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果夫、陈立夫后代今何在?名门望族的感觉不
受益于叔父陈其美的恩泽,陈果夫、陈立夫在陈其美的把兄弟蒋介石政治前途突飞猛进之时,也跟着蒋介石飞黄腾达,由于陈氏兄弟负责国民党内的特务工作,权倾朝野,成为国民党“四大家族”中的重要一族,甚至有“蒋家天下,陈家党”的说法,风光无限。
那么,解放后,陈氏后代今何在呢?
1948年12月,陈果夫授命去台湾,任中央银行理事。1951年8月25日,因肺结核加重,导致病情难以控制,溘然长逝于宝岛台湾。陈果夫没有生育子女,1926年2月,陈果夫的二妹妹陈敬夫生了一个女儿,这个女儿就过继给陈果夫,取名为陈泽宝。1943年,陈泽宝与国民党高级军官沈华祝结了婚。后随夫婿去美国定居。
陈立夫
陈立夫育有三子一女。
长子陈泽安台湾大学农学系毕业,由于陈果夫没有子嗣,陈泽安被过继给陈果夫,陈泽安后赴美国求学,成为普林斯顿大学的知名植物病理学家。1983年,他仅以两票之差与台湾的“中央研究院”院士失之交臂。1983年起,陈泽安多次到南京农学院、南京大学讲学,回湖州省亲,还到浙江黄岩帮助农民种植橘子,提高橘子的质量。陈泽安育有三儿一女,绍愚、绍舜、绍玲、绍锦都在美国。
陈泽宝(中)在湖州
次子陈泽宁毕业于台湾大学,后来又去麻省理工学院研究机械工程专业,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在美国的英格沙兰德总公司工作。陈泽宁育有三儿,绍文、绍彬、绍杰都在美国工作。
长女陈泽容,美术专业出身,曾在纽泽西州私立学院读书,毕业后从事会计计算机工作,曾任职于鲁舟大学图书馆。陈泽宁育有二儿一女,俞国平、俞小容、俞季平,均在美国工作。
幺子陈泽宠,毕业于美国普度大学航空工程系学士,普度大学MBA和工业设计系的双科硕士。之后,在台湾做进出口贸易方面的生意。2005年8月赴北京旅游,因感冒不适到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检查,却被建议切除肝肿瘤,手术中大量出血,术后病情恶化,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却无积极处理,转至武警总医院紧急换肝后仍告不治,享年六十四岁其妻子林颖曾,毕业于西班牙马德里大学,是台湾外交部专员及科长。陈泽宠育有二子,绍诚、绍仁。陈绍诚现为父亲留下事业的董事长以及"财团法人立夫医药研究文教基金会"董事兼副执行长,另与台湾知名歌手范逸臣同是位于台北市东区的"低调 DETAIL Lounge Bar"股东。
可见,除了陈立夫小儿子陈泽宠一家生活在台湾以外,其他人都生活在海外。除了陈泽宠的妻子林颖曾还在台湾任公职以外,其他人多数都从事研究以及贸易工作。
日本《大东亚补给战》承认日本经济39年就开始破产了,41年日本国内实行的是人均日仅6两主食的贫缺配给。44年日本在河南只放了一丁点粮米,随后就是吃柳叶过活,大批日军在洛阳病倒。
在湘桂作战时,饿极了的日军,甚至成片的拔地里还未成熟的稻子,连稻穗带稻杆,全部吃掉。粤汉铁路沿线,很多树上的叶子和树皮,都被饥饿的日军一扫而光,沿线没有几棵树还有叶子的。日军基层联队大量减员,很多士兵因为饥饿,连路都走不动了。
看日本和平学研会的资料,200多日本老兵回忆,在43年前很早日军就很艰苦了,吃抢来的麦粒,掘野菜吃的很普遍,作战时期,后勤常常跟不上,地里的青麦、青禾、青豆,和青蛙、蛇,是他们最好的食物。
有人会说,日军不会抢吗?是的,会抢。可是老百姓也穷啊。而且,没粮食吃的老百姓纷纷加入抗日队伍。越是抢粮,抗日队伍就越壮大!
日本在我国的粮食补给线,主要是长江航运和陇海铁路线,一号作战的时候就是一路沿着陇海线推进,所以一战区崩溃的格外快;南方长衡会战的时候日军补给就很吃力,等过了衡阳就丧失了战略进攻能力。
随着战争的深入持久,日军的后勤运输越来越匮乏。尽管又是“摊派”、又是抢劫,却仍然无法挽回驻华日军经济上的颓势。日伪统治区粮食奇缺,连汉奸报纸《新民报》也不得不承认北京“米粮价格之增涨与日俱进,市民莫不叫苦,”天津“以面粉杂粮等华人主要食粮价格日见昂腾,实予日常生活上一大威胁,而渐化为重大社会问题。
“百团大战”后,伪币进一步贬值,物价如脱缰之马。日伪统治区的经济已是面临崩溃。驻华日军则供给难以维持,十分狼狈。从《晋察冀日报》1942年1月18日的一篇报道中,可以看出当时驻华北一些地区的日军已穷困到什么程度据调查,盂城、上社、下社、椿树底、河口、耿镇的敌人直到本月十六号还未穿上棉衣,在五台山上冰雪凛冽中,穿了棉衣的我们,还感觉着冷,而素不习冷的敌人穿着单衣在雪花与朔风中,其狼狈的情形是可想见了
下社敌人曾经为了抢一个老太婆的窝窝头和大豆而打起架来,而菜蔬则以抢来的老百姓的南瓜和山药充之。老兵4人一小碟,新兵6人一小碟,每人吃不到三口便光了,至于肉,除了抢老百姓的羊牛鸡外,一个月不见荤是常事,鞋子破了便抢着和做工的民夫换,以致吓得民夫们再不敢穿好鞋了,烟卷早就不吸了,只有抢民夫们的旱烟过过瘾。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在敌占区引发抢购潮,物价直线上升。这对原本脆弱的敌占区经济,无疑是火上浇油。而日本国内,则要求驻华日军不仅要做到经费自给,“以战养战”,还要更多地掠夺的物产、人力、变占领区为“大东亚圣战”的供给基地。
如此恶性循环下,日军的垮台乃是注定了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