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后期蒲江高氏家族:一门九进士 三位副宰相
宋元时期,高姓人主要是继续向南迁徙。尤其是在两宋,宋朝与辽和西夏争战的地区在河北、山西、河南一带,这一地区是高姓人比较集中的地区,为躲避战乱,不少高姓人南迁到江南各地,重点在江浙地区。靖康之难后,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建立南宋,中原大族纷纷随同南宋政权南迁,部分高姓人从河北、山东、河南迁往江南。
宋朝时,高姓大约有89万人,排在全国各大姓氏人口数量的第15位。高姓第一大省是安徽,接近14万人。除安徽外,其他高姓人口较多的省份有河北、陕西、河南、四川。在四川,南宋后期,蒲江县出了个非常显赫的高氏家族,出了9个进士,其中3个官至副宰相。
猛将高怀德 不爱读书懂音律
北宋初,高姓人最为辉煌的当属高怀德和高琼家族。
高怀德,后周天平节度使、齐王高行周的儿子,宋太祖赵匡胤的妹夫,北宋开国功臣。
高怀德为人忠厚倜傥,以勇武著名,10多岁就在父亲高行周帐下任职。
后晋开运初年(944),辽朝军队侵犯边境,朝廷派高行周前往北征,20岁的高怀德随同父亲前往。
后晋军到达戚城(今河南濮阳市境内)时,与辽军遭遇,被重重包围。情势危急,高怀德左右射箭,纵横驰突,护卫父亲成功突围。
显德7年(960),赵匡胤夺取后周天下,建立北宋,任命高怀德为殿前副都点检,移镇滑州(今河南滑县),充任关南副都部署。高怀德后来娶了赵匡胤的妹妹燕国长公主为妻,加封驸马都尉。
同年,原后周将领李筠联合北汉反叛,赵匡胤御驾亲征,命令高怀德率领所部与大将石守信联合进攻,在泽州(今山西晋城市)攻破李筠军队。
太平兴国4年(979),高怀德跟随赵光义消灭北汉,移镇曹州(今山东曹县),受封为冀国公。
太平兴国7年(982),高怀德去世,被追赠为中书令、渤海郡王,谥号武穆,葬在永安县(今河南巩义市)。
高怀德精通军事,不喜欢读书,性情坦率豪放,不拘小节,喜欢打猎。让人意外的是,高怀德很懂音律,能作曲,而且曲韵十分精妙。
高怀德有两个儿子高处恭,官至右监门卫大将军;高处俊,官至西京作坊使。
高琼不识字 儿子们饱读诗书
高琼,出自渤海高氏,祖上世居河北,五代时迁到亳州蒙城(今安徽蒙城县)。
年轻时的高琼,不仅不读书,还是一个典型的街头小混混,一天不打架就过得不自在。
这样发展下去,他不出意料地当上了强盗,又不出意料地被抓起来,准备遭砍脑壳。不过,他运气好,当天下起滂沱大雨,看守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地松懈下来,他使出蛮力,弄断锁钉,逃之夭夭。
当时天下大乱,群雄割据,这给了高琼这个文盲加逃犯无限的机会。
他投靠后周大将王审琦,在征讨南唐时立过战功,勇猛的名气逐渐传播开去,并传到了时任京兆尹(相当于首都市长)的赵光义耳里。赵光义把他招过来做贴身侍卫。
太平兴国4年(979),赵光义亲征北汉,高琼随征。赵光义在高梁河之战中大败,仓皇撤离,高琼率所部紧紧跟随,让赵光义很满意。
雍熙3年(986),赵光义北伐,高琼率船千艘北攻平州(今河北卢龙县),连克秦皇岛、锦州等地,又修筑易州(今河北易县)城。
咸平2年(999年),辽兵入侵,宋真宗赵恒御驾亲征。关键时刻,高琼挂帅,逼迫辽朝退兵,赵恒下诏褒奖。
同年,高琼回到京师,因手受伤不能持笏,赵恒特许他执木棒入见,并任命他为殿前都指挥使。
景德元年(1004),辽兵南侵,直抵澶州(今河南濮阳市)北城,朝野震惊。宰相寇准力排众议,请赵恒亲征,但赵恒畏敌,朝议难决。
寇准出殿时遇到高琼,高琼得知后说国家临危,理当效死!与寇准去见赵恒,让赵恒下定亲征的决心。
赵恒起驾后,高琼与寇准不离左右,坚定抗敌信心。宋军见到皇帝,军威大振。宋军以伏弩射杀辽朝先锋萧挞凛,辽军士气受挫。
辽朝与宋朝订立和约,史称澶渊之盟。对此,《宋史》评价说真宗澶渊之役,高琼之功亦盛矣!
景德3年(1006),高琼病逝,享年72岁,被追赠为侍中,赵恒特别为他停朝两天。后来,高琼又被加赠为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追封为卫国武烈王。
建炎年间,宋高宗在杭州武林门内建高氏五王祠,供奉武烈王高琼、康王高继勋、楚王高遵甫、普安郡王高士林、新兴郡王高公纪一门五代。
高琼不识字,却通晓军政大事,常常自己谋划决策,很少与手下人商议。高琼经常告诫儿子们说你们不要依仗父辈的功绩作荫庇,要勤奋读书,去求得个人的出路。
高琼后裔繁多,有14个儿子、12个女儿。14个儿子都饱读诗书,多数文武双全。其中最著名的是高继勋和高继宣。
高琼的曾孙女高滔滔是宋英宗的皇后、宋神宗的生母,曾辅政3朝,临政9年,朝政清明,人称女中尧舜。
高琼两儿子 都与四川渊源深
高继勋像高琼一样,有威名,人送外号神将。高继勋在攘外安内中立下赫赫战功,他与四川很有渊源,曾平定过四川的叛乱。
咸平3年(1000),益州神卫都虞候王均占据益州,称武威元皇帝,国号大蜀,年号化顺。
高继勋引兵作战到嘉州(今乐山市),打败叛军。然后进攻成都,率领10多个骑兵与叛军鏖战。战斗中,高继勋身体数处受伤,鲜血染红战甲。战马死了,换一匹马继续战斗。叛军退守,不敢迎战。
高继勋预知叛军半夜会逃亡,故意放开包围,埋伏在重要地方,把叛军歼灭。叛军余党躲在深山密林里,不时出来打劫百姓。高继勋招募一些年轻人,让他们观察叛军的动静,然后偷袭叛军据点,将其全部擒杀。
后来,高继勋又以少胜多,打败入侵的辽兵,因功改任弓箭库使、荣州(今荣县)刺史。
景祐3年(1036),高继勋去世,享年78岁,宋仁宗为他停朝一天,追赠为太尉。高继勋的孙女、三儿子高遵甫的女儿高滔滔被册封为皇后后,又追赠高继勋为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追封为康王,谥号穆武。
高继宣自幼善骑射,熟读诗书,能写文章,文武双全。乾兴元年(1022),高继宣出任益州都监(掌管军队屯驻、训练、军器和差役等事务的官职)。
当时四川比较富庶,但经常发生偷盗行为。元宵节那晚,成都城内处处张灯结彩,知府薛奎下令防范偷盗。高继宣找来一些耳目,第二天把所有盗贼都抓住了。
高继宣还担任过益州路兵马钤辖(主管军旅屯戍、营防、守御政令的官职)。在抗击过西夏后,出任眉州(今眉山市)防御使(虚职,有名分而无具体事务,享受相应待遇)。
高琼的后裔 有一支迁到邛崃
高琼后裔一直在朝廷担任重要职位。到第六代时,遇到了靖康之难,又出了一个人物高世则。
- 共3页:
- 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