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浚是谁?西晋灭吴功臣王浚的大功为何被抹杀

奇闻异事 2023-11-19 19:58www.178767.com奇闻异事

  唐朝大诗人刘禹锡有一首著名的诗叫《西塞山怀古》,“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在这里我们姑且不论这首诗的思想和感情是怎样的,单从字面意思我们就可以分明地看到它对西晋平吴第一功臣王浚的肯定,正是王浚率领强有力的水军从长江上游顺流而下,以摧枯拉朽之势一举攻破吴国自认为固若金汤的西部国防线,才迫使吴国君臣在失魂落魄中“一片降幡出石头”。但这只是后人对此历史大事的公平认可,而在当年的现实中几乎无人承认王浚是平吴的第一功臣这一事实,因而王浚只能屈居第二,且差点而自身不保,这其中的曲折原委到底如何呢?

  王浚何许人也?据史书记载,他是一个姿容俊伟,从小喜欢关心国家大事的热心人,因而常难免口出豪言,结果被许多人误认为是个说大话的骗子。所以他的仕途显得就比别人困难了许多,直到年近六十才在镇南大将军羊祜手下做了个参军。羊祜这可是个历史名人,他可是魏晋时期最了不起的名门子弟,祖父叫羊续,曾任东汉南阳太守,为官清廉,有“悬鱼拒贿”的事迹。外祖父是蔡邕,姨母是蔡文姬,妻子是夏侯霸之女,姐姐是晋景帝司马师之妻。他在曹魏时代历任中书侍郎、秘书监、相国从事中郎等官职。司马炎胜利篡权称帝后,羊祜深得司马家信任,升任尚书左仆射、车骑将军,官至镇南大将军。开始坐镇荆襄窥视东吴,在此期间他敏锐地意识到王浚的军事才能,所以借机把他推荐为执政一方的广汉太守,后因政绩突出,王浚被奉为龙骧将军升官为益州刺史,开始了在一个地方上马管军下马管民的实实在在的封疆大吏。他暗中遵照羊祜的嘱托在长江上游开始了长达近十年的造船任务。

  羊祜晚年,终于窥视到了东吴积重难返的弊病,尤其是东吴皇帝孙皓残暴无道大失民心的机会,于是积极向司马炎上书要求伐吴,但由于朝廷那些尸位素餐官员的坚决抵制,羊祜至死也没有看到其计划的实现。羊祜死后杜预接任其职位,他仍然按照羊祜的思路办事,两年后他向朝廷上书要求伐吴,此时,已经七十出头的王浚也从遥远的益州上书要求伺机消灭东吴,这次,司马炎没再听从朝廷那些人的磨叽,直接发号施令,派出二十万军队分五路从各个方向发起了灭吴战争,其中王浚从长江上游率领八万大军,驾着每船可坐两千人的“楼船”浩浩荡荡杀向东吴,一直把战船开到了东吴都城建业城下,东吴皇帝孙皓看到大势已去,在丧魂落魄中开城出降。在此期间,朝廷曾有诏书要求王浚到达荆襄一带时要受镇南大将军杜预节制,到达东部一带时要受安东将军王浑节制。

  当王浚到达荆襄一带后向杜预请示行动,杜预鼓励其乘胜千军,建立大功。所以他大胆前进,一直把他的八万水师开到吴都城之下,在此期间他再没接到朝廷让其受王浑节制的诏书,只是在中途曾被王浑手下邀请到他们驻扎在江北的军营议事,但王浚考虑到战争波云诡谲的特点,怕丧失了最佳战机,婉言谢绝了。谁知这其实是王浑对他下达的军事命令(此时肯定王浑接到了朝廷诏书,可能误认为王浚也接到了此诏书),因为王浑对东吴的军事实力还不是十分的了解,不敢贸然进军围攻建业,是想和王浚一道商量共同围剿孙皓的事宜,但他却一点都没有透露出自己已经是王浚上司的信息。当王浚接受了孙皓的投降后,王浑听到消息后勃然大怒,甚至有火并王浚的念头,王浚此时才知道在这个战区的最高司令官是王浑,所以他为了不使王浑丧失领导的尊严,马上把孙皓等投降了的东吴君臣奉还给王浑。可以这么说,东吴的被消灭是西晋二十万大军在众多将帅的率领下共同行动的结果,否则,任凭每一路单方面行动也不会全功而返。但在共同努力的,他们所起的作用肯定有主有次,而王浚应该说是平定东吴的第一功臣,因为东吴首都是他的军队拿下的,东吴皇帝大臣是他的军队俘虏的。这应该是不争的事实。应该说到此为止三国的统一已经尘埃落定,就差论功封赏了,可令人难以预料的是王浚这个平吴的第一功臣差点深陷囹圄,甚至丢了性命。

  原来,当王浚没听王浑的邀请挥军直捣东吴老巢并且意外地获胜时,王浑几乎气了个半死,就因为自己胆子小了一点,为了保存实力,没敢探头去咬,结果到口的肉被别人抢跑了,所以甚至有和王浚拼命的念头,尽管王浚把孙皓等东吴君臣都献给了他,但仍难以消除他内心的芥蒂。于是当朝廷在紧锣密鼓地准备庆功宴且皇帝大人也在心中已经把第一功记在王浚头上的时候,王浑诬陷王浚的奏疏也就摆到了司马炎的案头,理由就是王浚违反朝廷命令,不听自己节制,不但不该有功且应按法论罪。司马炎对此不以为然,拿出奏表让群臣发表意见,没想到这些站着茅坑不拉屎不拉屎的家伙们个个趋炎附势,都认为王浚的做法太过头,应该从前线用囚车押回朝廷,按重罪处罚。弄得武帝也无所适从,只能折中处理,只是下诏书责备了王浚几句。王浚接到诏书气不打一处来,自己在前线出生入死为皇帝拼命,且取得巨大成功,反而弄了个里外不是人的结局。于是也写了一道奏章火速发往朝廷,把自己没接受王浑节制的原因详详细细地讲了个明白,且把王浑的用心分析了个底朝天,尤其把朝廷大臣们吹捧王浑而诋毁自己的原因也道了个明明白白。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会让朝廷那么多大臣趋炎附势于王浑呢?这就应了我们常说的“朝中有人好做官”的俗语了。王浑的家庭是几代的世家大族,朝廷的好多重要部门都有自己的人,且王浑也久在朝廷为官,朝廷的人脉关系很广,尤其王浑本来和司马炎就是儿女亲家。大臣们认为拍王浑得马屁其实就是讨好皇帝。而王浚呢?年轻时就给世人留下了说大话骗子的坏印象,长大后几乎一直在地方打拼,等真正把官做大后也是在地方,他一生几乎没在朝廷呆过,和朝廷的官员们几乎没有交往,许多人甚至都不认识他,谁会替一个连自己都不认识的人讲情呢?这太符合的人情事理了。

  接到王浚的奏章后,武帝非常同情怜悯王浚,但也难违众大臣的意见,不便自己独断专行把平吴第一功记在王浚头上,只是下诏各军班师回朝,等到把事情的真实原因核实清楚后,再做赏罚。此时,王浚、王浑等平吴将领也陆续回朝,尤其“二王”为了争功弄得面红耳赤,呶呶不休。武帝为了平息此事,做到基本的公正,特地把任务交给廷尉刘颂去调查,结果刘颂也是个马屁精,他直接就把平吴的首功记在了王浑头上,王浚只得了个次功。这一个等级的变化那可是天壤之别,王浑进爵为公,食邑八千户,而王浚只被封为县侯。为了安慰王浚武帝又给其加了个辅国大将军的虚名。王浑得到了不该得到的重赏,从此不再嚷嚷。王浚失去了该得到的奖赏,心怀不平,所以多次在朝廷甚至武帝面前吵闹不休,有时气愤到极点,年轻时的坏脾气又跑出来作怪,故意给武帝脸色看。对此,武帝大多时候只能装聋作哑,因为他毕竟为朝廷立了大功且蒙受了诸多委屈。

  王浚的这些做法表演的多了,武帝开始渐渐有点烦了,朝廷的那些马屁精也有的开始嗅到了政治臭味。可王浚却仍浑然不知,此时,急坏了他当年的一个老部下益州护军范通,赶忙跑到他府上紧急求见,见面就说“老爷子建立了不朽功勋,为什么不好好保持呢?难道自己不觉得可惜吗?”王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惊问此话怎讲?范通道“老爷子班师后,为什么不急流勇退,闭门静养,口不言功呢?即使有人问起,你也应该把功劳推给正确、英明、伟大的皇帝,,你应该把功劳推给其它平吴将帅,就说自己是沾了别人的光了,真正自己根本无功劳可言。这样的话,你不但能够保住自己的大功,让那些马屁精闭口,也让王浑自愧不如,何乐而不为呢?”一句话点醒梦中人,从此之后,王浚突然收敛自己的言行,再不谈论自己的功劳。没想到他的这一退步,反而引起了一些朝廷大臣的同情,纷纷为其冤屈辩解,逼得武帝封他为镇军大将军,加散骑常侍,领后军将军。后又加官为抚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官越做越大,王浚反而觉得越来越不安全。当时,西晋朝廷认为已经进入大同理想的太平盛世,官员们奢靡之风大肆盛行,王浚本来生性节俭,此时也不得不随波逐流,过起了锦衣玉食,豪华奢侈的寄生虫生活,一直到八十岁去世。

  有一首二胡曲子,名叫《二泉映月》,这首二胡曲子曲调相当的委婉动听,用“绕梁三日”来形容这首曲子,绝对是恰如其分。众所周知,这首曲子的作曲人,是已故民间音乐家华彦钧,艺名叫作“瞎子阿炳”——一个如雷贯耳的大名。

  瞎子阿炳的眼睛,到底是怎么致残的?有一种说法是阿炳“遭受日寇的迫害”,因而被弄瞎了眼睛。,事实是这样的吗?

  我们在本文中,就通过史料,去探个究竟。

  先来听一听瞎子阿炳生前的朋友、无锡人阚献之的说法。

  不料想,阚献之的说法,令人大跌眼镜阿炳的眼睛,是患梅毒致残的,并非出于日寇的迫害,相反,阿炳和当年侵占无锡的日军,关系似乎还不错。

  王亚法在其《我知道的瞎子阿炳》一文中,收录了阚献之的这篇回忆。现将原文中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舅公(阚献之)最愿意给我讲故事,讲得最多的,要算瞎子阿炳的事。他说瞎子阿炳原名华均彦,因命中五运缺火,取小名叫阿炳……阿炳长大后,因交友不慎,染上梅毒和阿芙蓉癖。他的双眼也因梅毒而失明,从此人们叫他“瞎子阿炳”,他也乐意接受……

  可见,依据阚献之的说法,阿炳的失明,是因为感染了梅毒的缘故。

  我们继续往下看

  ……(阚献之说)瞎子阿炳的人缘好,敌伪时期,汪伪搞清乡,一到黄昏,城门就关闭。守门的伪军喜欢听阿炳拉二胡,所以不管他多晚进城,只要听到他的胡琴声,卫兵就出来开门,让他进城……

  读到这里,我们进一步知道,依据阚献之的证言,阿炳不但没有受到日寇的什么迫害,而且还受到了日伪军的优待。

  梳理上述阚献之所言,我们可以出三个重要的事实

  1.阿炳吸毒。

  2.阿炳染上了梅毒,导致失明。

  3.阿炳和日伪军关系不错。

  在这里,有必要穿插一点医学常识梅毒如果治疗不当,会导致眼睛失明。

  ,阚献之的这份证言,只是“孤证”。还有没有别的证言呢?有。

  我们再来看看旧无锡老记者华钰麟的回忆。

  依据华钰麟的说法,阿炳这位谱写了《二泉映月》的民间音乐家,和侵华日军的关系似乎的确不错。

  华钰麟的记述摘录如下

  ……在日寇侵占无锡期间,阿炳生活上的主要来源,是依靠在通运路(俗称马路上)和北塘一带旅社中卖唱所得。每晚要到十点钟左右才能进城回家,当时的城门在傍晚七点钟便要关闭,出入城门必须持日本宪兵队发出的特别通告证才得通行,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只要听到阿炳琴声,守城门的日本兵便会开一条门缝让阿炳进城,有时阿炳为日兵奏一二段乐曲作为答谢,用单弦拉出一些声音,阿炳随口说一句“谢谢东洋先生!”

  华钰麟的这篇证言,收录在《无锡新周刊》2007年4月29日版。

奇事网以上就是王浚是谁?西晋灭吴功臣王浚的大功为何被抹杀的全部内容。更多,请关注频道!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8767.com 奇事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