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刘邦斩白蛇用的什么剑
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年出生于江苏沛郡的平民之家。他曾任秦朝泗水亭长,公元前209年响应秦末陈胜吴广农民起义,在沛县起兵。三年后,攻克秦都咸阳;四年后,打败项羽,取得楚汉战争的胜利,建立了西汉王朝。
刘邦出身布衣,没有任何靠山,他从未钻研过治国平天下之策,游荡到四十多岁还未成家立业,却幸运夺得天下。后世广泛流传刘邦是赤帝之子下凡,他斩白蛇,举义旗,身经百战,平定天下,成为名垂千古的开国大帝。我们不禁要问刘邦真的斩杀过白蛇吗?他真是龙之化身,受命于天吗?
我们得从刘邦的为人谈起,刘邦排行老三,喜欢结交各种朋友,厌恶耕田劳作。他的父亲看不上他的浪荡行为,认定他将来不会有任何出息。全家人也都瞧不起他。刘邦虽然生活上放荡不羁,却胸怀大志。有一次,他押送徭役去咸阳时,看到秦始皇出行那威风凛凛的帝王排场令他感叹道“唉,大丈夫能像这样子,才不枉来世上一遭!”
提起刘邦的婚事,更是巧中添奇。刘邦的老丈人吕公是单文县人,他与沛县县令私人交情甚厚。他曾到沛县避祸,后来他请客表示答谢,来了许多豪杰捧场。萧何任宴会主办,萧何宣布贺礼不满一千钱的坐在堂下,分清贵贱。
刘邦虽分文未带,却宣称贺仪万钱。吕公亲自出迎,看他高鼻长颈的异相,知他日后必定发达富贵。宴后,提出愿意把女儿吕雉许配给他。刘邦四十三岁仍未娶上妻子,如今竟有人主动把女儿嫁给他,这是做梦都想不到的美事儿,他赶紧迎娶回家。吕雉就是历史上的吕后。当时已经二十八岁了,吕公家境好,女儿长得又不错,为什么嫁人这么晚呢?大约姻缘自有天注定。吕雉心性高,看不上寻常之人,高不成,低不就,耽搁成了大姑娘。看来,吕雉二十八岁等待的人,正是刘邦;四十三岁的刘邦单身这些年,也正是等待吕雉。他们的婚姻有着天作之合的神秘色彩。
始皇末年,刘邦受命押送刑徒到郦山修皇陵,刑徒们知道不累死也得活埋,就纷纷逃亡。刘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许他们溜走。快到郦山时,人快跑没了。来到丰邑西边的大泽里时,刘邦借酒壮胆,把剩下的刑徒都放了。
刑徒们得生了,刘邦却要亡命天涯避祸了。有十几个刑徒深受感动,愿意追随刘邦左右。刘邦带着他们连夜逃离大泽里。黑夜里奔逃,必须探路。刘邦命一人前方开道,不一会,那人惊恐万状地跑回来,报告刘邦说一条水桶粗细的大白蛇挡在路上,前进不得,赶快绕路而行吧!刘邦酒壮英雄胆,拔剑而起,怒喝道“我们是顶天立地的壮士,岂能怕蛇?我倒要看看谁敢阻我去路?”刘邦冲到前面开路,走不多久,果然一条巨蛇盘踞在道上,把小路堵得满满的,雾气弥漫,飘过一团团腥气,令人作呕。刘邦挥剑将白蛇斩为二段,腥热的污血喷了他一身,没走出几里路,刘邦酒性大作,睡倒在路旁。
后面的人走到斩蛇的地方时,看见一个老妇人在嚎啕大哭。众人问她缘故,老妇人悲哀地说“我儿子是白帝之子,他不该下凡间闲游呀!他睡中化蛇,哪知挡了赤帝之子的去路,被人家杀啦!”听了老妇人的话,众人只当是胡言乱语。可奇怪的是,大家再回头看时,老妇人消失了,连斩杀的白蛇也不见了,众人惶恐之中始信有其事,刘邦酒醒得知此事,也隐约相信了。
我们知道,秦始皇多次巡行天下,他的目的有检查地方政绩,震慑天下黎民的目的;也有寻仙访道,找那长生不老药的目的;还有一个目的,剿杀推翻秦朝江山的掘墓人。他常听人说东南有龙气,就多次寻找,却发现不了。
而当初刘邦带领刑徒们躲进砀山避难时,四处隐蔽,极难发现,而他的妻子吕雉轻易就找到了。刘邦问她原因,她说刘邦藏身之所的上方常有五彩云气缭绕,对应云气的位置,就是刘邦的躲藏地点,真是神乎其神了。
关于刘邦的传说虽然神奇感人,但显然经不起科学的推敲。说刘邦是赤帝之子,非常荒唐,不仅现代人,连古人也未必相信,那么史书为什么还要加以记载,以讹传讹呢?
后人认为这是一种政治需要。刘邦乃一介平民,无权无势,又没有财力做后盾,他若起事,必须有一种强大的号召力,动员起广大民众的支持。当初斩杀白蛇也许是有的,作为开国之主,他有这种勇气。说白蛇是白帝之子,显然是人为编造的。编造这种神话的目的,就是神化刘邦,拢住人心,死心塌地地跟他打江山。试想,赤帝之子乃真命天子,到人间当皇帝还不是理所吗?刘邦的谋士、亲属极力传播这个神话,使更多迷信君权神授的人们相信这种事,纷纷投奔刘邦,使起义队伍不断壮大,夺取天下。
刘邦平定天下,建立政权,曾召集众臣,探讨得失,他得天下的关键是三个人用得好即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谋士张良;识人善用,主持政事、保障供应的萧何;带百万兵,攻城掠地的大将韩信。由于刘邦的认识非常明确,他心里自然明白,所谓赤帝之子之说,纯是糊弄人的,是权宜之计,真正夺取江山,还要靠人去打去拼,而不会天上掉下大馅饼的。
等到刘邦做了皇帝,谁还敢说他当初编造神话?统治阶级凭此当法宝,正可以加强和巩固统治,让老百姓打心眼里服从和拥护汉朝的统治。后世的统治阶级更要利用这种说法维护自己的统治,怎会给老百姓分辨真假的权利?若真有人敢于直言,就一定会遭到迫害。也许刘邦斩了一条小蛇,被吹嘘成巨蛇,或许压根没有什么蛇挡路,刘邦指使手下编造出来这个大谎言迷惑别人,历史真相到底如何,谁也说不清楚了。
刘邦斩白蛇用的什么剑?
这把剑的名字其实并没有流传后世,《广雅》记载过一把叫“断蛇”的剑,王念孙在《疏证》考证“《西京杂记》云‘汉高帝斩蛇剑,剑上有七采珠、九华玉以为饰,刃上常若霜雪,光采射人,盖即《广雅》所谓断蛇也’。”他是认为这把“断蛇”就是高祖斩白蛇的“三尺剑”,而《西京杂记》里面仅仅称之为“高祖斩白蛇剑”,并称其“十二年一加磨莹,刃上常若霜雪。”至于所谓“赤霄”的名字,来自一本叫做《古今刀搜索剑录》的书,历史上该书早已亡佚,我也看过现在的这个版本,内容完全不是古人笔法,可以轻易断定是后人伪造的,所以不足为信。
汉代镇国之宝是开国皇帝刘邦的佩剑——斩蛇剑,刘邦斩蛇起义开创了大汉四百年基业,斩蛇剑自然被当作镇国之宝收藏,可是两千多年来斩蛇剑却一直不见踪影,这是为什么呢?这就得从斩蛇剑的一段传奇经历说起。
一、斩蛇剑的传说
《史记》说,刘邦为亭长,押送劳役去骊山,结果多数劳役半道就跑了,他想,反正到地方也都跑完了,干脆让他们都跑走算了,半夜,他解开绳索说你们都走吧,我也不管了。众人一哄而散,只有十余人留下陪刘邦喝酒,酒后夜行,遇一大蛇挡道,刘邦拔剑将蛇砍为两段,随后有一老妪在蛇旁大哭,问她哭什么?她说被斩之蛇乃白帝之子,今为赤帝之子所斩,所以哭。因为秦始皇听说东南有天子气,曾多次派人巡查,所以刘邦心中暗喜。不过被斩之蛇突然化为一道轻烟说,你今天将我斩为两段,200年后我要将你的江山斩为两段。为此刘邦又有些忧虑,这就是东、西两汉的来历。刘邦斩蛇起义创立了大汉王朝,斩蛇剑自然作为标志性国宝被收藏在国家博物馆。
二、斩蛇剑什么样
《史记》注引里说,“斩蛇剑长七尺”,而刘邦却说“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那么斩蛇剑到底是三尺还是七尺呢?《崔豹古今注》说“当高祖为亭长,理应提三尺剑耳;及贵,当别得七尺宝剑”。有人分析,三尺剑应是亭长佩剑,当时因为蛇比较大,刘邦找了一把七尺剑将蛇砍死。还有人说,斩蛇剑是把神剑,佩之三尺,用则七尺。这些说法孰是孰非一时难以辨别。还是《西京杂记》的描述比较形象,对我们了解斩蛇剑或许有所帮助,《西京杂记》云“汉高帝斩蛇剑,剑上有七采珠、九华玉以为饰,刃上常若霜雪,光采射人······。”
三、斩蛇剑下落
据《晋书·五行志》记载“惠帝元康五年闰月庚寅,武库火。是以累代异宝,王莽头,孔子履,汉高祖断白蛇剑及二百八万器械,一时荡尽。”白痴皇帝司马衷继位后,因皇后贾南风专权导致“八王之乱”,使得西晋政权风雨飘摇,各地军阀进京像走马灯一样,屋漏偏逢连阴雨,一场无情大火焚烧了国家武库,当时负责管理武库的张华恐有叛乱,命令卫士先做好警卫,然后再去救火的时候为时已晚,208万件国家宝藏以及孔子履、王莽头颅和斩蛇剑等世界级宝物全部化为乌有。
据梁朝萧方等著《三十国春秋》说“元康五年,闰月,晋武库失火,汉高祖斩蛇剑穿屋而飞。”这段记载言辞令人生疑,“穿屋而飞”到底是葬身火海的隐讳之词还是隐喻一段不为人知的内幕?不得而知,与此相印证的还有明人笔记《万历野获编》,此书记载“至宋靖康,金人掳去古物,又有女娲琴、孔子履,何耶?······又唐宣宗令有司仿孔子履名“鲁风鞋”,宰相以下俱效之,号“遵王履”,则似孔子履未焚也。”尽管史书上对这些宝藏的下落存有争议,但作为汉代镇国之宝的斩蛇剑却一直没有重现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