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政大将:做人不跟风不迷信不向凶恶的威权低头
谭政大将是人民解放军中一位以政治工作著称的开国元勋。他为人正直,做事认真。他不跟风,不迷信,更不向凶恶的威权低头。
1929年2月,转移到江西瑞金的红军在大柏地打了一场胜仗。将国民党军李文彬和刘士毅的两个旅歼灭。俘虏的八百多国民党兵,当时来不及训练就补充到红军部队里。而这里也不是红军的根据地,红军部队本身的吃饭都成问题,又加上这些俘虏兵,怎么办呢?毛泽东、陈毅于是要谭政来负责解决这些问题。
这是谭政第一次负责这种工作。根据以往红军瓦解敌军和宽待俘虏的政策,他下令成立了训练和资遣战俘工作小组,把俘虏编成几个队,抽调一些连排干部来管理。谭政负责给俘虏上大课,讲政治。但粮食问题却是首要的。大柏地本来就是偏僻的山区,人民群众缺吃少穿,一贫如洗,闽西土匪头子郭凤鸣的部队,还时常来这里抢劫。红军刚来大柏地时,老百姓一见是扛枪的来了,便都躲进山里去了,村子里不见人影,有点粮食也藏起来了。没有米面,部队怎么个“开饭”?粮食、蔬菜等食物从何处取?这里,没有大土豪打,只有靠“征收”。
临时想出个办法,派人上山动员群众回乡。可是,没等动员群众回到家乡,有的部队听说可以用“征收”办法,便到老百姓家里找东西吃。
这天,谭政正在向红军政治部主任陈毅汇报遣送俘虏的工作情况,红四军军委秘书长周士剑报告,发现有的部队违反纪律,闯进老百姓家里拿东西了。周士剑说:“部队的确很苦,谁个不是肚里咕噜噜叫着要东西吃?,纪律,军队的生命,红军不讲纪律,得不到群众的支持,这个军队也就难以生存。所以,不讲纪律,要不得!”谭政想了想,提出用“打收条”的办法来解决眼前这个难题。他说:“用了群众的东西,吃了老百姓的粮菜,要给钱,损坏东西要赔偿,如果有的连队没有现款,是不是给群众‘打收条’,等以后革命成功,再来偿还。吃了老百姓家里多少存粮?把斤数写清楚,群众拿这张收条,还可去工农兵苏维埃政府抵交公粮。”
“要得。”陈毅也同意“打收条”这个办法。于是很快,“打收条”在红军部队实行起来。
逃到山里的群众陆续回乡后,一看,驻在村子里的军队,的确和郭凤鸣的土匪部队大不一样。村子里条条道路填铺得平平整整,打扫得干干净净;驻过部队的农家庭院,也归置得整整齐齐,原来上锁的房门虽然打开了,但东西一点也没有少。烧饭用了柴火、稻草,柴草堆上面都挂着字条。红军打回来,有这个字条,就可以去工农兵苏维埃政府领款,或者抵交公粮。
群众看到了这些长、短条子,说:“看到这些小纸片,就是不抵钱,不抵粮数,也畅快。”
不久,瑞金建立苏维埃政府后,政府派人到大柏地慰问群众,由群众自报,偿还了当年红四军欠下的粮款。
后来,毛泽东夸赞谭政在大柏地战斗后俘虏工作做得好,打汀州时纪律也抓得好。毛泽东说:“听说你还有个创造,打收条,好啊。我一直讲,我们红军不是为了打仗而打仗,要有政治观点,一些同志就是过于偏重军事观点。谭政啊,希望你以后还有更大进步。”
1933年12月,国民党军队集中50余万的优势兵力,向我中央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围剿”。由于王明路线的错误领导,中央红军虽经拼死抵抗,但伤亡惨重,收效不大,致使敌军气焰嚣张,步步逼近。就在这恶劣的形势下,谭政担任政委的红一师与敌号称铁军的吴奇伟部在五都地区相遇了,一场恶战迫在眉睫。吴奇伟是镇压广州起义的刽子手,许多革命志士都惨死在他的反动屠刀下,至今已经整整六年了。对此,谭政铭心刻骨。
决战前夕,谭政头脑异常冷静。他在想,吴部敌军气焰嚣张,且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对敌人不可低估。现在最需要的是勇气和士气。这天,他登上了红一师纪念广州暴动六周年的大会的主席台,当众讲演道:
“大家不知道我们红一师当面之敌军头目吴奇伟的本来面目吧?六年前的今天,共产党举行广州武装暴动的时候,他手持反革命屠刀,杀了无数的革命群众。如今,他又带着反动武装进攻红色革命地域,‘围剿’起红军来了!”
“,吴奇伟他瞎了眼,今天的红军不再是广州暴动时候的红军了。从1927年起,南昌暴动、秋收暴动和广州暴动,共产党有了自己的武装力量,而且,这支武装力量,是在斗争中发展壮大起来的。敌人虽已集中大于红军数倍的兵力多次‘围剿’,不仅未能‘围剿’吃掉这支部队,反而越‘剿’越大了起来!你们说,怪不怪?”
“同志们!”谭政发出战斗号令:“我们的红色战士们!举起刀枪,勇敢战斗,以战斗胜利的实际行动,来纪念广州武装暴动六周年,为广州暴动牺牲的革命烈士报仇!为保卫苏维埃政权流一滴血!”谭政的话刚落,会场上,群情激昂,掌声雷动,震撼了五都的山冈和村庄。
谭政的讲演犹如一把火炬,点燃了红军将士胸中阶级仇恨的烈焰。
红一师与吴奇伟部敌军的战斗打响了。红军指战员一个个像下山的猛虎,咆哮着冲向敌阵,把敌军杀得丢盔卸甲,抱头鼠窜。
全国解放以后,谭政在1956年底被任命为第二任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上任以后,他始终保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和实事求是的作风。他一再要求总政治部和各级政治机关,发扬优良传统和作风,不能“泡”在机关里摆官僚主义。谭政这样要求下级,自己更是身体力行,做深入调查研究的典范。
贾诩是三国时期很有本事的谋士,早先在李傕郭汜手下,曾逼的司徒王允自杀;不久在张绣身后指点,竟让曹操多次中招;投降曹操,曹操居然对之大为赞叹。不过尽管贾诩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说到最先发现贾诩的人物,也足以让人肃然起敬。第一个发现贾诩的人物,名叫阎忠。当时贾诩一直默默无闻,只有汉阳阎忠认为贾诩有陈平张良的才干。可见这个阎忠也是一个不简单的人,居然是个伯乐。
事实上,阎忠也想做千里马,甚至想做陈平张良式的人物,于是他就四处打探,看看谁是自己心中的真龙天子。这时候,他找到了大将皇甫嵩,当时正值中平元年。皇甫嵩做车骑将军,大败黄巾军,威震天下。阎忠对皇甫嵩说现在是最难得的机遇,您一定要牢牢的抓在手里,否则,就会失去。您看孔圣人也说要顺时而动,聪明的人就要抓住机遇。现在将军你正处在难得的机遇,就应该借着这个东风好好的运作一把,自然可以功成名就,为天下人仰望。皇甫嵩说我不知道你说的什么意思?
阎忠看他不明白,继续往深处说社会是很复杂的,往往不按照常规出牌。但只要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就是老百姓的救星,这样的人不能受到平庸君主的约束。将军您作战勇敢,在春天带兵大战,没到冬天就凯旋归来。用兵如神,几月之间,敌人如秋风落叶,您攻打敌人就像削砍枯枝,痛击凶顽就像热水烫雪。所以大汉朝被您征服的有七个州,消灭敌人有三十六方。平定了黄巾叛军,除掉了国家的顽疾,朝廷应该隆重表彰你的功劳。这时候群雄回头看,老百姓翘首以待,都觉得即使是商汤周武王的壮举也没有您的功劳大。您为朝廷立下那么大的功劳,可是却侍奉无能的庸主,难道您会甘心吗?
皇甫嵩说我是大汉的忠臣,效忠皇帝是我的使命,我有什么不甘心的。
阎忠看了看皇甫嵩,极其惋惜地说你知道吗,当年韩信没有忘记一顿饭的犒劳,而放弃了天下三分的计划,拒绝了蒯通的忠言逆耳,忘记了和楚霸王对峙的好机会,这时候汉刘邦的剑锋已刺向了他的喉咙。未央宫接到吕后的赐死,方才叹息后悔,有些儿女情长。现在国家局势有点像昔日的刘邦项羽,将军的权利超过淮阴侯韩信,一旦南征北讨,就可以消灭群雄,诛杀宦官,解决了清流士子的沉寂的怨恨,根除了社会的矛盾。纵然是面南背北,称雄天下,也是当之无愧的。可您假如把权力上交,现在群小当政,主上昏庸,您一定死无葬身之地。皇甫嵩不听,后来果然死于小人之手。而阎忠也亡命天涯,被西凉贼人知道,这些人知道阎忠很有本事,便带领三十六郡的兵马扯旗造反拥护阎忠做主帅,阎忠知道事情肯定不能成功,结果忧愤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