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赵匡胤:光明磊落、霸气十足的千古明君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宋朝开国皇帝。后唐明宗天成年间(927年3月21日)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回族区东关),祖籍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父亲赵弘殷,母亲杜氏。赵匡胤于后汉隐帝时投奔郭威,其后郭威废汉建周,得任东西班行首,始入宦途。
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后周世宗柴荣于北征回京后不久驾崩,逝世前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掌管殿前禁军。次年(960年)元月初一,北汉及契丹联兵犯边,赵匡胤受命往御。初三夜晚,大军于京城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东北二十公里的陈桥驿(今河南省封丘县陈桥镇)发生哗变,将士于隔日清晨拥立赵匡胤为帝,史称“陈桥兵变”。大军随即回师京城,后周恭帝柴宗训禅位,赵匡胤登基,改元建隆,国号“宋”,史称“宋朝”、“北宋”。
赵匡胤在位期间,致力于统一全国。依据宰相赵普的“先南后北”策略,先后灭亡荆南、湖南、后蜀、南汉及南唐等南方割据政权,至其胞弟宋太宗赵光义在位时,复灭亡吴越、闽南及北汉后,方才完成统一全国大业;赵匡胤于961年及969年先后两次“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解决自唐朝中叶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设立“封桩库”贮藏钱帛布匹,期能赎回被后晋高祖石敬瑭献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但事未成而逝世。
976年11月14日,赵匡胤逝世,享年四十九岁,在位十六年。
1、霸气诗歌
宋太祖赵匡胤没发迹时,穷困潦倒,当时老赵曾写过一首诗“欲出未出光辣达,千山万山如火发,须臾走向天上来,赶却流星赶却月。”说实话,老赵这诗写的真不怎么样,白话不是,打油不是,毕竟人家后来做了皇帝。所以,老赵死后,国家修史的工作人员不仅把此诗句收录,并改为“未离海桥千山黑,才到天心万国明。”改得倒是文采斐然,完全没有了老赵那种气吞山河的干云霸气。
2、不杀敌人之子
公元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刚登上皇位时,还有些北周的名臣宿将心中不服,怀有异心。当时的潞州节度使李筠打算探探老赵的虚实,就派长子李守节入京,老赵见到李守节就直言问道“太子,为何而来?”小李一听称其为太子,大惊失色,扑通一声就跪在地上,战战兢兢地回道“陛下何出此言?臣愿誓死效忠陛下。”老赵哈哈大笑,说道“你这个爹呀,人品太次了,他派你来就是想让我杀了你,然后他好找借口起兵,这是亲爹能干出来的事么!朕放你回去给他带个话,朕不做天子随便他怎么折腾,但今朕为天下之主,难道他还不懂得退让吗?再得瑟,就灭了他!”后来,李筠果然起兵,老赵派大将石守信、高怀德、慕容延钊、王全斌率兵征讨,遂灭之。
3、老赵磊落
南汉后主刘鋹荒淫无耻,挥霍无度,用法严酷,他喜欢赐毒酒鸩杀大臣。宋亡其国后,被俘,入朝后被封为恩赦侯。有一次宋太祖赵匡胤在讲武池设宴招待他,并赐御酒给他,这货小人心理,以为他喜欢赐人毒酒,人家老赵也就得意这么玩儿呢,当时哇的一声就吓哭了,跪倒在地,连连叩头,鼻涕一把泪一把地苦苦哀求“陛下,陛下,请饶我一命。小人家里还有老母尚在啊。”老赵瞪了他一眼,端起这杯御酒一饮而尽,说道“拿我当你呢!俺老赵对人光明磊落,推心置腹,赐酒就是赐酒,怎么会是要鸩杀你呢?”
许世友于1945年8月的自传材料中说“我九岁(虚岁)开始到少林寺学武,主要的原因是没有饭吃,要找个地方吃饱饭。”“这些年中,我学会了十八般兵器,也学过飞檐走壁,我下了苦功夫。这对自己觉得了不起,称得起英雄好汉,将来要打尽人间不平事。”
许世友将军1905年出生在河南新县,这里属于河南、湖北两省交界的大别山区。因父母养活不了他们兄妹7人,才在逃荒的路上把他送进了少林寺做杂役,得法名“永祥”,每天学拳练武。
在少林生涯中,永祥功底深厚,臂力过人,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寺内3米多高的围墙,他跑几步就可攀上;9间9檩的千佛大殿,他手抓屋檐的椽头,一口气可顺转3圈;他蹿墙、越脊、飞檐走壁,轻来轻去不叫瓦碎;跳下时,他能在空中翻3个筋斗轻轻落地;只要运足气,他对着尺二见方、三寸来厚的大方砖,转身一掌,相距寸余,砖就碎裂……
时光飞逝,就这样,几年过去了。救民出水火的共产党部队到了许世友的家乡,领导劳苦大众斗土豪、分田地。许世友听到这个消息,再也待不住了,含泪告别了朝夕相处的师父和师兄师弟,踏上了返乡的路程。
许世友离开少林寺的时候,师父问他“从今天起,你真的要还俗吗?”许世友回答说“是少林寺给了弟子一条命,弟子会终生铭记的。今后,我虽然不做佛门弟子,也要当个释家的好友。”
从此,他的名字就由‘永祥’改为‘释友’了!”………后来,也许是“释友”太难写了,就改成了“仕友”,许世友的名字是毛泽东给改的。毛泽东曰“仕友”有封建色彩,也太狭窄了,做世界之友,岂不更好?于是他便改名为“世友”。
许世友的少林寺武功很高,战争年代,脸盆粗的松树,他一掌能把树皮“推掉”一大块。他纵马急驰。伸手扳着树枝,两腿一夹、一猫腰能把战马提离地面。夜里开会休息时,同事们要他“露一手”,他说自己藏起来谁也找不到。当众人返回会议室,在亮堂堂的灯光下,搜遍四壁皆空的会议室而找不他时,他在会议桌下“嘿嘿”一笑,大家才发现他紧贴桌面的背面,藏在“桌肚里”。某年,苏联军事代表团访问南京,一苏军军官搬起鼓形石墩,其他军官夸他是“大力士”。许世友在同事的怂勇下,一时兴起,一抢上衣,双手高举石狮绕场3圈,赢得雷鸣般掌声,然后稳稳当当地把石狮放到原来的石座上。苏军“大力士”面子上过不去,也去举那个石狮,可惜用尽力气,狮子纹丝不动。许世友还精通棍术、刀术、拳术和摔跤。他传授的刀术节奏快,灵活多变,完全突破了国民党部队拼刺刀时的进退节奏和攻防招数,所以,他的部队在肉搏战中屡占上风。某次,子弹打光,他率少数兵力冲入敌群,硬是拼了4个小时的大刀,把敌人逐出阵地。
一旦打起仗来,许世友勇猛无畏,身先士卒。他常说“人死如吹灯,杀头不过碗大的疤。”刘继兴考证,许世友曾7次参加敢死队,5次担任敢死队长。他曾7次负伤,每次都是自己硬用指头把伤口里的子弹扣出来,糊点南瓜瓤了事(当时缺医少药)。
-------“本文到此截止,下面内容更为精彩”------
许世友一刀秒杀日本军官
“大刀敢死队长”——
开国上将许世友,曾7次参加敢死队,5次担任大刀敢死队队长。平时上阵杀敌,无论许世友是什么职务,他总是左手提着一把沉重的大刀,特别是当敌我胶着打不开局面时,许世友就会把帽檐往下一拉,带着敢死队就往前冲,常吓得敌人屁滚尿流。,在攻城拔寨的“肉搏战”中,许世友屡立奇功,人送绰号——“大刀敢死队长”。