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史上江东猛虎孙坚为何死于无名小卒之手
孙坚是一个英雄,他自少年领兵以来,多立战功。斩华雄、伐董卓,以致让董卓对之非常惊惧,董卓叹道关东军败数矣,皆畏孤,无能为也。惟孙坚小戆,颇能用人,当语诸将,使知忌之。可见在董卓的心目中,孙坚是一个颇能带兵打仗的将军。这样的人驰骋疆场,在战场上势如破竹,必将立于不败之地。可是这样的人后来却死于一个无名小卒之手。
孙坚之死在小说中交代得非常清楚吕公领了计策,拴束军马。黄昏时分,密开东门,引兵出城。孙坚在帐中,忽闻喊声,急上马引三十余骑,出营来看。军士报说“有一彪人马杀将出来,望岘山而去。”坚不会诸将,只引三十余骑赶来。吕公已于山林丛杂去处,上下埋伏。坚马快,单骑独来,前军不远。坚大叫“休走!”吕公勒回马来战孙坚。交马只一合,吕公便走,闪入山路去。坚随后赶入,却不见了吕公。坚方欲上山,忽然一声锣响,山上石子乱下,林中乱箭齐发。坚体中石、箭,脑浆迸流,人马皆死于岘山之内;寿止三十七岁。
不唯小说,史书上也有记载
《典略》曰坚悉其众攻表,表闭门,夜遣将黄祖潜出发兵。祖将兵欲还,坚逆与战。祖败走,窜岘山中。坚乘胜夜追祖,祖部兵从竹木间暗射坚,杀之。又曰刘表将吕公将兵缘山向坚,坚轻骑寻山讨公。公兵下石。中坚头,应时脑出物故。其不同如此也。
可见无论孙坚如何英勇,他却死于无名小卒之手。为何如此
其一,孙坚作战勇敢,想集中精力攻击刘表,刘表吓得闭门不战,在当时情况下孙坚是以攻为主。本来在战略上很为主动。
其二,刘表派遣黄祖暗暗地发兵,结果遭到孙坚的埋伏,黄祖不敌。逃窜岘山之中,主要是为了逃命。
其三,孙坚穷追不舍,当时是黑夜,黄祖的士兵从竹木间为了救刘表,乱箭齐发,结果没想到射杀了大将孙坚。
其四,一种说法,是刘表派遣吕公带兵寻找孙坚,结果遭到孙坚小部队的进攻,吕公为了逃命,扔下了很多石头,不料其中一个石头击中了孙坚,结果非常巧,孙坚居然被砸死了。
无论哪一种情况,我们可以知道
其一,孙坚很轻敌,忘记了穷寇莫追。
其二,孙坚死于无名小卒之手,死的似乎很冤枉。
其三,孙坚的死纯属巧合,有点偶然性。
其四,逞匹夫之勇的孙坚尽管作战勇敢,善于带兵打仗,却不足以成就大事。
张郃,字儁乂,河间鄚(今河北任丘北)人。由于其武艺高强,勇猛过人,位居曹操五子良将之一。其实,除了高超的武艺,张郃在战争中对战局的分析及布置,充分展示了他同样也是一名出色的谋士。
张郃在袁绍手下任军分区司令时,袁绍与曹操之间进行了一场规模巨大的官渡之战。当时袁绍派大将淳于琼押运粮草驻扎在乌巢,这淳于琼有个缺点好酒。酒后易误事,袁绍把押运粮草这么重要的事托付给一个酒鬼本身就是一件错误的事。曹操兵少粮少,正面与袁绍争锋肯定吃亏。于是曹操换了个思维,决定先断其粮草,亲自带兵去攻打淳于琼。张郃赶紧劝袁绍发兵救淳于琼“曹操亲自出战,其士气正猛,淳于琼不是曹操的对手,一旦有失,粮草被断,将军还有什么资本去和曹操相争呢!”时任军师的郭图则建议袁绍采取“围魏救赵”的方法“我们大兵直指曹操大本营,曹操惧怕丢失营地,肯定会转回相救,曹操一退兵,淳于琼的危自解!”张郃反问郭图“曹操营地坚固,我们一时能攻下吗?如一时攻不下,曹操先破淳于琼再回来相救也不迟!而淳于琼被抓的话,我们同样也无路可走了!”作为三军总司令的袁绍对当时的战局作了错误的判定,还是相信了专职军师郭图,最终导致了官渡之战的失利,还将张郃逼得投向了曹操,自己再也没有实力与曹操相争天下了。
加入曹操集团后,张郃的军事才能得到了曹操的充分认可,张郃也有了更大的空间施展自己的才能。
葭萌关战役,是张郃失败的一次战役,但失败的责任不能完全归于张郃,主要责任还在于夏候尚、韩浩等人轻敌,被黄忠攻破。在这场败战中,张郃同样表现出了自己与其他武将独到的军事分析技能。黄忠用骄兵之计步步退让,夏候尚、韩浩连尝胜绩,张郃看出黄忠的不寻常,劝道“黄忠连退二日,于中必有诡计!”张郃的劝谏遭到夏候尚的呵叱“你如此胆怯,可知屡次战败!今再休多言,看吾二人建功!”夏候尚、韩浩打了几场胜仗,放松了警戒,被黄忠半夜袭击杀得损兵弃寨而逃。两人打了败仗只思量着如何逃命,连曹操的粮仓也不管了。张郃面对失败并没有乱方寸,要求保住天荡山“此天荡山,乃粮草之所,更接米仓山,亦屯粮之地,是汉中军士养命之源,倘若疏失,是无汉中也。当思所以保之。”三人投奔天荡山夏候德,夏候德仗着自己十万大兵,要张郃前去夺回失去的营寨,张郃认为不适合出击“只宜坚守,不可妄动!”这时黄忠已追至天荡山下,夏候德又欺黄忠有勇无谋,张郃仍是劝夏候德勿轻举妄动“不可轻敌,只宜坚守!”夏候德、韩浩并不理会张郃的话,引兵迎敌,最终两人成了黄忠、严颜的刀下鬼!
这只是张郃无数战绩中的几个片断,张郃对战局的分析、把握和判断能力远远超出了一般的武将所为。某些时候甚至与所谓的军师相比更胜一筹。《三国志》对张郃作了极高的评价郃识变量,善处营陈,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自诸葛亮皆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