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韦拔群烈士:一家24人有17人惨遭敌人杀害
地处广西西北隅的东兰,是一个山川秀丽的小县。这里,曾走出了韦国清等5位开国将军,更有一位红色革命的传奇人物被东兰人亲切地称为“拔哥”的韦拔群。邓小平曾为他题词“韦拔群同志以他的一生献给了党和人民解放的事业……他不愧是一个模范的共产党员!”
他为3个孩子分别取名韦革命、韦坚持、韦到底。他的一家24人有17人惨遭敌人杀害
在东兰县武篆镇拉甲山上,有一个名叫列宁岩的山洞,便是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这里是韦拔群早年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之一。中共中央局在写给共产国际的报告中,高度评价韦拔群领导的东兰农民运动,赞誉“韦同志在东兰已成了海陆丰之澎湃,极得农民信仰。”
记者来此看到,一切还是旧时模样。洞口有韦拔群当年写下的“要革命的站拢来,不革命的走开去”字迹。讲坛由泥石垒成,课桌是竹片拼制而成,竹桌上摆放盏盏桐油灯。
1930年4月5日,当时的中共红七军前委书记、政委邓小平冲破敌人的层层封锁来到东兰的武篆,与率部驻扎在这里的韦拔群相见。邓小平和张云逸选择在右江举行百色起义,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有韦拔群等领导的农民运动武装为基础。
韦拔群为自己的3个孩子分别取名韦革命、韦坚持、韦到底。他的一家24人有17人惨遭敌人杀害,仅剩一个妹妹活到新的诞生。敌人曾悬赏一万四千大洋捉拿他。但这些都没有动摇他的革命意志,他坚定地说“革命者要不怕难,不怕死,坚决为人民的利益牺牲自己的一切。”1932年10月19日凌晨,韦拔群被叛徒杀害于东兰赏茶洞,时年38岁。
牺牲后他身首异处,头颅被敌人示众后失踪,直到20多年后才被重新找到
韦拔群的故居坐落于山清水秀的东兰县武篆镇东里屯。在东里屯山后的两棵大榕树下,有一座小庙,它就是原来埋葬韦拔群烈士的旧墓。
小庙前香火不断,各族群众用最质朴的方式怀念着他们心中敬仰爱戴的“拔哥”。小庙右前方的碑铭上,清晰记载了这座小庙的历史叛徒韦昂(原名叫韦日印,领赏后怕人识破,遂改名韦昂)谋杀韦拔群后,将头割下拿到当地的反动政府领赏。反动政府为消除韦拔群在群众中的影响,欲将尸体焚烧,东里屯的乡亲们冒着生命危险,将韦拔群的尸体背回来葬在这里。为了不被发现,乡亲们在埋葬韦拔群的坟堆上盖起了这座小庙,起名叫特牙庙。
韦拔群的尸骨在特牙庙里静静地埋了20多年后,几经迁移,才被安葬在东兰县城的烈士陵园里。
记者一路追寻,来到东兰县城曲江路九曲河畔的东兰烈士陵园,这里红墙黄瓦,庄严肃穆。讲解员为记者讲述了韦拔群头骨被重新发现的过程——
敌人将韦拔群的头颅放在一个玻璃金鱼缸内,随后相继在东兰、百色、南宁、柳州、梧州等地示众,这是何等的残忍!,头颅随后神秘失踪。至今当地的乡亲们说起这段往事,都禁不住眼圈发红。
幸运的是,1950年广西各级费尽周折,终于证实了国民党统治时期编写的《东兰痛史》中的记载“韦拔群的头颅转到梧州,埋于梧州之公园”这一事实。但梧州中山公园范围颇大,仍难以细查。后经10年查访,梧州市有关方面终于在1961年12月找到了知情人——梧州市园林处退休工人周十五。
1961年12月15日,在周十五的指引下,工作人员终于发掘出一个脸盆大小的玻璃金鱼缸,里面盛着一个头骨。
后来,广西医学院在整复头骨时发现左额上方有两个弹洞,一弹直穿左耳后部,一弹头尚在骨缝中,头骨牙床有一枚金牙。经科学鉴定,证实这正是韦拔群烈士的头骨。
曾出现一张有待确认的韦拔群遗照,邓小平复函说“有点像”
在百色起义纪念馆英烈厅里,韦拔群烈士的遗像赫然在目。
纪念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韦拔群生前没有留下一张照片,这幅遗像只是画像。就连20世纪70年代、90年代摄制的《拔哥的故事》《韦拔群》等影视剧,也只能按照人们对“拔哥”的大致印象和传说,来挑选扮演韦拔群的演员。
这样一位叱咤风云的革命先驱,竟然没有一张照片留下。
韦拔群烈士的胞妹韦武丁生前曾说“拔哥”过去到过上海、广州、贵州、南宁、桂林等地,按理当时他应该照过相。但他革命时走南闯北,斗争又那么残酷,再说家里被反动派烧杀掳掠,前后就有17位亲人遇难,哪能保留下他的照片呢?
采访中,记者听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在上个世纪80年代,曾有一张疑似韦拔群的相片出现。那是在1984年7月上旬,当时的邕宁县(现南宁市邕宁区)档案馆收集到一张照片,照片上的高个子很可能就是韦拔群。为此,他们还就韦拔群烈士照片问题给邓小平去信。9月20日,中央军委办公厅给邕宁县档案馆复函关于照片上带黑纱者是否是韦拔群同志的问题,邓小平同志说“照片上的人,有点像韦拔群,但认不大清了,韦拔群也未去过龙州,但肯定不是俞作柏、俞作豫。”
虽然各级对所掌握的线索皆予以调查核实,但鉴于这张照片何时何地拍摄、拍照历史背景等不得而知,所以最终未能确认这张照片上的高个子就是韦拔群。
2002年建军节,《人民军队早期将领》纪念邮票上出现了韦拔群烈士的画像。这幅画像是国家邮政局委托画家根据韦拔群原有的画像和被害后的头像相结合创作而成。右江两岸和河池老区的乡亲们说,尽管只是画像,但这已体现出我们党、国家和人民对已逝的革命先辈的敬仰和怀念。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古人用的铜镜到底长什么样呢?昨日,西安博物院展出的113件(组)古代铜镜精品,让观众近距离地感受古人的时尚生活。
古代铜镜每星期打磨一次
西安博物院收藏历代铜镜集英萃华,数量浩繁。为了庆祝第39个国际博物馆日,西安博物院从该院典藏的4000多面铜镜中精选出113件(组),推出此次“清冶铜华光耀长安”铜镜精品展。其中大部分铜镜是与公众见面。
铜镜是古代器物类文物中的重要品类,绵延4000多年,其精湛的工艺、华美的纹饰和丰富的精神文化含义,都受到人们广泛的重视和喜爱。此次展览通过对铜镜形制、纹饰、铭文以及工艺的展现,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历史记忆。
西安博物院藏品保管部杨弘毅告诉记者,古人用铜、锡、铅等金属铸成铜镜,以求对镜梳妆。其中铜的比例一般占70%左右,由于铜容易与空气发生反应,所以要经常“护理”,通常每星期都要打磨一次。
汉代彩绘镜再现贵族生活场景
展览中,一面汉代彩绘车马人物镜引人注目。这面镜出自西汉京畿地区,彩绘非常精美,色彩鲜亮明丽。镜为圆形,三弦钮,圆钮座,缘饰十六连弧纹,镜背一周宽弦纹将纹饰分为内外两区,内区纹饰以浅绿色为地,上绘云气纹及四朵盛开的红花,外区底色涂朱彩,其上绘有人物、奔马和树木等,为出行、狩猎等场景。
杨弘毅介绍,彩绘镜是在素镜背上施以彩绘图案,出土数量极少,属铜镜中的罕见品类。彩绘镜流行的时期较短,多集中在战国时期。这面彩绘镜与战国镜风格迥异。铭文镜也是汉代的独特创造。“见日之光,长毋相忘”是常见的汉代镜铭,寓意“永不相忘”。所以汉镜成为象征忠贞爱情的信物。
展览中,一件唐代金背瑞兽葡萄镜,镜背贴一金壳,其上锤鍱出浮雕式装饰纹样。据《旧唐书·高季辅传》载“太宗曾赐金背镜一面,以表其清鉴”,这里所说的“金背镜”指的就是这种背面贴金壳的铜镜。镜背的纹样将汉代流行的瑞兽纹饰与西域传入的葡萄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突破了传统的规矩格局,创造出了活泼、开放、富于变化和具有神秘色彩的装饰图案,也是盛世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实证。
清代铜镜主要用做嫁妆
到了宋代,铜镜开始大量普及,镜型趋向多样化,还出现了具柄镜。“贵族对镜梳妆都有人伺候,这种带柄的铜镜则便于普通平民使用。”杨弘毅解释道。
由于玻璃镜的广泛使用,铜镜于清代中期退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展览中,一面清代五蝠双喜镜在祝福着新人的,也成了铜镜发展到的历史见证物。五蝠双喜镜是旧时女子出嫁时极受欢迎的嫁妆。蝠取谐音“福”,五蝠便是“五福”,双喜表示喜上加喜。
在漫长岁月的延宕中,铜镜文化在国人心理和精神方面的长期影响依然保留。用铜镜和其他镜子“趋吉避凶”的文化习惯也依然存在,并保留在西安地区的民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