后还是则天莫不如此。但刘娥在这方面是格外地注意,这其中可能也是因为她是孤女的缘故。但即使她那说不清楚的表哥,一直跟随真宗的刘美,那叫一个忠心耿耿,他只对真宗效忠,既不阿附于权臣,也从不培植私人势力,对部属也关心备至,所以,在刘娥执政一朝,绝无外戚干政之事。

作为宋朝第一位摄政的皇太后,她功绩赫赫,史书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刘娥享年65岁,死后是被册封为章献明肃皇后,也是极尽哀荣了。

纵观刘娥在参政与听政期间,能把握住国家发展的脉络,顺应历史潮流,建章立制,积极推行一系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对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她的文治武功不仅实现了政权由真宗到仁宗的顺利过渡,更为仁宗朝文武鼎盛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来说一下这所谓《狸猫换太子》一事。刘娥虽然长年受宠,却无法怀孕。她身边的侍女李氏,突然怀孕了,真宗和刘娥大喜,于是便想出借腹生子的方法来,便对外宣布刘娥怀孕。后来李氏生下一子即后来的宋仁宗赵祯。

皇子虽然是李氏所生,却是由同刘娥交好的成都老乡杨婕妤抚养,然刘娥也付出了不少心血,这赵祯是将刘娥认作母亲的,而且感情相当地好。不容易的是,刘娥同这杨婕妤也一直很好,刘娥每每晋封,也少不了杨氏一份。

刘娥除了关爱赵祯的成长,对其学习教育也是极为重视,请来天下名儒为他讲习经史,培养他的学养和德操,尽心尽力地抚养未来的天子。仁宗即位后,宽厚仁爱、善于纳谏,成长为一代明君。

至于赵祯的生母李氏,刘娥亦没有加害,反而是晋封才人,正式进入妃嫔行列。而李氏也很懂规矩,终其一生,都未与儿子相认。后来李氏患了重病,刘娥连忙派太医前去诊治,并晋封她为宸妃。

李氏去世后,刘娥以一品礼仪将李妃殡殓,在皇仪殿治丧,并给李妃穿上皇后冠服。李妃的父亲得到追封,兄弟也晋升。从这些方面来看,刘娥还真是一个重情重义的好女人,不知后世怎么就瞎编出这一出黑她的故事,一位千古贤后竟被丑化成一代奸妃,好悲哀。

奇事网以上就是刘娥从卖艺孤女到大宋皇朝女主临朝的皇后的全部内容。更多,请关注频道!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8767.com 奇事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