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的历史里 貂蝉此人是否真实的存在过?
吕布的妻子不是貂蝉,董卓身边的貂蝉(实为刁蝉)是曹操所献。
如果不分历史人物还是虚构人物,论起汉末三国最知名的女性可以列出不少来,比如曹操的卞夫人、司马懿的夫人张春华、著名的美女大乔、小乔,还有才女蔡文姬等等,但她们在后世的名气如果跟貂蝉比起来那还是相差不少。
一、作为艺术形象的貂蝉
貂蝉这个人物始见于《三国志平话》,在《三国演义》里被进一步渲染。在这些作品里,貂蝉是司徒王允府里的丫环,目睹奸臣董卓篡权,月下焚香祷告上天,希望为主人分忧,恰巧被王允撞见,于是收为义女,遂定连环计。
王允先把貂蝉许给吕布为妻,又献予董卓为妾。貂蝉嫁给董卓后又对吕布保持暧昧,周旋在二人之间,吕布不乐。一次,吕布和貂蝉在凤仪亭相会,貂蝉哭诉被董卓霸占之苦,吕布愤怒,却被董卓撞见,董卓抢过吕布的方天画戟要刺吕布,吕布逃走,从此二人生疑。王允便趁机说服吕布,铲除了董卓,随后貂蝉成为吕布之妻。吕布败亡前貂蝉出场,吕布白门楼被杀后貂蝉不知所终。
才貌双全、能歌善舞、舍身取义,让貂蝉的形象深受后世的喜爱,于是有人对她的身世也进行了许多“考证”,关于她的出身至少有四种说法一是永年,来源于当地民间传说;二是临洮,来源于《三国志平话》;三是米脂,来源于陕北民谣和传说;四是忻州木耳村,来源于元杂剧。
传说、平话、民谣、杂剧都属文艺作品的范畴,不能作为严格意义上的史料,用这些作为依据所“考证”的结果,自然不足为信。
二、历史上究竟有没有貂蝉这个人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貂蝉是什么样的呢?貂蝉容貌出众,一曲“红牙催拍燕飞忙,一片行云到画堂。 眉黛促成游子恨,脸容初断故人肠”让她跻身于古代四大美女的行列。与西施、王昭君、杨玉环等其他三位美女不同,貂蝉的事迹在史书没有留下任何记载。
董卓确实有过一个奴婢,吕布跟她有过私情。《三国志》记载“卓常使布守中閤,布与卓侍婢私通,恐事发觉,心不自安。”但这个奴婢是不是名叫貂蝉,史书并未说明。有人认为这个奴婢就是貂蝉无疑,后来成为董卓的小妾,依据是今甘肃省临洮县梁家村有貂蝉墓,貂蝉作为董卓的小妾死后葬在了董卓的老家合情合理。
,这个说法有致命的错误,先不说这座墓建于何时、有没有后人的伪托,就说这个地方都不对。董卓的家乡确实是临洮,但汉末的临洮是今甘肃省岷县,而不是现在的临洮县。
董卓的这个奴婢后来是否成了吕布的妻子,也不太好说。吕布有妻子,还有女儿,在史书上这些都有记载,但他的妻子叫什么名字史书却没有说。推测一下,吕布从家乡五原郡出来的时候已经20多岁了,按照当时的风俗他应该已经成家了,吕布手下有魏越、魏续兄弟俩,吕布对他们格外信任,史书说吕布他们有“有外内之亲”,似乎暗示吕布的妻子或许姓魏。
吕布也可以娶貂蝉作小妾,但没有证据。在古人的姓氏中,似乎只有姓“刁”而没有姓“貂”的。貂和蝉都是动物,在汉代皇帝的侍从官员们帽上经常装饰这两种东西,所以“貂蝉”合称时借指达官贵人,不太像一个人名。
历史上并没有貂蝉这个人,这多少让喜爱貂蝉的人失望了。
三、最接近貂蝉的历史记载竟然与曹操有关
迄今为止,唯一和貂蝉最接近的史料来自于一本叫《汉书通志》的史书,这部书是给《汉书》作注疏的,作者是谁、成书何时均不详,该书已散佚,只有在其他典籍的引用中才能看到。
《汉书通志》记载“曹操未得志,先诱董卓,进刁蝉以惑其君。”曹操在尚未成事时想诱惑董卓,让他丧失斗志,给他献上了美女刁蝉。这个记载虽然突兀,也没有其他史料为佐证,但毕竟出现在史书而不是文艺作品里,有一定可信度。
“刁”是个姓氏,刁蝉更像个人名,这件事从当时的具体情形来推测也有一定的合理性。董卓到洛阳后让曹操改任骑都尉,曹操在董卓手下干过事,有过接触。在政治上曹操是反董卓的,史书记载过他以前曾秘密行刺大宦官张让,说明他是个激进青年,投董卓所好,给董卓献上美女来迷惑他,并以此接近董卓,这种事曹操完全干得出来。
四、吕布是三国最著名的“妻管严”
吕布的妻子随吕布四处征战,吃了不少苦,吕布后来被曹操围在下邳城,陈宫建议派兵出城偷袭曹军的粮道,曹军远途作战,粮食供应很困难,一旦粮食被劫,军心必乱。吕布认为有道理,准备亲自带队率高顺等人去劫曹军的粮道。军事会议也开了,各项部署也下达了,吕布回家收拾东西,顺便跟妻子交待一下。
吕太太虽然不是貂蝉,但把吕布管教得很好,平时吕布都听她的。听说丈夫要出城,吕太太顿时没了安全感,想反对,又怕丈夫不听。于是换了个理由说事。《英雄记》记载“布妻谓曰‘将军自出断曹公粮道是也。宫、顺素不和,将军一出,宫、顺必不同心共城守也,如有蹉跌,将军当於何自立乎?原将军谛计之,无为宫等所误也。妾昔在长安,已为将军所弃,赖得庞舒私藏妾身耳,今不须顾妾也。’布得妻言,愁闷不能自决。”
当年在长安李傕、郭汜之乱时,吕布只顾自己逃命,已经把吕太太扔下不管了一回,所以现在不能那样了,于是不再提劫粮道的事。陈宫不放弃,又出了一个主意,建议由他来守城,吕布带一支人马到城外驻守,形成呼应,曹军攻吕布,陈宫就出来夹击曹军;曹军攻城,吕布就从后面包抄曹军。这个主意未必高明,因为如今曹军的力量已发展得很强大,即使分兵两路对攻,未必能出现想像中的对曹军两面夹击的态势。但陈宫的计划也有可取之处,因为分兵毕竟可以分散敌人的进攻点,削弱敌人的攻势。,分兵可以减轻城内粮食不足的压力,跳到外围作战后,可以变被动为主动。
吕布也懂些兵法,知道陈宫的这个主意可行,准备同意,但回到家跟妻子一说,吕太太坚决反对。《魏氏春秋》记载“布妻曰‘昔曹氏待公台如赤子,犹舍而来。今将军厚公台不过於曹公,而欲委全城,捐妻子,孤军远出,若一旦有变,妾岂得为将军妻哉!’布乃止。”吕布一听更郁闷,陈宫的这项计划又告吹了。
后来吕布被绞杀于白门楼,妻子、女儿的下落史书未予记载,参考陈宫被杀后曹操善待其母的做法,她们应该生活在人间,至于出家为尼、嫁给许褚以及“关公夜下斩貂蝉”那样的事,又都属于明显的附会和传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